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0)
- 2023(13117)
- 2022(10787)
- 2021(10229)
- 2020(8543)
- 2019(19920)
- 2018(19324)
- 2017(37023)
- 2016(19592)
- 2015(22149)
- 2014(21729)
- 2013(22016)
- 2012(20635)
- 2011(18785)
- 2010(19039)
- 2009(18227)
- 2008(17438)
- 2007(15835)
- 2006(13918)
- 2005(12731)
- 学科
- 济(89150)
- 经济(89079)
- 业(57538)
- 农(50937)
- 管理(45458)
- 方法(35522)
- 企(34640)
- 企业(34640)
- 农业(33780)
- 数学(32404)
- 数学方法(32193)
- 中国(31398)
- 融(27487)
- 金融(27485)
- 银(25985)
- 银行(25963)
- 行(25153)
- 业经(23921)
- 财(21128)
- 制(20437)
- 贸(19746)
- 贸易(19731)
- 地方(19617)
- 易(19305)
- 学(15347)
- 发(13893)
- 体(13529)
- 农业经济(12635)
- 务(12350)
- 财务(12323)
- 机构
- 学院(281289)
- 大学(278352)
- 济(128085)
- 经济(125726)
- 管理(103934)
- 研究(101803)
- 理学(89081)
- 理学院(88109)
- 管理学(86765)
- 管理学院(86250)
- 中国(86168)
- 农(65046)
- 科学(59126)
- 京(58384)
- 财(55976)
- 所(51901)
- 农业(49961)
- 中心(49320)
- 研究所(47105)
- 业大(45066)
- 财经(44409)
- 江(41725)
- 经济学(40902)
- 经(40579)
- 北京(37221)
- 经济学院(37131)
- 范(35562)
- 师范(35242)
- 院(35123)
- 州(33420)
- 基金
- 项目(183607)
- 科学(144076)
- 研究(137168)
- 基金(134209)
- 家(116726)
- 国家(115704)
- 科学基金(97863)
- 社会(89295)
- 社会科(84423)
- 社会科学(84400)
- 省(70545)
- 基金项目(70530)
- 教育(60299)
- 自然(59523)
- 划(58745)
- 自然科(58128)
- 自然科学(58109)
- 自然科学基金(57107)
- 编号(55815)
- 资助(54519)
- 成果(45172)
- 部(42103)
- 发(41937)
- 重点(41575)
- 国家社会(38270)
- 创(38262)
- 课题(37850)
- 农(36469)
- 创新(35907)
- 教育部(35666)
- 期刊
- 济(144380)
- 经济(144380)
- 研究(84585)
- 农(68426)
- 中国(58458)
- 农业(46168)
- 学报(44079)
- 融(43347)
- 金融(43347)
- 科学(41436)
- 财(41430)
- 大学(34169)
- 管理(32844)
- 学学(32585)
- 业经(28036)
- 教育(23096)
- 业(22657)
- 经济研究(22565)
- 技术(22471)
- 财经(21972)
- 问题(20303)
- 经(18950)
- 世界(17392)
- 贸(16012)
- 农村(15778)
- 村(15778)
- 版(15630)
- 农业经济(15162)
- 国际(14352)
- 技术经济(14158)
共检索到432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目前在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以三种主体存在并加以布局,即三农实业服务商、互联网电商平台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其金融服务模式具有典型性。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农村的快速布局取得一定成效,有效填补了传统金融领域"三农"的金融需求空白,鉴于未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依然旺盛且潜力巨大,建议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用互联网+农村思维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和当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的落地模式,开发更多具有三农特色的金融产品,整合农村闲散资金和小资金量,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平台布局 农村 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荣静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当前金融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互联网金融到底与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关联呢?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更好的借助互联网金融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入手,具体探讨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龙
近年来,以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市场,并呈快速增长态势。本文在简述互联网金融企业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互联网金融快速渗透对农村金融市场及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健康、稳定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农村 金融市场 影响与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媛 黄耀宇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村居民收入在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应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珺 肖苏
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传统金融环境之下,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偏低,导致其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依托互联网,农村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与农村金融融合发展可以化解农村金融资源的供需失衡和信息不对称困境,但互联网金融也面临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正 谢思
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模式,农村互联网金融可以加快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并对统筹城乡普惠共享发展、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痛点以及"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已衍生出自营放贷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及土地质押模式等多种模式,但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缺位、农民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强金融安全监管,严格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并加强宣传力度,推动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晏祎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各行各业进行了相互的渗透以及融合,彰显出行业发展的最新活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获得了蓬勃性的发展,转变了在传统金融环境背景下运行效率偏低的问题,充分地发挥服务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势来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金融机构需要充分地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优化农村金融的结构模式,从而增强农村金融的发展活力。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丽君 陈韬 焦云霞 齐志强
世界范围内,成熟的评级体系有其趋同的范式。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实力薄弱,未来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评级处于混乱状态,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存在重大缺陷。未来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监管,同时行业本身应建立完善的评级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项目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
评级体系 网络借贷 征信体系 风险控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玲 王彦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平台发展经常面临资金困境,能否及时获得风险投资突破资金瓶颈显得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投资,采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为偏好,研究发现:需求漂移率和政府优惠力度的提高,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产生正面影响;而需求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越高,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越小。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要获得充裕的发展资金,一方面需要平台强化自身业务创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平台经营行为,以维持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支持和适当引导。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实物期权 风险投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玲 王彦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平台发展经常面临资金困境,能否及时获得风险投资突破资金瓶颈显得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投资,采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为偏好,研究发现:需求漂移率和政府优惠力度的提高,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产生正面影响;而需求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越高,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越小。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要获得充裕的发展资金,一方面需要平台强化自身业务创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平台经营行为,以维持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支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实物期权 风险投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省晖
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个案,从经济学视角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进行商业可存活和财务可持续分析,进而提出农村金融网点布局的优化选择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网点布局 经济学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先佐 郭清扬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和内蒙古6个省(自治区)38个县市的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调研显示,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布局调整后也出现了学生上学路程远,学校缺乏后续配套资金,增加了教师工作负担及家长的经济负担等问题。今后需要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切实保证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资助的力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露 邓伟升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贷款融资,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为融资带来风险。为理解风险下的融资运作机理,本文借助期望效用理论及优化博弈方法刻画融资风险下借款方、投资方、融资平台、担保平台的期望效用函数,运用主从博弈分析方法对需求风险发生时的最优融资额度、借款利率等均衡策略进行分析。通过解析和数值分析方法明确借款者初始资金持有量、担保机制等关键因素对融资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需求风险下,融资开展越深入,对平台、投资者、担保方越有利,对于借款者来说,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其攫取更高利益,而是否依赖融资应取决于投资者期望利率大小;平台参与担保对融资各方均是不利的,应当实施"平台去担保化";而介入第三方担保机制有助于实现融资各方共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平
近年来,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力量迅速崛起,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带来很多启示。启示一:科学定位,扁平化管理,实现经营理念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互联网金融能够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对客户的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 韦杰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相关研究日益丰富。叶万全等学者所著的《农村互联网金融》一书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问题进行有益探索,提出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田东模式",总结破解农村互联网金融难题的五大对策。第一,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六大服务体系。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支付环境不佳、征信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