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2)
2023(16782)
2022(14314)
2021(13357)
2020(11017)
2019(25440)
2018(25159)
2017(48517)
2016(25853)
2015(29139)
2014(29032)
2013(29353)
2012(27134)
2011(24790)
2010(24898)
2009(23198)
2008(22395)
2007(19841)
2006(17835)
2005(15918)
作者
(75266)
(63170)
(62308)
(59723)
(39820)
(30143)
(28097)
(24764)
(23817)
(22376)
(21580)
(21104)
(19897)
(19897)
(19363)
(19255)
(18417)
(18094)
(18033)
(17763)
(15723)
(15570)
(15141)
(14373)
(14237)
(14108)
(13728)
(13610)
(12790)
(12417)
学科
(129646)
经济(129522)
(73046)
管理(68924)
(51811)
方法(50848)
(50242)
企业(50242)
数学(45150)
数学方法(44797)
农业(34377)
中国(32888)
业经(28790)
地方(28004)
(25549)
(23776)
(21805)
贸易(21793)
(21356)
(21147)
环境(17547)
(17212)
(17007)
银行(16961)
(16936)
金融(16935)
(16302)
(16284)
(15837)
(15602)
机构
大学(379131)
学院(378467)
(169539)
经济(166360)
管理(148779)
研究(134364)
理学(128794)
理学院(127420)
管理学(125588)
管理学院(124908)
中国(102332)
(80433)
科学(78870)
(73761)
(72894)
(67176)
研究所(60987)
中心(60214)
财经(58580)
业大(58368)
农业(56500)
(54405)
(53561)
经济学(52200)
北京(51206)
(48803)
师范(48441)
(47363)
经济学院(46920)
(43354)
基金
项目(254555)
科学(200898)
研究(188829)
基金(186971)
(162468)
国家(161114)
科学基金(137946)
社会(123048)
社会科(116454)
社会科学(116423)
基金项目(98758)
(96490)
自然(86401)
自然科(84338)
自然科学(84318)
教育(84013)
自然科学基金(82854)
(80885)
资助(76612)
编号(76048)
成果(61890)
(57824)
重点(56479)
(55968)
(51915)
国家社会(51865)
课题(51648)
教育部(49646)
人文(48609)
创新(48533)
期刊
(193343)
经济(193343)
研究(117215)
(74549)
中国(72550)
学报(58581)
科学(55459)
(52539)
管理(52027)
农业(50862)
大学(45511)
学学(43239)
(36700)
金融(36700)
教育(35502)
业经(32677)
技术(31359)
经济研究(30263)
财经(29221)
问题(26041)
(25074)
(24255)
世界(20881)
技术经济(20132)
(19334)
(18518)
理论(17740)
经济问题(17363)
现代(17329)
科技(16954)
共检索到568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正桥  张亚斌  
基础设施作为社会先行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交通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中很重要的部分,其发展和完善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用C-D生产函数对农村农业部门1991~2009年29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产出弹性为0.0327,分东、中、西部三个区域来看中部地区交通设施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加大交通设施的投入不但可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全国范围的经济增长;对非农部门1998~2007年30省市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交通设施对非农部门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帆  韩传峰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乘数效应、旅行效应和外部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增加和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使用中国1952-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以GDP衡量经济增长,以公路铁路运营里程和货运量衡量交通基础设施,基于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得出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模型,采用主成分回归法修正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易受多重共线性影响的缺点,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大于铁路交通基础设施;以1978年为时间断点,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学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主要运用生产函数法,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与面板数据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前者所得的结论由于得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弹性太大而并不可信,利用后者得出的结论又由于弹性过小而与现实情况相矛盾。文章通过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研究,试图揭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交通先行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结论为:(1)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豪  蒋家东  
通过构建质量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质量基础设施自身的技术特征和制度特征出发,研究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基于2009~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质量基础设施对国别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质量基础设施确实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增长,而且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生龙  胡鞍钢  
本文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还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一个巴罗类型的增长模型以及对该模型进行分解,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向中东部地区趋同,其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雯   庄嘉霖  
本文基于中国近代出口与近现代铁路建设的历史经验,探讨国际贸易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的综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近代出口贸易与铁路建设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人口长期增长,两者的影响具有替代性,该替代性在邻近历史口岸或较早开通铁路的地区相对较强。进一步分析表明,铁路一方面能够提升贸易区位劣势地区的企业出口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出口福利空间溢出,增强贸易区位劣势地区对劳动力迁移的吸引力,从而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起到替代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的资源空间配置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当今中国统筹对外开放布局优化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世林  周黎安  何维达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电信基础设施刺激计划,试图借力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然而,电信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利用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电信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克服电信基础设施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电信改革所引起的各省电信市场结构的外生变化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电信行业发展初期(1990—1999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的发展共同促进了经济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虽然移动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递减,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城市化进程显著,同时农村的发展也有了很好的环境,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根据我国的有关要求,农村的快速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关键之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发展的关注程度,促进城乡差距的减少,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农村现在的发展情况,突出说明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希望对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建议,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海军  翟印礼  
本文根据1992—2005年辽宁省27个农业县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不同,综合基础好(非贫困县)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要高于综合基础差(贫困县)的地区。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农业基础设施是每个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任飞  王进杰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VECM分析了中国主要门类基础设施指标与总产出之间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根据本文研究,大多数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指标都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主要基础设施指标都与总产出、经济结构变动等经济变量构成了长期的均衡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中,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居于主导地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冯伟  徐康宁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中,交通基础设施是个助推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理论溯源中寻找交通基础设施研究的经济学基础,从现代文献的进一步拓展中梳理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溢出效应、效率改进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区域发展效应和现代化效应等5个方面。最后,本文认为,现代化交通体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效率量化等方面的影响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领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宗刚  任蓉  程连元  
文章从投资角度出发,将Sol ow模型中的资本进行分解,即交通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等检验方法,采用1978年~2009年的年度数据,得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变动趋势比经济增长更加敏感,并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增加并持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寿峰  王艺明  
本文采用新发展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非参数Tn检验方法,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动态变化趋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非线性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经济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