- 年份
- 2024(15163)
- 2023(21981)
- 2022(18621)
- 2021(17293)
- 2020(14741)
- 2019(33781)
- 2018(33266)
- 2017(62910)
- 2016(34821)
- 2015(39526)
- 2014(39382)
- 2013(39050)
- 2012(35948)
- 2011(32542)
- 2010(32401)
- 2009(29960)
- 2008(29655)
- 2007(26248)
- 2006(22741)
- 2005(20103)
- 学科
- 济(139950)
- 经济(139792)
- 管理(95612)
- 业(91990)
- 企(75088)
- 企业(75088)
- 方法(63988)
- 数学(55628)
- 数学方法(54872)
- 中国(38599)
- 农(38462)
- 财(34689)
- 学(34055)
- 业经(31680)
- 地方(27214)
- 贸(27002)
- 贸易(26992)
- 易(26236)
- 制(25768)
- 农业(25612)
- 理论(22656)
- 银(21956)
- 银行(21856)
- 务(21778)
- 财务(21688)
- 财务管理(21639)
- 和(21526)
- 技术(21273)
- 环境(21035)
- 行(20820)
- 机构
- 大学(505484)
- 学院(502457)
- 济(198757)
- 经济(194597)
- 管理(189629)
- 研究(176491)
- 理学(164540)
- 理学院(162572)
- 管理学(159201)
- 管理学院(158325)
- 中国(130188)
- 科学(114762)
- 京(108474)
- 农(94585)
- 所(91853)
- 财(88777)
- 研究所(84631)
- 业大(82259)
- 中心(78907)
- 农业(75089)
- 江(73515)
- 财经(71966)
- 北京(68272)
- 范(66886)
- 师范(66059)
- 经(65503)
- 院(63657)
- 经济学(60582)
- 州(59195)
- 经济学院(54814)
- 基金
- 项目(346776)
- 科学(269834)
- 基金(250575)
- 研究(243131)
- 家(223365)
- 国家(221584)
- 科学基金(186956)
- 社会(151768)
- 社会科(143712)
- 社会科学(143673)
- 省(135337)
- 基金项目(132350)
- 自然(124896)
- 自然科(122007)
- 自然科学(121962)
- 自然科学基金(119765)
- 划(115659)
- 教育(112119)
- 资助(104092)
- 编号(96941)
- 重点(79294)
- 成果(78955)
- 部(75560)
- 发(74181)
- 创(71192)
- 课题(68162)
- 科研(67370)
- 创新(66647)
- 计划(66224)
- 大学(63527)
- 期刊
- 济(212196)
- 经济(212196)
- 研究(142317)
- 中国(93344)
- 学报(93164)
- 农(85695)
- 科学(81398)
- 大学(68563)
- 管理(67858)
- 财(67221)
- 学学(64836)
- 农业(58665)
- 教育(52666)
- 技术(42142)
- 融(40355)
- 金融(40355)
- 经济研究(35020)
- 财经(34796)
- 业经(34477)
- 业(31688)
- 经(29944)
- 问题(28204)
- 版(26559)
- 图书(24981)
- 科技(24945)
- 业大(24293)
- 技术经济(23829)
- 统计(23229)
- 贸(22970)
- 资源(22478)
共检索到727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谭洪波
我国产业专业化水平与人均GDP基本呈现U型关系而且目前正处于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阶段。我国产业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影响因素中既有我国特有因素,又有一般因素,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产业多样化程度越低(专业化程度越高);FDI占GDP的比重越大,产业多样化水平越高;科技活动人员和经费在行业间分布越集中,产业专业化水平越高。因此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在顺应目前我国产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推进高端产业在我国的集聚与发展,找到市场选择与政府指导间的平衡点,有效发挥科技及人才集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一带一路"制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桂才 朱晨
增长核算法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2位数编码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总体来看,劳动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而垄断程度较高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慢。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结构、对外贸易、产权结构和技术改造经费投入等变量的增长率与各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正相关,而FDI增长率和资本深化增长率则与TFP增长率负相关。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如果在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以及外资政策方面作出适当调整,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核算法 行业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声兰 张明志
基于出口产品的泰尔指数及其新的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出口多样化的演变,探讨了出口多样化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问题,揭示了中国出口多样化演进的特征事实。分析表明,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出口产品仍处于多样化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收敛的发展态势,同时出口多样化的"扩展边际"占据主导地位;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出口多样化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出口多样化以"扩展边际"为主,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多样化则以"集约边际"为主。基于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多样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国内市场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贸易开放度等因素有利于中国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五七 唐宁
系统评估了1998—2012年中国工业各细分行业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以及碳排放脱钩弹性,分析了中国工业行业碳解锁的进程、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各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普遍呈下降趋势,但高排放行业的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处于相对脱钩状态,高排放行业的碳排放脱钩指数高于中、低排放行业,且高排放行业和低排放行业的碳排放脱钩弹性的波动幅度较大。指出:需要保持工业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结构性减排在工业碳解锁中的作用,依据行业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节能减排以加快行业碳解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脱钩弹性 碳解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文章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普遍偏低,而且能源与资本、劳动之间的替代效应微弱。这主要是由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刚性高耗能技术结构所导致的。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和能源价格对提高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这意味着节能减排的重点必须立足于长期,进一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弱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耗能技术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遍及29个细分行业的498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投资数据,对2000—2010年期间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行业分布上,产业转移大致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进行;在地区选择上,产业转移沿着"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海外地区"的顺序梯度进行;要素成本、区位环境和制度环境因素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内陆地区既要加快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区位劣势以有效降低要素运输成本,又要提高政府效率以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的有序转移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上市公司 微观数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孔宪丽 高铁梅
本文利用HP滤波对10个主要工业行业投资的增长趋势和波动进行了分解,对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波动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建立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的协整方程和反映各工业行业投资短期波动特征的误差修正模型,对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及短期市场波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主要工业行业投资形成的市场导向机制逐步显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不同工业行业的投资增长具有不同的调控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敬岳
