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9)
2023(9879)
2022(8183)
2021(7437)
2020(5754)
2019(13370)
2018(13039)
2017(24460)
2016(12998)
2015(14799)
2014(14716)
2013(14796)
2012(14227)
2011(13317)
2010(13273)
2009(11895)
2008(11728)
2007(10490)
2006(9661)
2005(9100)
作者
(37769)
(31568)
(31318)
(29679)
(20300)
(15056)
(14184)
(12311)
(12171)
(11191)
(11014)
(10512)
(10342)
(10192)
(10083)
(9794)
(9512)
(9104)
(9043)
(8834)
(8150)
(7689)
(7563)
(7182)
(7152)
(7129)
(7010)
(6888)
(6409)
(6316)
学科
(67058)
经济(67003)
管理(35728)
(34021)
(25434)
企业(25434)
中国(24958)
方法(20906)
地方(19390)
数学(18283)
数学方法(18163)
(18058)
(14998)
贸易(14983)
环境(14855)
业经(14736)
(14581)
(12486)
农业(12252)
(11936)
银行(11925)
(11749)
(11591)
(11465)
金融(11465)
(11420)
地方经济(11048)
(10956)
(9864)
(9794)
机构
学院(191014)
大学(190114)
(91057)
经济(89484)
研究(76609)
管理(69664)
中国(59979)
理学(58368)
理学院(57629)
管理学(56963)
管理学院(56578)
科学(42787)
(42605)
(38653)
(38540)
研究所(34882)
中心(32909)
财经(30100)
(29711)
经济学(28888)
(28619)
北京(28308)
(27694)
(27461)
(26742)
师范(26509)
经济学院(25873)
业大(23735)
科学院(23476)
(23045)
基金
项目(120959)
科学(96631)
研究(91566)
基金(88756)
(77210)
国家(76599)
科学基金(65030)
社会(60834)
社会科(57945)
社会科学(57936)
基金项目(45391)
(45034)
教育(40700)
(38861)
自然(38798)
自然科(37891)
自然科学(37884)
自然科学基金(37218)
资助(36574)
编号(35532)
(33107)
成果(29257)
重点(27849)
(27788)
发展(27543)
(27066)
课题(26172)
国家社会(26147)
中国(25657)
(25173)
期刊
(108223)
经济(108223)
研究(65315)
中国(44647)
管理(29127)
(29044)
科学(27159)
(26849)
学报(25606)
教育(22152)
(22115)
金融(22115)
农业(20468)
大学(20081)
学学(18636)
经济研究(18484)
业经(17575)
技术(16818)
财经(15320)
问题(14236)
(13988)
(13448)
国际(12957)
世界(12856)
(11828)
技术经济(9933)
(9298)
论坛(9298)
资源(9083)
现代(9053)
共检索到312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阳斌  郭杰  李忠奎  褚春超  
以系统分析法、ASIF方法学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分析框架,立足国情探讨了我国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提出了强化需求管理、优化交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加强低碳创新、提升低碳能力等六个方面的战略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声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直接影响并决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的。我国交通运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达到这种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否实现本世纪末国家战略目标,有决定性意义。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将随着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相应的变化。在社会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淑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城市整体的发展。作为现代交通行业,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上就必须要综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真正做到通过针对性措施,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效设立,通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顺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本身创造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保证着整个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因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步进行,使交通运输的能力不能储存和调拨,因而必须以能力“闲置”的形式超前发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极为落后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尝  王姣娥  金凤君  王成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交通运输体系快速发展,网络布局逐步展开。经过60年的建设,中国已逐步建设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管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交通骨架网已基本形成,部分交通方式己经进入了普适化时期和优化升级发展阶段。交通技术等级不断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运输组织优化将成为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交通地理研究的重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钢  
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为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我国出台了诸多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的规章制度及相关配套规划。2015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工作十大任务》中强调,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的低碳交通运输较国外仍有较大差距。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外典型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经验的分析,提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跃中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未来能源的需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因素作合理的假定 ,可以对中国未来 2 0年该部门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进行详细的预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王成金  王姣娥  张文尝  
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尤其是建国以来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体系形成、稳定发展三个时期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己经形成了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在学科理论探索、交通设施规划与布局、交通网络与交通流分析、交通方式评价与规划、交通运输的特殊地理问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丰富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认知我国交通运输的地理概貌和发展机理、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文与环境效应,提供了应有的科学知识。我国交通地理学家总结的运输生成的"四个基本规律"、运输组织的"轴—辐"模式、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从属功能与引导功能"以及城市交通的"双交通模型"与"交通导向型(TOD)空间开发模式"、区域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港口空间发展模式等,己经在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浩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过程中,交通运输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数字表明,落后的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产业.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重视和加速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产业政策,迅速改变交通运输产业的落后面貌,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小丽  张江宇  
我国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加快发展与改革,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推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提高运输质量,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货运畅通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物流方式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铁路客货分线运输将会改变物流发展结构,公路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将提高现代物流效率,港口深水泊位数量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运输与物流集约化,技术进步和运输市场化将进一步推动物流服务创新并加剧物流运输的竞争,小农经济的物流营运方式将被淘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曦  
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减排发展,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和引导,积极鼓励全员参与;完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奖罚分明;合理规划、建设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创新交通运输新能源设备,实现物流合理化运输、能源低碳化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玉龙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无疑也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交通运输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和人畜力运输方式所组成,由于诸运输方式凭借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采用的动力、装载器具不同,因而在运输速度、批量、距离、成本、投资规模、建设周期以及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紧张程度等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所以,对交通运输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不能一概而论。对各种不同运输方式,既要强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彪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充分研究的课题。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普遍认为有三种可选方案:一是滞后型发展战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运输需求没有弹性。长期以来,我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这种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的战略,不能再采用了。二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摆在超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课题组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边疆,简称桂。介于北纬20°54′至26°26′、东经104°29′至112°0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邻广东,东北接湖南,北连贵州,西毗连云南,西南及南部与越南接壤,东南濒临北部湾,为我国十个沿海省区之一。还恰处在隆升的云贵高原与下陷的南海盆地之间的转换地带。全区陆地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辖8地区、5地级市、6县级市、65县、11自治县。首府南宁市。1984年以来,广西参与西南经济区的横向经济活动之后,广西交通运输发展就成为西南一级经济区形成与发展进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