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8)
- 2023(16429)
- 2022(14323)
- 2021(13613)
- 2020(11556)
- 2019(27031)
- 2018(26679)
- 2017(51439)
- 2016(28180)
- 2015(32279)
- 2014(32331)
- 2013(32275)
- 2012(30005)
- 2011(27169)
- 2010(27132)
- 2009(25173)
- 2008(25001)
- 2007(21984)
- 2006(18997)
- 2005(16975)
- 学科
- 济(119511)
- 经济(119379)
- 管理(77950)
- 业(74971)
- 企(60842)
- 企业(60842)
- 方法(56012)
- 数学(49306)
- 数学方法(48794)
- 中国(32387)
- 农(31292)
- 财(29046)
- 学(25957)
- 地方(24898)
- 业经(23836)
- 贸(23225)
- 贸易(23216)
- 易(22566)
- 农业(20797)
- 制(20449)
- 和(18505)
- 务(17853)
- 财务(17779)
- 环境(17749)
- 财务管理(17734)
- 理论(17610)
- 银(17338)
- 银行(17273)
- 融(17154)
- 金融(17151)
- 机构
- 大学(409347)
- 学院(404768)
- 济(167488)
- 经济(164021)
- 管理(158497)
- 研究(141842)
- 理学(137308)
- 理学院(135717)
- 管理学(133376)
- 管理学院(132656)
- 中国(105215)
- 科学(88358)
- 京(88017)
- 财(74143)
- 所(72558)
- 农(67545)
- 研究所(66503)
- 中心(63589)
- 业大(61034)
- 财经(59934)
- 江(57897)
- 北京(56341)
- 经(54508)
- 范(54366)
- 师范(53866)
- 农业(53297)
- 院(51110)
- 经济学(51072)
- 州(46768)
- 经济学院(46173)
- 基金
- 项目(275565)
- 科学(215712)
- 研究(200158)
- 基金(200143)
- 家(175556)
- 国家(173943)
- 科学基金(147502)
- 社会(125612)
- 社会科(118910)
- 社会科学(118877)
- 基金项目(105965)
- 省(105597)
- 自然(96017)
- 自然科(93714)
- 自然科学(93688)
- 自然科学基金(91995)
- 教育(91450)
- 划(90096)
- 资助(83565)
- 编号(81327)
- 成果(66584)
- 重点(62016)
- 部(61754)
- 发(59177)
- 创(56339)
- 课题(56031)
- 科研(52993)
- 创新(52694)
- 教育部(52514)
- 国家社会(51620)
- 期刊
- 济(179687)
- 经济(179687)
- 研究(119549)
- 中国(74344)
- 学报(66183)
- 农(60740)
- 科学(60584)
- 财(55948)
- 管理(55518)
- 大学(49178)
- 学学(46093)
- 教育(43149)
- 农业(42335)
- 技术(33962)
- 融(32624)
- 金融(32624)
- 经济研究(29458)
- 财经(28703)
- 业经(27777)
- 经(24549)
- 问题(23684)
- 业(23306)
- 图书(21431)
- 技术经济(20129)
- 贸(19679)
- 版(19301)
- 理论(19216)
- 科技(18944)
- 资源(18482)
- 统计(18384)
共检索到590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白晨 陈华帅 王正联 曾毅
本文应用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模型(ProFamy)等方法研究发现,至21世纪中叶中国五大区域残障老人家庭照料需求成本将大幅上升,高龄与空巢老人是照料需求高发群体。东中部地区主要面临残障老人“大规模”引发的照料负担加剧;西北及东北则更多面临残障老人“快速”增长对相对薄弱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冲击。鉴于此,需要建立地区性老年家庭照料需求监测与差异化干预机制,在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扩容的同时,加快补齐落后地区养老财富储备短板。
关键词:
五大区域 残障老人 家庭照料需求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毅 陈华帅 王正联
本文的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预测模型及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我国21世纪上半叶生活自理能力残障老人增速明显高于整体老年人口,高龄残障老人增长大大快于中低龄者,身边无子女残障老人增长明显快于有子女者,残障老人家庭照料成本总额占GDP百分比增速很快。模拟预测对比分析表明,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方案下,我国2030年与2050年平均每位劳动者负担的老年家庭照料现金支出分别至少等于2000年的3.0—4.1倍与6.8—12.6倍,比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方案高很多。本文建议尽快启动二孩晚育软着陆。本文还对死亡率和老年生活自理能力状态转换概率的可能变化对老年照料需求成本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博文 叶宸辰 刘林平
文章从家庭照料负担和内部照料能力出发,采用CFPS、CHFS及CHNS多源数据比较分析的方法,估计城镇家庭“一老一小”社会化照料需求规模。研究发现:有老年人、儿童和双重照料需求的城镇家庭分别为3.41%~6.89%、2.85%~10.84%和0.26%~0.31%,对应的均值水平分别为5.26%、7.32%和0.29%;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双职工家庭比例增加是造成巨大社会化照料需求的重要原因;从均值水平看,照料市场存在超过434万老年人照料和315万儿童照料的劳动力缺口;2010—2018年CFPS多期数据趋势表明,城镇家庭照料能力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和儿童社会化照料需求分别增加了140%和170%。据此,进一步讨论了完善养老托幼服务体系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契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向伟 陈斐 李峰
