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20)
- 2023(21929)
- 2022(18752)
- 2021(17423)
- 2020(14646)
- 2019(33582)
- 2018(32995)
- 2017(62289)
- 2016(33972)
- 2015(38097)
- 2014(37819)
- 2013(37392)
- 2012(34536)
- 2011(31244)
- 2010(31426)
- 2009(28715)
- 2008(28126)
- 2007(24606)
- 2006(21659)
- 2005(19089)
- 学科
- 济(141814)
- 经济(141671)
- 管理(93414)
- 业(89192)
- 企(71817)
- 企业(71817)
- 方法(63428)
- 数学(55255)
- 数学方法(54441)
- 中国(40899)
- 农(38104)
- 财(32584)
- 地方(31843)
- 业经(30891)
- 学(30003)
- 贸(27204)
- 贸易(27186)
- 易(26358)
- 农业(25880)
- 制(24586)
- 理论(22818)
- 环境(21867)
- 银(21686)
- 银行(21612)
- 技术(21330)
- 融(21211)
- 金融(21208)
- 和(21154)
- 行(20751)
- 务(19913)
- 机构
- 大学(481981)
- 学院(481479)
- 济(193399)
- 经济(189399)
- 管理(184749)
- 研究(168464)
- 理学(159904)
- 理学院(158012)
- 管理学(154817)
- 管理学院(153948)
- 中国(126408)
- 科学(106274)
- 京(104221)
- 财(86547)
- 所(85713)
- 农(85107)
- 研究所(78473)
- 中心(75881)
- 业大(75070)
- 江(70333)
- 财经(69482)
- 农业(66999)
- 北京(66436)
- 范(64900)
- 师范(64127)
- 经(63394)
- 院(61348)
- 经济学(58517)
- 州(57056)
- 经济学院(52778)
- 基金
- 项目(331097)
- 科学(259383)
- 基金(239568)
- 研究(236163)
- 家(212167)
- 国家(210434)
- 科学基金(179068)
- 社会(148606)
- 社会科(140888)
- 社会科学(140850)
- 省(128789)
- 基金项目(125732)
- 自然(118319)
- 自然科(115616)
- 自然科学(115585)
- 自然科学基金(113482)
- 划(109821)
- 教育(109539)
- 资助(100310)
- 编号(94732)
- 成果(76107)
- 重点(75164)
- 发(73127)
- 部(72420)
- 创(68427)
- 课题(66568)
- 创新(63925)
- 科研(63736)
- 国家社会(61584)
- 教育部(61517)
- 期刊
- 济(209160)
- 经济(209160)
- 研究(138967)
- 中国(95328)
- 学报(82156)
- 农(76718)
- 科学(74130)
- 管理(67928)
- 财(64122)
- 大学(61686)
- 学学(58232)
- 教育(55484)
- 农业(53044)
- 技术(42701)
- 融(42020)
- 金融(42020)
- 经济研究(34565)
- 业经(34491)
- 财经(33263)
- 经(28602)
- 业(28575)
- 问题(27125)
- 图书(23545)
- 统计(23511)
- 科技(23452)
- 版(23388)
- 技术经济(22895)
- 贸(22492)
- 资源(22047)
- 策(21643)
共检索到710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如友 黄常州
利用中国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和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非线性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存在双重门槛,当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处于低层次区制时,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当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处于中层次区制时,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发展未表现出显著影响;当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处于高层次区制时,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发展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此,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正确认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旅游发展 门槛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海 赵金金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铁路设施、高速公路设施、一级公路设施、二级公路设施、内河航道设施、民航航线对区域旅游经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对其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全域范围内,铁路设施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二级公路、民航航线、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设施均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系数依次为0.7010、0.4992、0.4532、0.0695、0.0212;(3)局域范围内,对于铁路设施,仅西藏和青海的作用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侯志强
本文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域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以铁路和公路为交通基础设施变量,并将公路分为三级分别构建其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从全国看,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比重的3/4左右。(3)不同地区、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空间差异:ModelⅠ中,公路在三个地区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铁路在中、西部正效应显著但在东部不显著;ModelⅡ中,西部的高速公路、东部和西部的一级公路、东部和中部的二级公路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东部和中部的高速公路表现为不显著的负效应;且三个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对该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均明显大于直接效应。(4)同时验证了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投入等六个变量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发现这些要素作用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区域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作为现代旅游经济的核心内容,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是旅游学研究领域的逻辑起点。文章采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基础设施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的非线性特征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显著地存在基于基础设施的正向非单调性"双门槛效应"。在全国层面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呈"V"形;就不同基础设施水平区制而言,基础设施欠发达区制子样本内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别显著小于中等和发达区制内子样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凡 吉生保 章东明 时如义
文章基于1990~2010年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省)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旅游和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除了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响应等显著为负以外,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对旅游外汇收入、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入境旅游人数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响应;第二,除了商品零售总额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响应显著为正以外,各省GDP只在较低分位点处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园林绿地面积和各省人口数只在较高分位点处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响应;第三,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响应程度在力度上普遍强于对旅游发展的...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业 分位数回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玲铮 魏下海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变量,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是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新兴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传导机制,并利用中国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和Hansen(1999)的门槛模型,对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金融发展显著加剧了中国收入不平等,而且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表现出鲜明的门槛特征,跨越特定门槛值省区的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门槛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泉午 廖勇海
