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5)
2023(15072)
2022(12747)
2021(11994)
2020(9881)
2019(23013)
2018(22796)
2017(43482)
2016(23754)
2015(26861)
2014(27078)
2013(26630)
2012(24203)
2011(21976)
2010(21707)
2009(19992)
2008(19507)
2007(16816)
2006(14823)
2005(13398)
作者
(68197)
(56642)
(56183)
(53663)
(36077)
(26889)
(25553)
(22296)
(21605)
(20062)
(19257)
(19191)
(17886)
(17850)
(17405)
(17395)
(16841)
(16530)
(16187)
(16033)
(13947)
(13885)
(13627)
(12781)
(12705)
(12512)
(12379)
(12274)
(11326)
(11167)
学科
(99613)
经济(99473)
管理(66156)
(61171)
(49662)
企业(49662)
方法(43208)
数学(37638)
数学方法(37266)
中国(31003)
(26208)
(22245)
业经(21592)
(21067)
地方(20058)
(19164)
(18973)
贸易(18962)
(18428)
农业(17164)
环境(15496)
理论(15143)
(15030)
(14916)
银行(14876)
(14273)
(14251)
金融(14250)
技术(13935)
(13714)
机构
大学(342762)
学院(337108)
(139807)
经济(136876)
管理(132337)
研究(119442)
理学(114829)
理学院(113448)
管理学(111555)
管理学院(110945)
中国(88671)
(74472)
科学(73157)
(61940)
(59540)
研究所(54559)
(52509)
中心(52189)
财经(50189)
业大(48950)
北京(47625)
(46797)
(46026)
(45887)
师范(45661)
(43549)
经济学(43096)
农业(41097)
经济学院(38783)
(38249)
基金
项目(233151)
科学(184264)
基金(171449)
研究(170247)
(149906)
国家(148712)
科学基金(127446)
社会(109477)
社会科(103649)
社会科学(103624)
基金项目(91253)
(87038)
自然(82102)
自然科(80215)
自然科学(80197)
自然科学基金(78771)
教育(76912)
(74993)
资助(69888)
编号(67761)
成果(55488)
(52228)
重点(52189)
(49572)
(47752)
课题(46887)
国家社会(45721)
教育部(44864)
创新(44669)
科研(44175)
期刊
(151421)
经济(151421)
研究(103446)
中国(63606)
学报(53284)
科学(50692)
管理(48092)
(48030)
(44432)
大学(40521)
学学(37907)
教育(36129)
农业(33506)
(27807)
金融(27807)
技术(27014)
经济研究(24773)
财经(24625)
业经(22997)
问题(21491)
(21098)
(17919)
图书(17561)
(16272)
科技(15922)
理论(15831)
技术经济(15717)
资源(15713)
现代(15669)
世界(15651)
共检索到492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大胜  杨萍  崔海波  
为了保持横向、纵向数据的连续性,文章特选取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指标,另外,选取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作为交通线路的评价指标,对不同时空序列条件下城市化与交通网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键  
本文根据建设模式的不同,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科学的阶段划分,就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网络"和"体系"作了理论性分析与诠释,并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式、网络化、体系化三种建设模式解读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体系化建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小洲  杨涛  
阐述了市郊轨道交通的功能特征及其敷设方式、车站设置、运营组织和行车速度等技术特征。基于宁句综合交通整体出行时耗的分析,论证了宁句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宁句轨道交通的发展要能引导汤山-黄梅-句容一体化空间结构的形成。针对宁句轨道跨行政区域的特点以及既有相关规划基础,为了提高规划方案的应变性与可行性,在明确了线路规划研究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的线路规划方法,并进行了实践应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霄宇   许奇   宋丽英   邓进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土地利用的依赖关系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以推动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的实施。既有研究多以车站客流及其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揭示客流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全局视角下分析线路客流对其沿线土地利用依赖关系的研究不够充分。论文基于2019年中国36座主要城市的多源数据构建包含线路功能和建成环境两方面的土地利用以及交通服务等三类指标,并以线路功能和建成环境两类指标为聚类特征划分线路类型,采用XGBoost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线路客运量的影响因素。案例研究表明:根据线路服务范围及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分为市区线I型、市区线II型和郊区线。3类线路重要度排序前5的解释变量对客运量的贡献至少达到60%,其中就业岗位密度和中心城区线路覆盖率是3类线路共同的重要土地利用变量。重要度排序高的解释变量对客运量的影响具有阈值效应,且相同类型线路重要变量的阈值趋同,而不同类型线路之间的阈值存在显著差异。因此,TOD客流廊道的构建需因地制宜地统筹职住分布及其配套资源。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土地利用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的机理,可为促进TOD客流廊道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施毓凤  叶霞飞  
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敷设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从环境影响、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三个方面建立了线路敷设方式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指标的量化研究,确定采用经济评价方法中的总费用现值比较方法对敷设方案进行评价。最后,选取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的某一段作为案例,进行敷设方式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德威,郑绍林  
