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0)
2023(16006)
2022(13268)
2021(12327)
2020(10013)
2019(22446)
2018(21609)
2017(40286)
2016(20916)
2015(23186)
2014(22110)
2013(21672)
2012(20413)
2011(18521)
2010(18704)
2009(17272)
2008(16284)
2007(14364)
2006(12875)
2005(11885)
作者
(57479)
(47907)
(47741)
(45194)
(30663)
(22828)
(21406)
(18433)
(18407)
(16845)
(16384)
(16124)
(15405)
(15257)
(15022)
(14864)
(14094)
(13834)
(13682)
(13496)
(12000)
(11590)
(11430)
(11032)
(10862)
(10670)
(10510)
(10376)
(9677)
(9502)
学科
(87742)
经济(87654)
(60512)
管理(57761)
(48765)
企业(48765)
中国(35829)
方法(28645)
(27883)
金融(27883)
(26463)
银行(26441)
(25771)
(25616)
数学(24324)
数学方法(24155)
地方(24111)
业经(22506)
(21142)
技术(19983)
(19770)
(18880)
贸易(18858)
(18363)
农业(17560)
(16460)
(14254)
技术管理(13603)
环境(13549)
(13180)
机构
学院(286040)
大学(284855)
(127939)
经济(125621)
研究(107413)
管理(106128)
理学(89976)
理学院(88904)
中国(88602)
管理学(87752)
管理学院(87200)
科学(61264)
(60977)
(59116)
(53089)
中心(49980)
研究所(48039)
财经(46199)
(45030)
(43085)
(42260)
经济学(40970)
北京(39407)
(38949)
(38935)
师范(38582)
业大(36941)
经济学院(36833)
(34869)
农业(34721)
基金
项目(189951)
科学(152783)
研究(144000)
基金(139602)
(122128)
国家(120751)
科学基金(103661)
社会(95223)
社会科(90448)
社会科学(90428)
(73366)
基金项目(72944)
教育(64410)
自然(62701)
(62124)
自然科(61327)
自然科学(61313)
自然科学基金(60294)
编号(56194)
资助(54140)
(47156)
成果(46237)
(45665)
重点(43801)
(42381)
创新(41860)
国家社会(41048)
课题(40363)
发展(38630)
(37985)
期刊
(146428)
经济(146428)
研究(95248)
中国(67201)
(43526)
管理(43354)
(43246)
(42400)
金融(42400)
科学(41606)
学报(40971)
教育(34623)
大学(31920)
学学(29892)
农业(29116)
经济研究(25184)
技术(23967)
业经(23954)
财经(23216)
(20310)
问题(18518)
(16950)
(16780)
世界(16039)
国际(15988)
科技(15191)
技术经济(14329)
(13433)
论坛(13433)
现代(12947)
共检索到457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华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有着不同的市场逻辑。首先,金融抑制和金融欠发达所留下的套利空间和市场空白,是新金融创新的市场基础。其次,金融监管的宽松和包容赋予了新型金融产品试错、探索和早期发展的空间。最后,人口众多的统一市场的存在,为网络效应的发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上述创新逻辑下发展的结果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具有IT背景的非金融企业自下而上的创新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具有典型的普惠性、包容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与多元、广泛的新型风险相伴相生,急需探索有效的市场规制之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秀红  
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迅速在全球多个地区兴起,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金融的熟悉、认可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金融更是取得了快速发展,创业者、互联网公司、风险投资界以及非金融机构都参与到互联网领域,使得互联网金融的类型日益丰富、规模日渐扩大,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和带来的竞争压力日益显现。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在自身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芬华  吴非  李华民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以其"债权式直接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功能实现模式的创新金融体征,改变了金融资本循环形式和周转规律,对于推进中国金融格局"蝶变"、探寻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等确有裨益。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诞生到受追捧,进而失序发展再到当下泡沫欲裂之状况,是其实然状态与其应然状态严重背离的结果,与负面清单背景下的"法外治权"有关。行业健康发展亟待监管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秩性并有效实施。调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虽被定位"信息中介",但难褪其"信用中介"之本色,其风险典型具备金融风险范畴特征,因此将其纳入到金融监管范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规制之合秩逻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振  谢洁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重建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机构自发调整自身行为,致使全球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通过回顾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总结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新特征,分析金融市场结构变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危机后发达国家银行体系韧性加强,非银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上升,资管行业蓬勃兴起,金融机构跨境交互频繁。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并体现出自身特征,银行体系仍是主力军,影子银行由盛转衰,资管行业规模增加,境外机构配置我国债券力度加大。金融市场结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稳定,改变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和货币市场层次,需引起监管层重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求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竞争和撞击,现行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革,金融功能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风险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商业的角度看,互联网所要重构的产业一定是"产业帝国":规模大、服务面广、利润厚、具有统一的标准,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金融业具备所有这些要素。从世界范围看,截至2011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其中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占全球金融资产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君  吴业明  
