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2)
- 2023(12041)
- 2022(9778)
- 2021(8962)
- 2020(7159)
- 2019(16287)
- 2018(15085)
- 2017(27858)
- 2016(14744)
- 2015(16129)
- 2014(15297)
- 2013(15572)
- 2012(14386)
- 2011(13074)
- 2010(12733)
- 2009(11563)
- 2008(11164)
- 2007(9503)
- 2006(8298)
- 2005(7287)
- 学科
- 济(67947)
- 经济(67882)
- 管理(38401)
- 业(38320)
- 方法(29802)
- 数学(27610)
- 数学方法(27465)
- 企(27037)
- 企业(27037)
- 农(22742)
- 中国(22059)
- 财(19028)
- 贸(18825)
- 贸易(18819)
- 易(18474)
- 农业(16035)
- 业经(15049)
- 出(13167)
- 地方(12143)
- 学(11660)
- 制(11436)
- 收入(10492)
- 环境(10430)
- 发(10021)
- 银(9831)
- 银行(9797)
- 融(9507)
- 金融(9506)
- 行(9466)
- 口(9107)
- 机构
- 大学(217657)
- 学院(214387)
- 济(102401)
- 经济(100887)
- 研究(80700)
- 管理(80071)
- 理学(70496)
- 理学院(69663)
- 管理学(68692)
- 管理学院(68327)
- 中国(60433)
- 科学(47890)
- 京(45658)
- 财(43958)
- 农(41596)
- 所(40158)
- 研究所(37081)
- 财经(35837)
- 中心(35119)
- 经济学(34720)
- 业大(34033)
- 经(33265)
- 农业(32796)
- 经济学院(31754)
- 院(29172)
- 北京(28645)
- 江(28499)
- 财经大学(27146)
- 范(26619)
- 师范(26270)
- 基金
- 项目(154110)
- 科学(123314)
- 基金(118557)
- 家(107045)
- 国家(106259)
- 研究(106100)
- 科学基金(90200)
- 社会(74799)
- 社会科(71313)
- 社会科学(71299)
- 基金项目(62665)
- 自然(57769)
- 自然科(56584)
- 自然科学(56561)
- 自然科学基金(55626)
- 省(55196)
- 划(48578)
- 资助(47087)
- 教育(46736)
- 编号(37289)
- 部(35818)
- 重点(35167)
- 国家社会(34156)
- 发(33412)
- 创(32238)
- 教育部(30681)
- 中国(30628)
- 创新(30340)
- 科研(30005)
- 人文(29156)
- 期刊
- 济(103284)
- 经济(103284)
- 研究(64739)
- 学报(39463)
- 中国(39162)
- 农(38866)
- 科学(36000)
- 财(31561)
- 大学(29739)
- 学学(28572)
- 管理(27116)
- 农业(26907)
- 经济研究(19433)
- 财经(18170)
- 融(17726)
- 金融(17726)
- 经(15798)
- 贸(15739)
- 业经(15724)
- 问题(14908)
- 业(14716)
- 技术(13696)
- 国际(13634)
- 教育(13594)
- 世界(12693)
- 版(11114)
- 技术经济(10316)
- 统计(10107)
- 资源(10102)
- 业大(10053)
共检索到309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燕斐 王小斌
使用1995—201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构建0-1空间权重矩阵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以铁路密度和公路密度表征交通基础设施,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省际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Moran指数逐渐减小但仍十分显著;一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增大会对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即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铁路密度的增大对临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公路密度的增大会扩大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溢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志勇 刘畅畅
遵循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对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可以通过助力农业增收和提高非农收入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南方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优于北方地区。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基于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均等化,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茜 石大千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铁路提速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升级,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将始于1997年的铁路提速事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要素流动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铁路提速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铁路提速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表明,铁路提速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大约5%-7%。铁路提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促进了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技术流动,从而证实了要素流动机制。从城乡收入分配的角度而言,铁路提速显著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表明,铁路提速初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作用递减;在2003年之后,铁路提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03年之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一动态效应的背后主要是由要素流动机制所致。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文章结论依然十分稳健。文章结论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地区要素集聚能力等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晓红 张宗益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及土地租金等空间成本的影响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显示,当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随着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不再显著,当集聚到城市的生产要素增至某一临界值时,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则呈现出反向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要素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小曙 郭建忠 马卫
运用2000—2015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在2000—2015年以及2000—2004,2005—2010,2011—2015年不同时段对农业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农业产出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且Moran’s I指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在2000—2015年整个时间段内公路和铁路同时存在正向和负向的溢出效应,且公路溢出小于铁路溢出。公路形成以不同地市为核心的核心外围结构溢出效应,而铁路形成以不同省份交界为核心的核心外围结构,其溢出均随圈层的扩展而逐渐减小并呈负向显著。(3)2000—2004年公路和铁路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2005—2010年公路呈核心外围的正向溢出,铁路的溢出仍不显著;2011—2015年公路和铁路对农业产出均有显著溢出,均呈明显的圈层和带状结构的溢出效应,且以各省份内的地市为核心向周围地区扩散,溢出效应随圈层向外围扩展而减小并呈负向显著;通过对比,公路溢出小于铁路溢出,且公路溢出随时间变化呈增大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艳 朱文霞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网络性特征,使得它在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临近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我国2001-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在模型中加入代表不同经济含义的空间权重矩阵,考察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通过经济联系发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简单相邻关系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相对于东部和西部,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显著;从不同的交通方式看,铁路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公路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涵 唐丽淼
本文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渠道,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结合空间维度的固定效应模型框架,来估计我国省级公路设施建设对企业库存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一个准自然实验对这一效应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识别,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及其因果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公路设施对企业库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弹性估计平均为-0.087,约是本省公路设施影响的1.5倍。另外,我们还发现,样本期间外省公路设施对国企及内地企业库存均没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分时间段来看,我国公路设施在样本后期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杨晓勤
运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理论模型表明,提高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会引起其他区域生产要素流入,产生负的溢出效应,但也可以改善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促进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产生正的溢出效应。认为交通基础设施不但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区域经济综合效率提高及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 周浩
文章利用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模型中加入不同经济意义空间权重矩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多地通过经济联系发生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的空间溢出大于对第三产业的空间溢出,基于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大于基于市场规模的空间溢出。此外,我国铁路溢出效应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而公路溢出效应则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黎 李红昌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黎 李红昌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杨晓勤
运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理论模型表明,提高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会引起其他区域生产要素流入,产生负的溢出效应,但也可以改善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促进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产生正的溢出效应。认为交通基础设施不但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区域经济综合效率提高及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红 张婷
研究边境省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和"邻边区位优势",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云南与广西2004-2013年地州市面板数据,构建纳入邻边区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交通基础设施与出边距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边境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外溢作用;特别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门槛效应,周边地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空间负溢出效应;出边距离对边境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边境区的"邻边区位优势"尚不凸显,往国内核心市场集聚的路径依赖依旧存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提高内向开放度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