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7)
- 2023(6277)
- 2022(5331)
- 2021(5228)
- 2020(4478)
- 2019(10401)
- 2018(10147)
- 2017(19149)
- 2016(10075)
- 2015(11883)
- 2014(11652)
- 2013(11526)
- 2012(10550)
- 2011(9868)
- 2010(9710)
- 2009(9154)
- 2008(8807)
- 2007(7582)
- 2006(6788)
- 2005(6005)
- 学科
- 济(50548)
- 经济(50400)
- 方法(27946)
- 管理(26336)
- 数学(24159)
- 数学方法(23804)
- 业(23532)
- 企(19757)
- 企业(19757)
- 中国(16256)
- 农(11099)
- 贸(10310)
- 贸易(10302)
- 易(10153)
- 业经(9370)
- 学(9068)
- 财(8816)
- 和(8312)
- 理论(8278)
- 制(7700)
- 环境(7113)
- 银(6881)
- 银行(6877)
- 农业(6749)
- 行(6689)
- 融(6484)
- 金融(6483)
- 关系(6462)
- 策(6081)
- 出(6036)
- 机构
- 大学(153389)
- 学院(148687)
- 济(70444)
- 经济(69459)
- 管理(57652)
- 研究(55953)
- 理学(50348)
- 理学院(49791)
- 管理学(48683)
- 管理学院(48417)
- 中国(43381)
- 京(33439)
- 科学(32070)
- 财(29264)
- 所(27647)
- 研究所(25417)
- 中心(24519)
- 财经(24201)
- 经济学(23383)
- 经(22378)
- 北京(21981)
- 农(21583)
- 经济学院(21014)
- 业大(20094)
- 院(19667)
- 范(19129)
- 江(19126)
- 师范(18953)
- 财经大学(18366)
- 科学院(16966)
- 基金
- 项目(102884)
- 科学(83242)
- 基金(79526)
- 研究(73415)
- 家(70104)
- 国家(69623)
- 科学基金(59776)
- 社会(51574)
- 社会科(48038)
- 社会科学(48028)
- 基金项目(40541)
- 自然(37934)
- 自然科(37177)
- 自然科学(37171)
- 自然科学基金(36553)
- 省(35631)
- 教育(34476)
- 资助(34324)
- 划(31923)
- 编号(26791)
- 部(24922)
- 重点(23466)
- 国家社会(22668)
- 中国(22251)
- 成果(22072)
- 教育部(21877)
- 发(21336)
- 创(20866)
- 人文(20103)
- 大学(20013)
共检索到21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妮娜
互助型老龄社会旨在建构以党的领导为统领,以互助合作为抓手,以人民幸福为本位,适应老龄社会变迁的多维均衡的社会系统。互助型社会的出发意旨和目的归属在于“人”,核心目的是使人能达到一种满足需要的均衡状态,关键在于在党领导的多方合作制衡中生发居民信任参与和个体自由自主的社会自治空间、社会经济体系,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党的领导、新型市场经济、社会组织体系、集体主义文化四轮驱动。人口老龄化程度急剧加深这一人口结构变化是其需要适应的重要环境,对建设现代互助型社会也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面向老龄社会形态的适应性变迁,包括探索建立党的老龄部门和政治性老年人组织、探索企业经营中老年社群的有效路径、探索基层自治组织体系、专业社会组织体系等多元涉老组织体系“协同合作”、构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价值体系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洪波
建立长护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未来失能人口长期护理负担的积极准备,有必要创建良好环境促进长护险制度完善,带动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2016年,国家开始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制度试点,三年多来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护险制度,正是对老龄化社会的保障制度建设的有利实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彦东 杨国军 刘素婷
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老龄志愿互助养老不仅是日趋紧张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老龄人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老龄志愿互助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组织建设与管理亟待规范。在吸引低龄健康老人参加互助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培训指导,健全善行反哺激励政策;依托社工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互助养老服务聚合效应,促进老龄人再社会化。
关键词:
再社会化 互助 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彦东 杨国军 刘素婷
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老龄志愿互助养老不仅是日趋紧张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老龄人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老龄志愿互助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组织建设与管理亟待规范。在吸引低龄健康老人参加互助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培训指导,健全善行反哺激励政策;依托社工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互助养老服务聚合效应,促进老龄人再社会化。
关键词:
再社会化 互助 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彦东 杨国军 刘素婷
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老龄志愿互助养老不仅是日趋紧张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老龄人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老龄志愿互助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组织建设与管理亟待规范。在吸引低龄健康老人参加互助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培训指导,健全善行反哺激励政策;依托社工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互助养老服务聚合效应,促进老龄人再社会化。
关键词:
再社会化 互助 管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军
老龄化是中国人口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老龄社会下中国养老保障面临资金缺口大、保值增值难、社会不公严重与体制转换不畅四大问题。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中央政府要解放思想,科学规划,不断扩大养老保障筹资渠道,推进养老基金市场化运作,尽快消除统筹账户不公,加快制度转换融合力度,这样才能尽快化解老龄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老龄社会 养老保障问题 破解之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立军 陆步诗
