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5)
- 2023(15038)
- 2022(12876)
- 2021(12115)
- 2020(9977)
- 2019(23137)
- 2018(22953)
- 2017(43848)
- 2016(23593)
- 2015(26649)
- 2014(26660)
- 2013(26662)
- 2012(24964)
- 2011(22825)
- 2010(22816)
- 2009(20750)
- 2008(20202)
- 2007(17533)
- 2006(15667)
- 2005(14150)
- 学科
- 济(107208)
- 经济(107106)
- 管理(63524)
- 业(61740)
- 企(48981)
- 企业(48981)
- 方法(42857)
- 数学(37029)
- 数学方法(36700)
- 中国(32642)
- 农(28720)
- 地方(26589)
- 业经(24084)
- 财(21449)
- 学(20730)
- 贸(20630)
- 贸易(20614)
- 易(20006)
- 农业(19162)
- 制(18575)
- 环境(16647)
- 银(16523)
- 银行(16484)
- 和(16242)
- 技术(16202)
- 融(16040)
- 金融(16039)
- 行(15969)
- 发(15388)
- 地方经济(14913)
- 机构
- 大学(339798)
- 学院(337450)
- 济(144571)
- 经济(141720)
- 管理(132691)
- 研究(122758)
- 理学(114056)
- 理学院(112751)
- 管理学(111103)
- 管理学院(110496)
- 中国(92365)
- 京(74674)
- 科学(73522)
- 财(62649)
- 所(61877)
- 研究所(56305)
- 中心(53871)
- 农(53755)
- 财经(49987)
- 江(48602)
- 北京(48409)
- 业大(48318)
- 范(46049)
- 师范(45654)
- 经(45610)
- 院(44461)
- 经济学(43825)
- 农业(41823)
- 州(39710)
- 经济学院(39466)
- 基金
- 项目(228203)
- 科学(180068)
- 研究(169792)
- 基金(165620)
- 家(143994)
- 国家(142805)
- 科学基金(122074)
- 社会(107947)
- 社会科(102408)
- 社会科学(102384)
- 基金项目(87615)
- 省(87169)
- 自然(77171)
- 教育(76473)
- 自然科(75368)
- 自然科学(75351)
- 自然科学基金(74010)
- 划(73885)
- 编号(68521)
- 资助(68373)
- 成果(56180)
- 发(53069)
- 重点(51139)
- 部(51050)
- 课题(47849)
- 创(47416)
- 国家社会(44741)
- 创新(44258)
- 教育部(43862)
- 发展(43097)
- 期刊
- 济(162898)
- 经济(162898)
- 研究(106652)
- 中国(68354)
- 学报(50658)
- 管理(50237)
- 农(50007)
- 科学(48914)
- 财(44043)
- 教育(39082)
- 大学(38528)
- 学学(35908)
- 农业(35335)
- 融(31202)
- 金融(31202)
- 技术(29127)
- 经济研究(26703)
- 业经(26628)
- 财经(24134)
- 问题(21498)
- 经(20799)
- 业(18708)
- 图书(18531)
- 贸(17422)
- 技术经济(17033)
- 世界(16638)
- 科技(16492)
- 理论(16292)
- 现代(15598)
- 国际(15495)
共检索到511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晓峰
The paper applies the industrial correl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change and finds the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results.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英明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研究则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为了促进中国产业集群研究,朱英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以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为研究对象,以1992、1997和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对中国产业集群时空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其成果《中国产业集群时空发展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欧美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新动向。从国际经济发展及产业调整的大趋势和大格局看,主要新动向是:产业形态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调整;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从过度服务业化向制造业回归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从大型企业化向发展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的要素结构从过去追求技术资本密集型向重视劳动密集型调整。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动,积极调整和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是:完成第一次工业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使其占主导地位;调整产业结构,与世界总体产业格局实现合理的分工、协作和循环;使工业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前十位,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互协调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永芳
发达国家发展方式转变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发现,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工业化初、中期变化微小,因此我国现在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时过早,当前应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还应以加工组装业的优先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协同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永恒 张永庆 廉正
此次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在遭受冲击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巨大发展潜力。鉴于此跨国公司正逐渐改变在华投资策略,提升中国在其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一改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从整体层面上看,其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战略在华布局的实现,其负面效应也在逐渐凸显。两方面效应形成的强大反差,揭示出中国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过程中,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忽视和缺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立枢
智慧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高融合性、高智能性等特征。智慧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效率、产品质量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产业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通过发展智慧产业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要:完善智慧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探索智慧产业科学发展模式;健全智慧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大力培养和引进智慧产业优秀人才。
关键词:
智慧产业 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 智慧城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秀峰
中国产业发展定位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差距最大,第二产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上,第三产业主要表现在总量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尤其是速度差距,实际表明的是我国人均生产总量和收入的差距。中国产业应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现状的合理发展轨道。
关键词:
三次产业 产值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天法
市场结构范式既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学术问题,也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实用经济问题。它不仅涉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设计,而且与工业社会的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相关。由于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竞争性,寡头垄断被认定为市场结构的高效率范式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终极目标。事实上,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模式只是市场结构范式的具体运用,它必须满足规模效益、竞争性、公司治理、社会有效购买力、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获利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由于可以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措施(、对经营权的)充分竞争措施和配额投资措施把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改造为完美无缺的市场结构范式,因此,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产业市场结构调整的理想归属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姜长云
进入"十二五"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国际形势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日趋复杂严峻,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日趋紧迫。"十三五"期间,科学研判这些变化,有利于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帆
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方面 ,一般工业具备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可利用“入世”机会继续发展 ,另一方面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战略工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只有通过战略性重组才能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其他产业 ,如农业、电信业、金融服务业也因进一步开放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 ,加入WTO还将对商业与外贸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以及政治与行政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申
1949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总量,而且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发展型式切换。经历了先重工业、再轻工业的演进历程,同时在发展战略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支柱产业及主导产业在不同时期亦有所变更。特别是,中国产业发展的路径与目前所见的拉美模式、前苏联模式和东亚模式均有差异,如今还须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冲击,因此中国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经济思想研究是一项极富学术与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路径选择。本文认为,中国产业发展之所以成功和独特,并不完全在于特殊的经济禀
关键词:
经济思想史 路径选择 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玉中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依托。笔者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的基本恒等式,运用SDA方法,构建了考察中国产业发展自然资源依赖效应的模型,利用中国投入产出基础数据测度了不同产业部门的自然资源国内利用率数值,并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进行了SDA分解。研究发现,不同产业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存在显著差异,各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均呈上升趋势,我国资源的外部依赖性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
产业发展 自然资源 依赖效应 SDA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林
中国设计业面临着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的转变,这一转变需要以企业内部科学的设计战略管理为依托。我国设计战略管理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以观念为导向,明确设计在企业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以设计组合模式的优化为基本策略,合理安排BPO与内源设计的结合模式;以完善的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为背景平台,为设计师的创意实践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撑与引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张文长
本文以工业化发展道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中国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在对产业发展模式的演变进行对比分析基础上,基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提出21世纪中国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并进行深入诠释。
关键词:
产业演变 产业创新 产业驱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洁
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引导了外资引进的中国出口贸易量大幅上涨,促进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但基于全球价值链(GVC)视角下分析则表明,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于被困在低端环节的窘境,因此贸易和FDI的增加是否能够在微观角度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成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出口贸易会对中国产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FDI则能够对中国产业发展产生间接促进效应,但直接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出口贸易 FDI 产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