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0)
2023(13381)
2022(11198)
2021(10311)
2020(8855)
2019(20434)
2018(19756)
2017(37351)
2016(20606)
2015(22882)
2014(22356)
2013(22168)
2012(20734)
2011(18939)
2010(18818)
2009(17599)
2008(17691)
2007(15753)
2006(13624)
2005(12086)
作者
(62691)
(52891)
(52836)
(49991)
(33517)
(25413)
(23916)
(20676)
(19938)
(18563)
(18240)
(17597)
(16899)
(16641)
(16622)
(16416)
(16273)
(15602)
(15234)
(15131)
(13381)
(12968)
(12757)
(12054)
(11905)
(11744)
(11564)
(11453)
(10712)
(10711)
学科
(86309)
经济(86219)
管理(52506)
(51114)
方法(40369)
(39407)
企业(39407)
数学(36164)
数学方法(35852)
中国(25551)
(23344)
(20653)
(20515)
贸易(20510)
(20078)
(20018)
业经(18172)
农业(15645)
(15102)
地方(14748)
(14274)
银行(14206)
(13763)
金融(13760)
(13635)
环境(12975)
(12244)
财务(12227)
财务管理(12197)
(12160)
机构
大学(305091)
学院(300062)
(127316)
经济(125045)
研究(111005)
管理(108914)
理学(95066)
理学院(93809)
管理学(92093)
管理学院(91546)
中国(82057)
科学(71280)
(65304)
(62216)
(58460)
(54933)
研究所(54160)
业大(50751)
农业(49942)
中心(49292)
财经(45202)
(43052)
(41326)
经济学(41071)
北京(40911)
(39863)
师范(39323)
(39280)
经济学院(37405)
科学院(34618)
基金
项目(207141)
科学(162177)
基金(153409)
研究(141432)
(138517)
国家(137448)
科学基金(114899)
社会(92264)
社会科(87541)
社会科学(87514)
基金项目(81505)
(78193)
自然(76228)
自然科(74565)
自然科学(74530)
自然科学基金(73256)
(68502)
教育(64625)
资助(62334)
编号(53485)
重点(47976)
(46616)
(44595)
成果(43140)
(42913)
科研(40869)
计划(40611)
创新(40357)
国家社会(39843)
教育部(39039)
期刊
(131251)
经济(131251)
研究(85285)
学报(59121)
(55179)
中国(54291)
科学(51475)
大学(42665)
(41008)
学学(40576)
农业(37512)
管理(36478)
教育(26010)
(24773)
金融(24773)
经济研究(23286)
财经(22607)
技术(21728)
(21307)
业经(20041)
(19513)
问题(18199)
(17245)
(16624)
业大(15228)
世界(15054)
国际(15024)
技术经济(14773)
科技(14220)
统计(13984)
共检索到430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王琴梅  万博  
文章对各省市互联网普及程度所处阶段进行了判断,并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互联网普及进行了δ-收敛和β-收敛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互联网普及省际差异表现明显的δ-收敛和β-收敛;经济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和政府规制是互联网普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各大因素对三大区域互联网普及程度的影响也不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思齐  于都  孙伟增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地区间差异显著。首先分析和归纳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验证了各因素对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区域性因素,如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社会人口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影响地区间互联网使用情况差异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端,其中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是影响东部与中西部城市间互联网使用差异关键因素;人口规模对于中部与西部城市之间的差异也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徐英博  
互联网作为一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系统分析互联网普及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可为解决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问题提供新的启示。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跟踪调查2010年、2014年和2016年的个体层面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互联网普及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能够显著地缩小中国总体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具有异质性,对居民脱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娟  汪明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目前的普及率还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空间上,中国东、中、西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差异显著,省际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域集中性,同时,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通过分别对2001年和2008年31个省市(区)的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选取的11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区域互联网普及率的3个主因子:区域现代化综合水平因子、区位因子和信息基础设施因子,并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发现各个主因子的影响系数发生了较大变化。最后,动态地分析了各个主因子是如何影响互联网发展与变化的,并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景赋  曹林秋  
以2003~2016年中国在东盟7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重点考察了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是影响中国跨国企业做出选址决策的重要因素,即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越高,中国跨国企业越有可能在该国投资。同时,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都有积极的影响,但相比较而言,高收入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对跨国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要大于中低收入国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晓敏  
文章运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对离婚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对离婚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当年离婚率的影响小于其对未来1~3年离婚率的影响,这种滞后效应在第二年达到最大。另外,人均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对当年和未来1~3年的离婚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人均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越高,离婚率越高。文章分别从5种机制对中国互联网普及提高离婚率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羚  成春林  
借助2008-2014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引入互联网发展变量,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和经济总量皆对金融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水平经金融危机期间的调整,在后期成为推动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干预与地区开放程度对集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期初;科技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本文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金融集聚的动因出发,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集聚的建议,以求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周曙东  钟钰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彦莉  荣梅  杜培林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化消费形态,便捷了居民文化消费渠道,涌现出各类新型的文化产品,对居民文化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新环境下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还未考虑网络因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实际影响,忽视了系统研究新环境下文化消费不同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及其在地区间的影响差异和空间效应等。基于此,文章通过纳入互联网发展程度变量,研究了新环境下居民收入、支出、文化消费供给等基本要素对文化消费的单独影响、交互作用影响和综合影响,以及文化消费及其影响要素的区域发展关联性等,从而实现了对文化消费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从时间、空间双层面的完整分析,更深刻的识别了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关键作用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徐杏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推动互联网普及持续提升,越来越多居民通过使用数字经济平台进行网购等新型消费行为,显著改变了城乡消费的差异性。本文采用CFPS2010-2018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分组加权法”构建城乡家庭消费基尼系数以刻画我国城乡消费差异情况,并采用SYS-GMM模型考察互联网普及、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显著降低了我国城乡消费差异水平,这一正向效应在控制特征变量、替换核心指标等稳健性分析中依然保持可信度;居民收入与消费提升对城乡家庭消费差异的影响系数方向不一致,居民收入提升会缩小城乡消费差异,消费提升会扩大城乡消费差异,居民的消费“惯性”导致城乡消费差异始终存在;结合分位数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结果,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普及率提升更有利于消弭城乡消费差异,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中介渠道”作用,具体效应值约为74.6%。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长根  张力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5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互联网普及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互联网普及对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东中西部存在着地区差异;(2)互联网普及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影响为正,而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影响不一致,对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均无显著影响;(3)互联网普及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效破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难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润哲  魏君英  
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为探究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9年我国27个省际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obit模型、分位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互联网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边际递减效应。为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需进一步提高落后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推进互联网和服务消费深度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长根  张力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5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互联网普及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互联网普及对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东中西部存在着地区差异;(2)互联网普及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影响为正,而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影响不一致,对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均无显著影响;(3)互联网普及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效破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难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峰  刘爽  赵毅  孙佰清  
为促进区域创新空间结构优化与协调发展,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有关创新数据,构建综合考虑互联网普及和知识溢出的知识生产函数,测度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与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影响。结果表明:30个省份的创新空间存在极大的非平衡性,区域差异以2012年为分界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其中:互联网普及对本地区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知识存量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知识质量溢出呈现相反的结果;互联网普及放大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对重塑我国区域创新组织形态可行路径,在互联网普及政策制定、加大知识溢出效应和充分发挥互联网与知识溢出协同等方面提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