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0)
2023(8691)
2022(7526)
2021(7045)
2020(6158)
2019(14723)
2018(14453)
2017(28424)
2016(15204)
2015(17529)
2014(17310)
2013(17483)
2012(16703)
2011(15359)
2010(15215)
2009(14336)
2008(14371)
2007(12891)
2006(11025)
2005(10054)
作者
(43919)
(36923)
(36887)
(35359)
(23346)
(17541)
(16943)
(14569)
(13872)
(12982)
(12676)
(12231)
(11826)
(11615)
(11596)
(11547)
(11163)
(11027)
(10570)
(10519)
(9270)
(9062)
(9042)
(8402)
(8374)
(8259)
(8122)
(8069)
(7487)
(7380)
学科
(74398)
经济(74328)
(39301)
管理(39173)
方法(33756)
(30529)
企业(30529)
数学(29910)
数学方法(29742)
中国(20764)
(19713)
(16957)
贸易(16949)
(16578)
业经(15955)
(14844)
地方(13593)
(13553)
(12795)
农业(12738)
产业(11872)
(11038)
银行(11010)
(10621)
(10520)
(10499)
金融(10497)
技术(9766)
环境(9498)
(9281)
机构
大学(226854)
学院(224683)
(105423)
经济(103720)
管理(85878)
研究(81530)
理学(73962)
理学院(73131)
管理学(72173)
管理学院(71740)
中国(62548)
(48340)
科学(47479)
(44484)
(41525)
(38344)
研究所(37934)
中心(36643)
财经(36166)
经济学(34396)
(33011)
业大(31946)
(31883)
经济学院(31260)
北京(31098)
农业(30413)
(28549)
(28414)
师范(28146)
财经大学(26855)
基金
项目(147162)
科学(116321)
基金(108835)
研究(107887)
(94657)
国家(93970)
科学基金(79678)
社会(70932)
社会科(67409)
社会科学(67392)
基金项目(57285)
(54913)
自然(49330)
教育(48369)
自然科(48190)
自然科学(48173)
自然科学基金(47368)
(47030)
资助(45106)
编号(42179)
(34393)
成果(34355)
重点(33503)
(33385)
(30791)
国家社会(30485)
教育部(29522)
中国(29371)
课题(29024)
创新(28912)
期刊
(113257)
经济(113257)
研究(67414)
中国(41895)
(35028)
学报(33968)
(33299)
科学(32727)
管理(30487)
大学(25495)
学学(24010)
农业(23899)
经济研究(19746)
(19627)
金融(19627)
技术(18508)
财经(18444)
教育(18314)
业经(17784)
(16130)
问题(15952)
(14869)
(13891)
世界(13072)
国际(12775)
技术经济(12641)
统计(11340)
商业(10723)
(10138)
理论(10058)
共检索到330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立昌  史忠良  彭少华  
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状况进行研究,认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已经形成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属于向稳定的市场结构过渡的中间阶段;市场行为方面,企业更多地采取模仿、不公平竞争的手段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规模经济水平并不明显,存在着业务同构化、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市场绩效相对低下,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利润水平没有明显提升,反而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管制应该采取的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李连燕  
研究目标: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家庭创业决策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地区层面和家庭层面的数据进行匹配,使用Probit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地区政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管制减缓效应、去"关系"效应以及时空压缩效应推动当地家庭进行创业,且这一关系更显著地体现在户主年龄较低、规模较小、收入较低的家庭以及失业率较高的地区。研究创新:为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经济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将制度与技术相结合,拓展了我国家庭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价值: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推动"大众创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桂芳  
本文将中国互联网域名地区分布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运用相关分析、Lorenz曲线和区位熵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分布的区域差异。通过分析认为:(1)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从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2)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差距较大(。3)东部地区和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在拉大,但全国各地区差异基本保持不变。(4)东部地区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缓慢,西部地区步履艰难(。5)互联网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大安  
【目的/意义】互联网作为厂商与厂商、厂商与消费者、厂商与政府之间的交易运作平台,正在催生大面积的网络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体验经济等数字经济形式。【设计/方法】经济学家如何从基础理论来解说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的关联和融合,如何对数字经济改变主体决策行为作出基础理论解释,如何通过这些关联和融合来解读产业组织变动,需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以下讨论:经济学有关数字经济的相对准确内涵是什么,大数据、5G通讯、社交媒体、物联网、元宇宙、区块链、边缘计算、VR/AR等的发展如何推动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运行平台,数字经济的拓宽和加深会在哪些方面改变个人、厂商和政府的选择行为,数字经济运行趋势化在经济运行层面上将如何引致产业组织变动等。【结论/发现】本文拟在区分数字经济和数字经济运行这两个概念存在差别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数字经济与产业组织变动作出经济学解释,试图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投资、生产、消费等行为勾勒出一幅以数字经济运行为分析主线的一般图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静静  韩传峰  申志平  
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受行政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等的影响。构建基于行政政策子系统、市场环境子系统和技术创新子系统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系统,解析各子系统的内涵、要素及发展现状,建立系统多要素联动的概念模型,分析子系统耦合机理,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  张奇  卫婧婧  
文章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运用密度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来研究组织密度对于中国互联网产业演化的影响。以2009年为界把互联网产业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产业演化过程。模型发现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符合密度依赖理论;并且2009年之后互联网产业内企业间竞争性下降,而网民数量衡量的合法性在2009年之前起显著正面作用,在2009年之后不再能推动企业数量的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妮  
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互联网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互联网+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中,平台经济的整体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就流通领域来看,互联网与流通领域的融合,催生了一批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流通组织平台和新的商业业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流通产业和流通组织原有结构,同时还在促进流通供应链各环节变革和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见流通组织平台化转型无疑是顺应市场趋势、谋求长远发展之选。然而,从目前来看,虽然部分流通组织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其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风险,使得平台化发展未能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互联网+"平台化运作进行相关探讨,在分析流通组织平台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找出其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策略,以期为流通组织平台化的健康稳定运作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  
互联网的骨干网互联互通问题从2004年中国电信和原中国网通的拆分开始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规制的重要问题。按照CRT2000及相关的研究,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主导运营商具有降低互联互通质量的动机,但是这种否导致了实际的互联互通问题的结果,?文章从骨干网互联和竞争的CRT2000i模型研究出发,对中国互联网互联互通进行经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蓉美  
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深刻影响。文章在定义互联网产业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支撑作用,进一步借助坐标图探讨了互联网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和支撑作用的类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菊香  赖世茜  廖小伟  
21世纪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基于2003-2011年的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构建扩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涵盖整个互联网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新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诸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度、互联网产业人力资源规模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即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展得较好,而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发展欠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晓燕  丁双凤  
互联网时代为体育产业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市场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共同促进了体育产业的融合。技术创新是推动体育产业融合的内因,而市场差异化是根本动力,产业政策、竞争与合作是推动体育产业融合的外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克歌  高文  
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而且通过"交易货币资本化",扩大了货币资本的源泉,使资本高增殖大众化成为可能。另外,互联网金融也在逐步改变着产业的内部结构,实现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逐步融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瓅  
互联网支付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如何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公共政策"的逻辑链展开,通过分析产业现状,提出合理化公共政策建议,以期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志昌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已有十余年,直至201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引起了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如火如荼展开,同时也出现了业内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分析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从互联网精神的角度,明晰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希望能为大家理解互联网金融提供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