货流规划是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课题。合理的货流规划力求以最小的社会消耗,来完成总运量计划。大家知道,这个问题可归结为线性规划中著名的康脱诺维奇问题,用图上作业法、表上作业法或用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借助电子计算机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蔡良军  
一、岭南联系内地主要交通线路述略 岭南联系内地的交通线路,一般所指的是越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甿渚岭和越城岭)而进入内地的线路。五岭虽然峭峻险绝,横断南北,“天地以判中外”,但其间低矮的山隘口颇多,这是连接岭南岭北交通的天然孔道。以这孔道为中枢,联接五岭南北珠江和长江的众多支流,这就形成了诸多联系岭南和内地的交通线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涛  张明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会引起沿线土地或房地产价值的变化,形成溢价效应,且在不同建成环境中呈现出差异性。以武汉市3条轨道交通线路周边3587栋住宅样本为基础,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对比不同轨道交通线路溢价效应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差异性,分析了地区发展条件对溢价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轨道交通周边地区主干道结构制约着轨道交通线路溢价效应的影响范围;在城市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落后的地区,轨道交通的积极溢价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明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9~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就业密度之间的内生关系和空间溢出关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密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后者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前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密度对城市交通建设也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此外,城市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就业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相邻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密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果忽略这种影响,会低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就业密度的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亚康  刘立英  王卫卫  
通过对北京市三环路的实测交通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分相位的城市道路交通流流量、速度和密度相关关系模型。首先根据不同密度下速度分布的标准差和速度跃迁点来确定不同交通流相位的临界密度,然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各个交通流相位的数据散点分布。研究发现不同车流密度下车辆速度分布标准差明显变化之处为自由流与谐动流的分界点,以及谐动流与同步流的分界点,后者与速度跃迁点一致。根据拟合精度分别给出了各交通流相位的速度-密度关系的最佳拟合曲线,还利用流量、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流量-密度的关系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刘志  
密度时空演变不仅折射出城市化空间格局,同时城市密度的不再降低也是城市高密度发展的最直接表征,衡量城市密度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毛容积率)。基于1981-2014年的城市数据,从时间维度纵向分析历年城市密度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建筑密度快速上升与人口密度下降并列的状态;空间维度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横向分析城市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不同时间切面城市密度分布基本与"瑷珲—腾冲"线保持一致,随着时间的演变,城市密度分界线呈现出顺时针转动的变化趋势。最后基于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视角提出城市高密度发展的识别标准,通过对我国城市高密度发展现实状况的基本判断,提出引导城市紧凑集约发展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晶晶  李清彬  
基于我国29个省市1986-2008年度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经过反复试验估计,较为稳健的结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促进关系,并且城市化进程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要大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化的影响。同时,城市化率增速对交通基础建设增速呈现"U"型特征,而交通基础建设增速对城市化率增速呈"倒U"特征,这进一步深化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促进中国城市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简要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曜  
城市的集聚密度与集聚规模在概念和测度上是两个相互关联却有差别的变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的集聚模型,证明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与城市集聚密度对生产率的作用并非同步变化。城市具有倒U型的规模—效率曲线和先正U型变化再倒U型变化的密度—效率曲线,同时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估计显示,当前中国所有地级城市的实际密度均远高于预期的密度—效率曲线的正U型阶段门槛密度,因此集聚密度对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关系,倒U型的顶点密度随城市规模增加而上升。由于集聚密度和集聚规模的最优值不同步,因此在推动人口和产业集聚过程中,需分类调整其在城市内部的布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洪进  胡子玉  
采用2008-2012年中国46个创新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就业密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就业密度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行东  鲁志国  王云霞  
借鉴汉森提出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密度为门槛变量,采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在经济密度的任一区间,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密度的提升,城市会获得更多源自城市规模的效率提升。据此认为,应重视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并有效提高经济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