互联网金融是市场力量借助技术平台的产物,余额宝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余额宝无缝对接天弘基金的增利宝受到支付宝客户的普遍欢迎,同时却引发了金融业界的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我们注意到其中有些看法大相径庭。为此,本文基于余额宝的商业模式,探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逻辑起点,并阐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法律边界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西桂权  付宏  王冠宇  
基于2005—2016年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首先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国家生产总值(GDP),并预测中国未来的GDP。之后,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瑞士、丹麦等创新强国在科技资源投入(R&D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专利、科技论文产出)两大方面的基本情况,对比分析中国与这些科技创新强国的差异,在综合比较中对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定位。最后,就中国如何减少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顺利实现创新强国建设目标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玥   王灵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经历了导向发展援助、转向出口贸易和成为国家战略三个阶段。为维持留学生教育的主导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围绕着“人道的善举”、“双赢的交易”和“自由的竞争”三种隐喻进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话语构建,借此推介以发展援助为名的文化价值渗透、以掠夺资本为要的国际教育合作和以维持优势为基的国际人才之战,使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得以延续。伴随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与复杂,传统“中心—边缘”的留学生教育格局受到冲击,留学生教育的数字化形态加速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了新阐释,其鼓励更多边缘、新兴形态的教育的传播,推动着融合多元视域的“新留学生教育图景”的生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滑冬玲  
近年来世界各国饱受金融脆弱性的困扰,本文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三组,利用H-P滤波缺口变量和原变量分别合成67个国家的2002-2012年的金融脆弱性指数,通过对比发现缺口变量生成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对金融波动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金融脆弱性指数国别差异的产生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金融脆弱性潜藏于经济繁荣时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具有差异,制度质量特别是执法质量对转轨国家的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建芳  刘桂芳  沙玉萍  
[目的/意义]较低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图书馆面,临边缘化的困境,从"互联网+"的视角探究背后的形成逻辑有助于找到破解困境的创新路径。[方法/过程]在对"互联网+"提出背景、基本内涵和典型特征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从传统视角和"互联网+"视角对图书馆发展困境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创新路径,最后以图书馆受赠为例进行实证。[结果/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尊重人性,强化连接,重构模式,融合创新,打造开放的行业生态是图书馆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的正确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晓玲  侯金辰  
本文选取25个发达国家和40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加权几何平均法,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状况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普惠金融指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意识和信贷价格也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显著。我国应当构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依托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并完善经济、法制等外部环境,促进普惠金融长效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晓玲  侯金辰  
本文选取25个发达国家和40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加权几何平均法,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状况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普惠金融指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意识和信贷价格也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显著。我国应当构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依托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并完善经济、法制等外部环境,促进普惠金融长效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君   李瑞   梁正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以及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既遵循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运行规律,也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具有独特的制度特征、路径特征、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逻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观,涵盖多元主体共生关系治理、自演化系统整体效能提升以及开放式系统外部合作治理三方面基本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互联网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普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崭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