文章以中国339个地市为分析单元,对五大区进行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特征。结果表明:五大区在经济增长收敛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即都存在经济收敛情况,收敛的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其次,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特征不同于其他四大区域,具体表现为其经济增长方式对空间位置关系较为敏感,因此在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时需要区别对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向伟 陈斐 李峰
文章以中国339个地市为分析单元,对五大区进行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特征。结果表明:五大区在经济增长收敛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即都存在经济收敛情况,收敛的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其次,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特征不同于其他四大区域,具体表现为其经济增长方式对空间位置关系较为敏感,因此在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时需要区别对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范红丽 辛宝英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方法,定量研究农村妇女从事家庭老年照料对其非农就业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在缓解这一阻碍作用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研究发现,从事家庭老年照料对农村妇女非农就业有负向影响,这一负面作用随着妇女从事老年照料强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对30~52岁妇女和贫困家庭妇女非农就业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此外,从事家庭老年照料也会影响农村妇女非农就业结构,限制其成为自我创业者;但是,养老院等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可获得性有利于缓解这一阻碍作用。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现阶段农村仍然存在大量女性劳动力因为照料老人而从事农业劳动,养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能够释放这些劳动力,支持农村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老年照料 非农就业 农村妇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纪竞垚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照料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有31.95%的老年人具有机构养老意愿,且健康状况下降是导致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其他条件下,家庭照料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成为替代制度性照护服务的主要途径,支持家庭养老或成为降低长期照护支出的有效手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竞垚
利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6)数据在探讨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生命历程理论、机会成本视角以及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构建了中国本土化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国居家老年人家庭-社会照料模型。研究发现,总体上社会照料可以减轻家庭照料负担,但两者关系并非线性,而是因社会照料类型、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经济资源禀赋的不同表现为或替代或补充的关系。对中国居家老年人家庭-社会照料模型的理论分析表明,精准匹配社会照料资源需考虑老年人主观能动性及健康状况、照料类型、家庭经济资源禀赋等微观因素,同时当宏观层面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照料政策等作用于个体行为时,需结合城乡发展实际并注重供求对接。
关键词:
居家老年人 家庭照料 社会照料 照料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欣欣 董晓媛
本研究利用2005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以日常活动有困难的半失能和失能老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了中国目前最需要照料的老年群体的照料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人相比,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老人,在日常照料上选择的余地越少,他们得到社会化照料的可能性越低,更多的是依赖于家庭照料。即使是在得到子女照料的老人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老人从子女那里得到的照料时间和现金帮助也越少。农村的老年女性不仅得到照料的选择更少,得到子女的照料也更少。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老年 家庭照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娜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多层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社会照料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料获得的影响,探讨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关系。回归估计结果显示,个人层次上的年龄、居住状况、失能情况和社区层次上的老龄补贴、经济状况对农村老年人获得家庭照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代表社会照料的变量在统计上均不显著。回归估计结果说明,社会照料并不能对缺位的家庭照料起到补充作用,更不会起到替代作用,两者呈现一种非此即彼的"无关系"。文章的政策启示是,打破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壁垒,构建一个"流动"的老年照料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震宇
