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2)
2023(15041)
2022(12684)
2021(12010)
2020(10226)
2019(23691)
2018(23441)
2017(45502)
2016(24606)
2015(27612)
2014(27022)
2013(26987)
2012(24625)
2011(22087)
2010(21836)
2009(20466)
2008(20358)
2007(17606)
2006(15470)
2005(14044)
作者
(68475)
(56912)
(56399)
(53697)
(36410)
(26930)
(25748)
(22233)
(21624)
(20284)
(19333)
(19254)
(18284)
(17846)
(17402)
(17301)
(16958)
(16541)
(16222)
(16185)
(13974)
(13927)
(13589)
(12890)
(12635)
(12577)
(12560)
(12547)
(11257)
(11214)
学科
(105058)
经济(104932)
(95418)
(86852)
企业(86852)
管理(84270)
方法(48011)
数学(38616)
数学方法(38294)
(33217)
业经(32602)
(30541)
中国(27243)
(24855)
财务(24796)
财务管理(24770)
企业财务(23556)
农业(21416)
(20853)
贸易(20843)
(20365)
(20276)
技术(20037)
(19098)
理论(17821)
(17558)
(17206)
(17103)
地方(16764)
(15498)
机构
学院(349299)
大学(348659)
(148488)
经济(145794)
管理(144213)
理学(124439)
理学院(123206)
管理学(121627)
管理学院(120989)
研究(114855)
中国(89910)
(74917)
(67938)
科学(67568)
(56831)
财经(54759)
(53430)
研究所(51497)
中心(50902)
(50067)
(49420)
业大(48684)
北京(47988)
经济学(44551)
(43047)
师范(42718)
农业(41908)
(41406)
财经大学(40690)
经济学院(40323)
基金
项目(232193)
科学(184581)
研究(173539)
基金(171048)
(147203)
国家(145924)
科学基金(127087)
社会(111255)
社会科(105539)
社会科学(105512)
基金项目(90627)
(88220)
自然(81323)
自然科(79485)
自然科学(79466)
教育(78208)
自然科学基金(78114)
(73893)
编号(70381)
资助(70328)
成果(56553)
(52374)
重点(51033)
(50296)
(49349)
课题(47139)
创新(46280)
国家社会(46064)
教育部(45471)
(44639)
期刊
(163770)
经济(163770)
研究(106398)
中国(62313)
管理(56551)
(54563)
(49367)
学报(48531)
科学(47669)
大学(37790)
学学(35394)
农业(34969)
教育(34585)
(30844)
金融(30844)
技术(30627)
业经(27478)
财经(27127)
经济研究(26551)
(23256)
问题(21083)
(20925)
技术经济(19162)
世界(17694)
(17592)
现代(17189)
图书(16386)
理论(16345)
财会(16089)
科技(16003)
共检索到514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文军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企业家将目光转向美国资本市场,通常选择美国OTCBB市场借壳上市,这一全新的上市方式引发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热潮。其中不乏成功的典范,但更多的是盲目借壳,走向失败。那么,美国OTCBB市场究竟是否适合中国互联网企业成功上市,企业又应该为借壳上市做什么准备。本文希望借助借壳上市的理论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并提出中国互联网企业建立一套在美国成功借壳上市的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丽琼  陈章旺  
近年来,我国对企业上市需要必备的条件越来越严格,一些企业为了能够成功上市,竟有意无意的规避借壳上市的认定标准,此种行为被称之为类借壳,类借壳的出现,其对资本市场、企业绩效有着怎样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新课题。基于此,文章通过实际案例对类借壳企业的上市效果及绩效进行研究,以期能填补研究上的这一空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雷华  
民营房地产企业通过借壳上市,既能合理优化资源配置,规避资金短缺的风险,也能为民营企业扩张资本提供便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中南房地产公司借壳上市的成功案例,对比中南房地产公司与借壳对象大连金牛公司上市前后的变化,包括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再融资和股价的各种影响,分析了上市后企业的偿债、盈利、营运和发展能力四大财务分析指标,为我国采用借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提出了成功性地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雷华  
民营房地产企业通过借壳上市,既能合理优化资源配置,规避资金短缺的风险,也能为民营企业扩张资本提供便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中南房地产公司借壳上市的成功案例,对比中南房地产公司与借壳对象大连金牛公司上市前后的变化,包括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再融资和股价的各种影响,分析了上市后企业的偿债、盈利、营运和发展能力四大财务分析指标,为我国采用借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提出了成功性地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森  章雁  
自2016年开始,快递业的资本竞速趋势明显,为了保障市场地位,获取改善服务所需的资金及实现企业升级蜕变,市场占有率领先的数十家快递企业均在积极筹划上市事宜。2016年国内四大民营快递企业申通、圆通、顺丰、韵达均已成功实现借壳上市。本文以已成功上市的四大快递企业为例,通过对快递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交易模式和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了快递企业决定借壳上市的动因,所选的交易模式以及借壳上市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顺英  
本文基于华夏幸福基业借壳ST国祥上市的案例,对借壳上市会计选择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购买法、反向购买法和权益性交易法三种不同的借壳上市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处理过程,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会计后果与经济后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购买法下,合并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公允价值远高于账面价值,企业在未来将计提更多的折旧和摊销;在反向购买法下,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法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将被确认为商誉,商誉在未来面临减值风险,如果合并过程中产生了巨额商誉,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相比之下,权益性交易法不多计提折旧和摊销,也不确认巨额商誉,是最为有利的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晓洁  