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城镇化的演进历程,将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加速发展、深化发展以及提升发展三个阶段,分别基于全国、地区层面,从产业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收敛性特征几个方面对产业城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特征进行探讨;基于省域层面,从产业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几个方面对产业城镇化在空间维度上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城镇化 时空格局 演进变化 发展特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四军 唐静媛 江秋池 钟原
本文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纳入超效率DEA模型的非期望产出,测算我国各省市2007—2016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分位数空间自回归模型,考虑能源效率空间影响的同时,分析不同分位点上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环保进步和城镇化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邻省带来的空间影响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效率越高的省市更易受到邻省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均衡对能源效率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产业结构优化、环保进步和城镇化发展均可有效提高能源效率,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随分位点的不同而变化,高效率省市的能源效率更易受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中高效率省市则对环保进步和城镇化率更为敏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芳芳 蒲勇健
测算了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值,构建了分位数回归模型,对2000—2008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实物投资、对外贸易、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人口流动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负面影响,在低分位数处该影响最大,在高分位数处该影响相对较小;汇率制度的变迁导致各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发生明显改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媛媛 李坤望
鉴于清洁生产技术越来越被大力提倡,本文将总的环境技术分解为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并采用了2001~2006年36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从产业间的生产链联系分析了外资的进入分别对这两种技术进而总的环境技术产生何种影响。结论表明,外资进入仅仅从水平联系上提高了末端治理技术,却从水平、前向链接两个渠道提高了清洁生产技术,后向链接的影响虽然为负,但是不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慧 范丽伟 孙秀梅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6—2017年中国188个地级市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效率差异视角下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城市能源效率的平均水平略有下降。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能源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城市群的能源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科技支出阻碍了城市能源效率提升,经济水平和对外开放促进了城市能源效率提升。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分位异质性,且不同因素对能源效率变化的边际贡献随着分位数的提高而不同程度地降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阮素梅 李志强 许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受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工资决定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性别差、城乡差、区域差等。采用基于均值回归的O-B分解和基于分位数回归的M-M分解,对形成工资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对低收入人群更为重要;工作经验对中等收入的男性群体和高收入女性群体更为重要;工资收入的性别歧视在低收入人群中最为严重;地域歧视是城乡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教育和经验不是造成城市群体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教育在农村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中起着"马太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惠中 宋文 张文信 李新举 刘佳琦 李俊颖
研究目的:从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两个方面揭示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现状和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控制山东省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整群随机抽样,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山东省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水平为23.97%,农业生产结构"非粮化"水平为46.81%,两种"非粮化"水平均呈现中东部高于西部的空间格局,前者主要受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水源距离、表层土壤质地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距水源距离的影响。研究结论:山东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深刻影响着耕地"非粮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需要根据自然条件适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良种培育技术;在社会经济方面完善种粮补贴制度,多方位解决粮食销路问题,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峰 胡剑波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在开放条件下,根据Kaya恒等式,运用非竞争型I-O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考察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对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贡献值与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除2015—2017年外,规模效应和总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强度效应的贡献值为负,而结构效应的影响不是单一方向的;规模效应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从28个产业部门来看,所有产业部门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而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近年来,越来越多产业部门总效应的贡献值为负;在不同时间段,产业部门三种效应的贡献率及其排名变化较大。从三次产业来看,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强度效应以及总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规模效应的贡献率始终位居前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上证行业指数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基于三因素模型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中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法
中国内地市场国产电影票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LS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产业集聚——基于17个四位数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诱导—自发”二分下农户休耕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多样化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集聚经济特征与最优集聚问题——对112个三位数产业的实证研究
劳动异质情况下的产业结构偏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13年全国产业行业数据
中国产业部门水足迹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物流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法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