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7)
- 2023(12347)
- 2022(10537)
- 2021(9690)
- 2020(8147)
- 2019(19109)
- 2018(18672)
- 2017(35862)
- 2016(19308)
- 2015(22335)
- 2014(22400)
- 2013(22672)
- 2012(22010)
- 2011(20310)
- 2010(20554)
- 2009(19131)
- 2008(19112)
- 2007(17102)
- 2006(15215)
- 2005(14201)
- 学科
- 济(97484)
- 经济(97397)
- 业(48787)
- 管理(47914)
- 方法(37560)
- 企(36180)
- 企业(36180)
- 数学(32825)
- 数学方法(32615)
- 中国(30316)
- 农(26745)
- 地方(25343)
- 贸(20996)
- 贸易(20982)
- 业经(20609)
- 易(20366)
- 财(18992)
- 农业(17840)
- 学(17256)
- 制(16950)
- 融(16703)
- 金融(16701)
- 银(16177)
- 银行(16148)
- 行(15713)
- 地方经济(14476)
- 发(14308)
- 环境(14136)
- 和(13779)
- 产业(13232)
- 机构
- 大学(289567)
- 学院(289002)
- 济(132849)
- 经济(130393)
- 研究(110386)
- 管理(105378)
- 理学(88923)
- 理学院(87809)
- 管理学(86613)
- 管理学院(86041)
- 中国(85083)
- 科学(64195)
- 京(63458)
- 财(58231)
- 所(57212)
- 研究所(51706)
- 农(50303)
- 中心(48965)
- 财经(45588)
- 江(43907)
- 经济学(42396)
- 北京(41494)
- 经(41379)
- 业大(40244)
- 农业(39470)
- 范(39397)
- 师范(39050)
- 院(38921)
- 经济学院(38299)
- 州(35172)
- 基金
- 项目(182437)
- 科学(143244)
- 研究(136005)
- 基金(131587)
- 家(114344)
- 国家(113412)
- 科学基金(95367)
- 社会(87647)
- 社会科(83269)
- 社会科学(83248)
- 省(69993)
- 基金项目(68682)
- 教育(61005)
- 划(59593)
- 自然(57877)
- 自然科(56495)
- 自然科学(56477)
- 自然科学基金(55474)
- 资助(54563)
- 编号(54484)
- 发(46171)
- 成果(45406)
- 重点(41888)
- 部(41538)
- 课题(38820)
- 发展(37921)
- 创(37809)
- 展(37311)
- 国家社会(37004)
- 创新(35543)
- 期刊
- 济(153214)
- 经济(153214)
- 研究(93397)
- 中国(62389)
- 农(47490)
- 学报(43079)
- 财(42873)
- 科学(41137)
- 管理(38821)
- 农业(32538)
- 大学(32377)
- 融(31463)
- 金融(31463)
- 教育(31068)
- 学学(30205)
- 经济研究(25696)
- 技术(24817)
- 业经(24572)
- 财经(22964)
- 问题(21184)
- 经(20029)
- 贸(19926)
- 国际(19067)
- 业(18395)
- 世界(17022)
- 技术经济(15620)
- 商业(14002)
- 统计(13808)
- 经济问题(13282)
- 图书(13066)
共检索到456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秀峰
中国产业发展定位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差距最大,第二产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上,第三产业主要表现在总量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尤其是速度差距,实际表明的是我国人均生产总量和收入的差距。中国产业应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现状的合理发展轨道。
关键词:
三次产业 产值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岳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前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产业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各个产业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产业区与国外的差距拉大、产业区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速度太慢等问题。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推进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和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中国产业区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公用事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龙华 郭朝先
当前国际需求变化的特点是发达经济体的需求相对下降、新兴经济体需求相对上升。对中国产业外部需求而言,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居于主导地位,但重要性程度有所降低,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则呈快速增长态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国际需求向新兴经济体转变的步伐,但发达经济体需求的下降很难直接由新兴经济体需求的扩张来弥补,中国产业外部需求条件在一定时间内将呈恶化状态。这给中国产业发展既带来直接的威胁,又展带来潜在的机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曹园
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也正在从政策引导、产业实践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但还存在政策缺位、人才缺口、技术缺失等限制人工智能推动中国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问题。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加强国家顶层牵引、高端人才集聚、有效投资以及政府与市场协同等都是中国可借鉴的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发展的有益国际经验。因此,中国应进一步细化人工智能发展的行动方案,加强国家顶层牵引,发挥高层组织协调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积极作用,促使顶尖人才与有效投资共同发力,提高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渗透力,进而促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诚颖
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分析及其国际比较何诚颖一、规模经济、适度竞争和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所谓产业组织结构是指一国产业体系中的企业结构。它包括一定产业内部的大、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这些关系的因素,也即产业内企业的相互关系结构。企业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强 韩世坤
外资并购对于中国产业发展存在正负两方面效应,一方面有利于微观市场主体再造、提升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营层次,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打破原有市场结构、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及形成对外资的依赖。本文基于并购效应分析,提出了防范外资并购风险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并购 产业发展 正负效应 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郑秀峰
在产业发展和金融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们重点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没有反过来进一步讨论一国的产业发展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由于各产业发展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度不同,对金融发展的贡献度也有差异,其顺序表现为二、三、一结构,而中国的实证分析结果则表现为二、一、三结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的不一致,恰恰表明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金融结构调整的路径。
关键词:
产业发展 金融发展 产业贡献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海峰
我国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依据有关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提出我国应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及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给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传导机制及相应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郭万福
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应用出发,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准备度和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人工智能水平。在人工智能对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下,采用2011—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人工智能影响中国产业发展质量进行经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论为:(1)从全国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并在不控制时间因素下,可以促进农业、服务业产业升级;但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从区域异质性分析,人工智能对农业、制造业产业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升级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对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因此,建议根据每个产业、每个区域的差异性制定人工智能应用实施方案,并采取政策激励方式推动区域先行先试,发掘人工智能推动不同产业或不同产业基础、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不同区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内在原因和效果差异,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使人工智能助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绍政 陈俚君
单纯地提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 ,没有真正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比较优势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健全的市场机制。既然市场之手可以有效率地选择各阶段的产业发展战略 ,那么政府的有形之手将从该领域退出来 ,让市场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在通过市场发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时 ,中国政府大有可为的领域就是如何让市场更顺畅地运转。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英明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研究则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为了促进中国产业集群研究,朱英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以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为研究对象,以1992、1997和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对中国产业集群时空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其成果《中国产业集群时空发展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晓峰
The paper applies the industrial correl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change and finds the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results.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天法
市场结构范式既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学术问题,也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实用经济问题。它不仅涉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设计,而且与工业社会的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相关。由于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竞争性,寡头垄断被认定为市场结构的高效率范式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终极目标。事实上,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模式只是市场结构范式的具体运用,它必须满足规模效益、竞争性、公司治理、社会有效购买力、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获利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由于可以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措施(、对经营权的)充分竞争措施和配额投资措施把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改造为完美无缺的市场结构范式,因此,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产业市场结构调整的理想归属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姜长云
进入"十二五"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国际形势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日趋复杂严峻,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日趋紧迫。"十三五"期间,科学研判这些变化,有利于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帆
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方面 ,一般工业具备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可利用“入世”机会继续发展 ,另一方面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战略工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只有通过战略性重组才能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其他产业 ,如农业、电信业、金融服务业也因进一步开放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 ,加入WTO还将对商业与外贸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以及政治与行政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