融资能力差一直是阻碍民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长期发展的重大不利因素,而借壳上市是一些民营企业从资本市场上大规模、低成本获取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并结合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为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借壳上市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肖敏  
一、企业借壳上市的原因分析近年来,为加快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但在我国,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机会直接上市,于是很多企业选择了借壳上市。借壳上市的主要优势在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顺英  
本文基于华夏幸福基业借壳ST国祥上市的案例,对借壳上市会计选择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购买法、反向购买法和权益性交易法三种不同的借壳上市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处理过程,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会计后果与经济后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购买法下,合并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公允价值远高于账面价值,企业在未来将计提更多的折旧和摊销;在反向购买法下,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法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将被确认为商誉,商誉在未来面临减值风险,如果合并过程中产生了巨额商誉,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相比之下,权益性交易法不多计提折旧和摊销,也不确认巨额商誉,是最为有利的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政  
(一)对拟借壳上市企业的建议1.综合考虑决定是否上市我国中小企业在上市前应慎重考虑借壳上市的成本费用等问题,制定明确的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弄清楚企业是否可以承受高额的上市成本以及未来发生的维护成本。此外,还要谨慎全面地分析预计融资额及其实现可能性,综合考虑选择上市对于企业现在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炜  裴哲辉  
随着中国企业收购兼并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期望能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迅速扩张。由于首次发行上市的限制多和难度大,借壳上市因具有成本低、上市周期短、法律和法规约束少等便利,已成为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较好选择。然而,在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文章对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动机、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实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顺英  
本文基于华夏幸福基业借壳ST国祥上市的案例,对借壳上市会计选择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购买法、反向购买法和权益性交易法三种不同的借壳上市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处理过程,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会计后果与经济后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购买法下,合并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公允价值远高于账面价值,企业在未来将计提更多的折旧和摊销;在反向购买法下,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法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将被确认为商誉,商誉在未来面临减值风险,如果合并过程中产生了巨额商誉,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相比之下,权益性交易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方  
一、引言企业为了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既可以通过IPO直接上市,也可以借壳上市。由于IPO上市存在最低资本金标准、连续三年盈利等高门槛,而借壳上市相比较IPO而言具有准入条件低、上市程序更为简化、上市操作时间短、上市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因此借壳上市自然成为许多企业尤其是证券公司上市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自从2007年以来,国金证券、海通证券、东北证券、广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煜  高文秀  
企业借壳上市,不仅要考虑借壳过程中实际投入成本,还要综合考虑借壳之后的融资行为以及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成本变化。同时,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借壳方式,尽量选择既能有效利用自身优势资产,又能尽量减少企业支出的换股或资产置换方式。另外,要谨慎评估环境因素,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冰  潘琰  
借壳上市能使企业快速上市融资,促进产业发展,但借壳上市产生的成本和内幕交易行为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在对4家快递企业借壳上市的分析中发现,壳公司股东通过"卖壳"取得了巨大收益,借壳公司股东虽然获得了上市后的股票增值收益,但成本高昂。信息泄露导致借壳上市存在市场异动,内幕交易提升了公司借壳前的股价,降低了市场流动性,增加了借壳成本。借壳上市市场异动呈现倒U型结构,知情交易者的交易提前,且变得更加隐蔽。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快注册制改革,完善退市制度,提高公司上市退市的效率,降低壳资源价值,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