文章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公路和铁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区域物流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公路密度增加显著提升了物流规模,铁路密度的影响没有公路显著。通过东中西部地区比较分析,发现铁路密度增加对东部地区产生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公路密度增加对东中西部地区产生正向作用。物流规模的扩张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部门。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物流规模 空间面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洪超 蒋伏心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根据冰山成本原理,将经济系统中流通领域的时间和运输成本定义为"交通-物流"成本,建立以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解释变量,区域市场一体化为被解释变量的分析框架,在研究中通过引入动态面板模型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对中国大陆2001-2016年的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内河航道以及代表性商品的市场分割构建模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的区域市场仍存在显著的分割现象,各地区间的市场一体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②中国从国家层面规划了多个城市群,这从政策上推动了这些区域的市场一体化进程,城市群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市场一体化;③通过建设更有效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来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时,东部地区应遵循"铁路优先,公路次之"的原则,即优先建设高铁网络,然后建设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内河航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渡预算,而中西部地区则应遵循"铁路公路齐头并进"的原则,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对区域市场一体化边际效用较高,内河航道及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则可以预算让渡。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郑世林
现有的文献大多证明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围绕基础设施跨区域溢出效应的问题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利用中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相邻省份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本地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跨区域影响是显著为正的;(2)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相邻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远远超过跨区域的溢出效应;(3)铁路基础设施与公路基础设施相比,公路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更加明显,而铁路基础设施的跨区域影响更加显著。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落后地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刘渝琳 丁从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交通基础设施存量水平达到某一极值后,继续对其投资会显著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也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对此,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差异,本文提出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 双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红 王利辉
本文将郑西高铁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选取1995年至2015年市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构造处理组的"反事实"状态,分析郑西高铁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合成控制法能够很好地拟合郑西高铁修建前西安、渭南、三门峡与洛阳的经济增长路径;(2)郑西高铁的经济效应存在1至2年的滞后期,虽伴随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状态;(3)郑西高铁对四市的平均效应分别为0.083、0.115、0.116及0.111,人均产出分别增长了0.97%、1.37%、0.91%及1.23%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红 王利辉
本文将郑西高铁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选取1995年至2015年市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构造处理组的"反事实"状态,分析郑西高铁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合成控制法能够很好地拟合郑西高铁修建前西安、渭南、三门峡与洛阳的经济增长路径;(2)郑西高铁的经济效应存在1至2年的滞后期,虽伴随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状态;(3)郑西高铁对四市的平均效应分别为0.083、0.115、0.116及0.111,人均产出分别增长了0.97%、1.37%、0.91%及1.23%;(4)采用安慰剂试验、排序检验及双重差分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中双重差分法所得四市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0.091、0.141、0.104、0.159,这与合成控制法结果较为接近;(5)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郑西高铁能够提高沿线区域的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强度,河南各市与西安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增幅较大,而陕西边界各市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强度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百里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水平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为双门槛;随着公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规律。
关键词: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冬阳 刘晓辉
文章以中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样本(1995~2015年),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了中国各省基础设施建设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每提高1%会导致内部实际汇率升值0.194%~0.243%;基础设施建设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具有强而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实际汇率的经验影响上空间溢出效应的贡献达到了63.40%~67.49%;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可贸易品成本和生产率两个渠道推动实际汇率升值。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基础设施是中国实际汇率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可贸易品成本 生产率 实际汇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颖 李维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为此,基于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2)从中国对东道国出口来看,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出口推动作用最强,随后依次是公路与航空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从中国自东道国进口来看,公路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港口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航空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较小;(3)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而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4)交互项分析发现东道国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改善对港口与航空基础设施及港口基础设施改善对航空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公路基础设施改善对铁路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