随着知识社会发展趋势在我国日趋明朗,知识社会的特征也日趋清晰,它向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整合各种学习理论,建构新的工程观、学习观和学习环境观,充分重视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建构适合高等工程教育的整合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物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大学生学习支持系统。提出一个由活动支持子系统、目标—任务支持子系统、学习策略支持子系统、环境支持子系统和学习评价支持子系统构成的高等工程专业学习支持系统。高等工程教育学习支持系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拓宽了工程学习的时空观,强化了学习支持服务和指导,整合了工程专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优化了高等工程教育系统。
关键词:
知识社会 高等工程教育 学习支持系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卫彬 王姝文
家庭养老观念在日本根深蒂固,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家庭规模逐步缩小,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和问题,日本在对老年人看护福祉制度体系的构建上,遵循立法先行、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立法的原则。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也转变为以居家养老与公共福利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并重的社会化模式,实现了老年人医疗和看护一体化。目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以日本为借鉴,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及具体的实施细则,科学合理规划统筹管理体系;加大住宅型养老设施建设,重构居家养老看护服务体系;同时,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人才培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祖辉 李锋 钱振澜 钱泽森 叶海健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根植于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全面应用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理论渊源的“高度”、理论创新的“广度”,理论建构的“效度”三个方面的品格。理论形成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全面发展”“全面统筹”“全面攻坚”三大时代特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全面反贫困(Comprehensive anti-poverty)”的理念为内在统领,在理念、机制和策略三大层面细化为党建引领、包容发展、全局统筹、全域协同、全员参与、精准施策、内源驱动七大要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妮娜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将"自助—互助"(守望相助)理念寓于社会养老之中,把老年人力资源组织动员起来作为主要服务力量,为老年人提供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它与中国农村传统家庭照料弱化以及激增的老年人无人照料难题相适应,与中国农村传统乡土本色和现代转型相协调,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发展互助形式的养老,形成一些可复制经验。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应该以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为目标,以"自助—互助"的理念与行动为核心,有效利用农村老年人
关键词:
自助—互助 互助型社会养老 老年人力资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妮娜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将"自助—互助"(守望相助)理念寓于社会养老之中,把老年人力资源组织动员起来作为主要服务力量,为老年人提供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它与中国农村传统家庭照料弱化以及激增的老年人无人照料难题相适应,与中国农村传统乡土本色和现代转型相协调,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发展互助形式的养老,形成一些可复制经验。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应该以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为目标,以"自助—互助"的理念与行动为核心,有效利用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在发达农村与欠发达农村差异化发展中,解决好快速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问题。
关键词:
自助—互助 互助型社会养老 老年人力资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淑敏
本文以我国老龄化社会为背景,从养老地产发展出养生地产的概念,并尝试构建养生地产的业务框架、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养生地产业务的战略意义、社会意义和可行性,以期为房地产企业从事养生地产业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老龄化 养生地产 业务模式 盈利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飞霞 张家军
从“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我国职业教育需逐步探索形成高社会认同的可行路径。社会认同理论指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需经历分类界定“我是谁”,科学比较把握“我有何不同”,积极区分指向“我如何成为更好的我”三段发展历程,内蕴着从职业教育内群体深化认知、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内外群比较中厚植情感、再到职业教育独有特征外显为社会共知后群体心理归属形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内群特色凝聚为核的认知认同形成,内外群交互互促为轴的情感认同深化,外部文化符号形成为引的行为认同呈现”的内生发展逻辑,具有“主动‘知己’—开放‘知彼’—优化‘整合’”的行动隐喻。遵循内生逻辑,建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支持机制,在层次机制上要重点关注微观层次的职业教育特色形塑,从内部寻找发展动力;在形式机制上要重点选用综合式的监督—服务式,加强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建设;在功能机制上要重点运用激励机制,推进职业教育社会文化符号形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内生逻辑 支持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洁 杨冬梅 张鑫 关湃
不同阶段的老年人对住宅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开发一套具有发展性的通用型老年住宅将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用型老年住宅与其他住宅相比的优势在于: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和自我护理能力对老年住宅进行无障碍设施改善和空间调整,帮助老年人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安享幸福晚年。
关键词:
通用型 老年住宅 无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