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2)
2023(9889)
2022(8466)
2021(7775)
2020(6754)
2019(15909)
2018(15418)
2017(29860)
2016(16130)
2015(18615)
2014(18505)
2013(18791)
2012(17830)
2011(16367)
2010(16194)
2009(15105)
2008(15093)
2007(13545)
2006(11642)
2005(10451)
作者
(48319)
(40571)
(40522)
(38716)
(25344)
(19295)
(18587)
(15826)
(15156)
(14349)
(13902)
(13521)
(12803)
(12734)
(12672)
(12660)
(12398)
(12083)
(11634)
(11516)
(10120)
(10001)
(9878)
(9160)
(9088)
(9022)
(8825)
(8814)
(8205)
(8161)
学科
(79211)
经济(79148)
(41951)
管理(41466)
方法(37111)
数学(33531)
数学方法(33312)
(32076)
企业(32076)
中国(21581)
(20899)
(16867)
(16491)
贸易(16486)
(16073)
业经(15824)
地方(14802)
(14314)
农业(13642)
(13229)
产业(11655)
环境(11103)
(11071)
银行(11033)
(10665)
金融(10663)
(10620)
(10609)
技术(10505)
(9719)
机构
大学(245158)
学院(242627)
(113175)
经济(111339)
管理(91844)
研究(88262)
理学(79560)
理学院(78638)
管理学(77529)
管理学院(77072)
中国(66179)
科学(52476)
(51849)
(47261)
(45196)
(43932)
研究所(41457)
中心(39428)
财经(38637)
经济学(36959)
业大(36893)
(35252)
农业(35045)
(34462)
经济学院(33629)
北京(33029)
(30822)
(30720)
师范(30429)
财经大学(28732)
基金
项目(162073)
科学(127994)
基金(119823)
研究(117051)
(105013)
国家(104248)
科学基金(88203)
社会(76981)
社会科(73295)
社会科学(73270)
基金项目(63333)
(61374)
自然(55287)
自然科(54033)
自然科学(54014)
自然科学基金(53146)
教育(52734)
(52391)
资助(49365)
编号(45244)
(37511)
重点(37047)
(36697)
成果(36637)
(33902)
国家社会(33170)
教育部(32066)
创新(31862)
中国(31396)
课题(31287)
期刊
(118574)
经济(118574)
研究(71758)
中国(44477)
(39352)
学报(39169)
科学(36485)
(35575)
管理(31191)
大学(29241)
学学(27644)
农业(27067)
经济研究(20854)
教育(20195)
(20170)
金融(20170)
财经(19776)
技术(19698)
业经(18137)
(17276)
问题(16745)
(15593)
(15328)
技术经济(13531)
世界(13403)
国际(12995)
统计(12603)
(11320)
商业(11181)
(11163)
共检索到353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明磊  任荣明  
本文提出对各产业各要素的完全消耗量核算思路,并进行实证核算,分析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变动趋势。研究显示我国经济近几年全要素效率持续提高,但增长方式有明显变化,技术进步开始起着主导作用,规模效应、纯技术效应成为经济效应提升的阻碍。石油相关类产业、机械制造相关产业等效率提升较明显,而农业、食品、木材、皮革等产业效率有一定下降。产业发展的思路要兼顾产业中间产品的消耗,转变粗放式发展方式,以提升技术进步为中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我们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2002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丽  
水资源核算对准确认识水资源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水资源核算的相关研究中,如何准确核算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值得深入研究,尤其对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中国更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目前,考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使用大都集中于直接消耗用水的角度,测度指标有取水量、生产用水量、水资源消耗量等。直接消耗用水对于准确认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无法全面反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消耗存在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畅  孔宪丽  高铁梅  
利用中国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中观层面上对中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些行业通过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企业产权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对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有显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力、石油等能源产品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卫东  顾培亮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物元分析理论 ,对事物特征相应量值所具有的灰数特性和影响事物各因素间的不相容性加以研究开拓 ,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新方法——灰元关联分析方法 ,并利用该方法 ,从动态的角度 ,对信息产业各要素对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影响趋势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董逢谷  
1992年与1987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完全消耗系数比较研究——上海市支柱行业实证分析董逢谷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coeficientoftotaluse-upoftheinput-outputtableShan...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腊生  关敏芳  李萍  
本文通过在经典消费跨期替代模型中引入财富代际传承因素,构建了适合我国居民"家庭精神"的中国式消费跨期替代选择模型,以我国1978—2008年的相关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分别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家庭财富传承偏好进行了估计,并对我国居民的消费选择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农村居民外,中国式消费跨期替代模型能够得到实践的证实,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差别。最后,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仲常  谢小丽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能源消耗量不断攀升的同时,GDP能源消耗强度却呈下降态势。本文对这一下降趋势的原因作了解释。首先采用因素分析法分解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贡献,结果显示效率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起着主要作用,结构份额中的第一产业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二产重型化提高了能源消耗强度,二者抵消,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贡献不明显;进一步对影响能源消耗强度中的效率份额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外开放程度和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水平提高是导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使中国的能耗强度仍然处于偏高的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潜  
能源消耗强度反映国民经济在生产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它的变动影响因素可归纳为技术因素和结构因素,在本文中表现为能源完全消耗技术和需求结构。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和统计因素分析方法,建立能源消耗强度的投入产出模型和因素分析模型,初步解释我国10年来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趋势和制定相关的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海建  
一、引言自从W.Leontief提出投入产出技术以来,投入产出技术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出版一般要滞后于编表年份大约5年左右,并且,投入产出技术的两个基本假定(比例性假定和同质性假定)以及用于实际预测时常假定直接消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文章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使用效率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消耗强度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相对于效率份额,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也少得多,除了少数年份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是负面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其国  陈慧婷  胡剑波  
文章基于EIO-LCA模型测算我国产业部门隐含能源消耗和隐含碳排放,进而通过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产业部门隐含能源的最优投入量,最后计算出我国产业部门全要素隐含能源效率。结果发现:(1)2005—2017年,我国产业部门隐含能源消耗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建筑业的隐含能源消耗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隐含能源消耗最小;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仍然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源头。(2)仅有34.62%的产业部门效率均值大于1,且三大产业部门样本期中后期的效率值整体上出现下滑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全要素隐含能源效率亟待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子鹏  刘勇  
产业结构演变是生产要素配置变动的结果。分析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探讨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资本、劳动力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效率是产业间要素流动的内在原因,也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力。计算我国三次产业生产要素产出效率,探索要素效率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探讨产业结构演变的潜力,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巧生  
本文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结构份额的影响较少,产业部门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的累计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从时间演变的角度看,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呈现明显逐年放缓趋势,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逐年减低。(2)1981—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ΔTFP)每提高1%,能源消耗强度(ΔI)相应地降低约0.33%。作为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能源强度不断降低现象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