如何缓解家庭照料压力、弥补老年照护人力资源短缺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3、2015、2018年数据,并与相应年份地区统计年鉴数据匹配形成四期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照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护理保险显著挤出了家庭提供的老年照料时间,使试点地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的日均照料时间下降44.8%,显著缓解了家庭照料服务的压力。(2)从动态效应看,长护险的政策效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且随时间变化呈增强趋势。(3)长护险对缓解重度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料压力更为显著,城镇地区的政策效应强于农村地区。(4)长护险对家庭照料时间的挤出并没有伴随着家庭转移支付的显著下降,但减少了子女提供的陪伴和情感联络。(5)长护险对家庭照料时间的挤出并没有以损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为代价,且降低了其医疗服务的利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老年人的健康。文章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缓解家庭照料压力的基础上,应重视对家庭照料功能的支持,促进子女对老年父母的陪伴和情感联络。随着长护险制度不断扩面,着重推动农村地区失能老人对专业化护理服务的利用有利于缓解农村家庭照料压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燕华 李金昌 刘波
利用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控制内生性的条件下研究中国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选择和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降低女性从事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而提高其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并且老年照料的强度越高(每周照料时间超过10小时),女性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倾向越大。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随着照料强度的增加而减弱,对女性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随着照料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据此,文章认为,当女性要承担家庭照料责任时,非正规就业为她们提供了兼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璐 范红丽 赵娜 褚兰兰
本文基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为父母公婆提供家庭照料对女性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照料活动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提前退休决策之间存在内生关系;每周提供20小时以上高强度照料会使女性难以兼顾照料和工作,产生"门槛效应",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7.31%;对于仍然劳动的女性,照料责任会使其每周减少劳动时间2.8—4.8小时;每月劳动收入减少7.21%;对于45—49岁的城镇女性,家庭老年照料并没有显著提升其提前退休的概率。此外,照料责任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在居住安排和劳动力自身竞争力方面存在异质性。据此本文推断,家庭老年照料对于女性劳动...
关键词:
家庭老年照料 劳动参与率 劳动收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王琳
文章基于多源数据分析中国05岁学龄前儿童家庭照料安排状况及主要特征。不同来源的数据都反映出家庭的儿童照料赤字过大、母亲照料负担过重、母职与父职关系失衡、祖辈的替代照料比重高等特点。这些现实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女性的就业与发展、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儿童照料安排的制度支持,尤其是3岁以下正规照料供给的严重短缺。"工作—家庭"平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刚性的社会需求。从宏观上看,儿童照料是人口再生产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从家庭政策的视角,
关键词:
儿童照料 家庭照料 正式照料 家庭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景奇 周思静 修春亮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五大区域级城市群近20年间空间扩张的过程和规律,进而对比五大区域级城市群在空间扩张协同性上的差异。研究方法:通过对DMSP/OLS与NPP-VIIRS两种夜间灯光数据的融合,分析研究区1998—2017年空间扩张动态变化,在对其扩张速度、质量和内部关联测算的基础上,对比2003年、2008年、2013年、2017年4个时点空间扩张的协同水平。研究结果:(1)五大区域级城市群空间扩张的协同性整体上升,但群间差异大;(2)城市数量少的中小规模城市群空间扩张协同性更高;(3)中小规模城市群中,双核心城市群比单核心城市群在协同发展上更具优势。研究结论:中国区域级城市群的发展应根据城市群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在规划上促进土地的联合开发利用,增强用地空间增长的协同性,进而实现城市群整体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