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4)
2023(12585)
2022(11038)
2021(10687)
2020(8958)
2019(21157)
2018(20677)
2017(40238)
2016(21500)
2015(24277)
2014(23993)
2013(23961)
2012(21973)
2011(19811)
2010(19383)
2009(17843)
2008(17611)
2007(15070)
2006(12997)
2005(11552)
作者
(60348)
(50197)
(49615)
(47384)
(32059)
(23825)
(22649)
(19759)
(18976)
(17665)
(17041)
(16928)
(15962)
(15685)
(15441)
(15385)
(14943)
(14644)
(14368)
(14267)
(12258)
(12232)
(12041)
(11280)
(11144)
(11107)
(11081)
(10860)
(9899)
(9805)
学科
(86213)
经济(86114)
管理(66188)
(63283)
(53631)
企业(53631)
方法(42441)
数学(37223)
数学方法(36874)
(25619)
中国(23881)
(21913)
业经(18292)
(18150)
财务(18084)
财务管理(18056)
(17526)
企业财务(17289)
(17251)
贸易(17241)
(16855)
(16202)
农业(14855)
地方(14286)
(13916)
环境(13899)
(13444)
银行(13410)
理论(13123)
技术(12841)
机构
大学(307023)
学院(302261)
(127118)
管理(124720)
经济(124705)
理学(108657)
理学院(107523)
管理学(105893)
管理学院(105360)
研究(101779)
中国(78728)
(65673)
科学(60751)
(58593)
(50172)
财经(47556)
研究所(45742)
中心(45188)
(44472)
(43556)
业大(42947)
北京(42247)
(40507)
经济学(38566)
(38132)
师范(37824)
(36905)
财经大学(35830)
经济学院(34877)
农业(34798)
基金
项目(208561)
科学(165213)
基金(154977)
研究(152735)
(134814)
国家(133752)
科学基金(115581)
社会(97703)
社会科(92708)
社会科学(92686)
基金项目(82529)
(76840)
自然(75544)
自然科(73781)
自然科学(73764)
自然科学基金(72492)
教育(69355)
(66025)
资助(64371)
编号(61204)
成果(49561)
(47784)
重点(45978)
(43023)
(42966)
教育部(41461)
课题(40952)
国家社会(40779)
创新(40125)
科研(40119)
期刊
(131444)
经济(131444)
研究(90860)
中国(53454)
学报(45759)
(45757)
管理(45348)
科学(43530)
(39299)
大学(35058)
学学(32976)
教育(29301)
农业(27900)
(26152)
金融(26152)
技术(24102)
财经(23164)
经济研究(21870)
(19643)
业经(19480)
问题(17139)
(15286)
图书(15256)
理论(15054)
(14909)
技术经济(14650)
科技(13892)
世界(13813)
实践(13513)
(13513)
共检索到436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德明  毛新述  邓璠  
文章以《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为背景,以2001~2003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的两大因素———经济因素与盈余管理因素进行了研究。文章的研究得出结论: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所在行业和公司自身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在控制经济因素的影响后,文章找到了亏损上市公司存在大清洗行为的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扬  田益祥  
本文对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整体以及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前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还检验了资产减值准备数据本身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亏损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后增强了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计提的减值准备数据本身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同时,文章还发现投资者不能有效识别微利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而对于巨亏公司与通过转回减值准备方式盈利的公司来说,其会计盈余数据的决策相关性显著低于对比公司,投资者能有效识别其会计盈余质量,这为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婉君  
本文以2001年~2005年A股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亏损上市公司而言,为了保住珍贵的"壳资源",管理层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操纵利润以迎合管制的要求。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大于转回数,而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小于转回数,说明上市公司普遍通过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来操纵利润。这为《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关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妍  李永凤  
新资产减值准则中"(长期)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能转回"的规定,是否会影响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文章以沪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企业长期资产减值并没有因为新规定而减少计提额,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与宏观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变化,但是长期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总体不高。另外,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中固定资产减值计提比重最大,其次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殷慧敏  
本文选取2001~2003实现扭亏的22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按上市公司扭亏前连续亏损时间将其分类,对连续亏损时间对资产减值政策的执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扭亏上市公司在执行资产减值准则时,受时间变量的影响较小,为避免退市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强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蕴英  唐菊香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实施前后亏损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扬  田益祥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微利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堆栈回归法对连续微利与亏损年度内上述因素影响同一公司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在考虑公司个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效应影响的面板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行业与盈余管理因素对同一公司在连续的微利与亏损年度前后影响的差异性显著,而企业业绩因素不显著。研究同时发现了因高层管理者变动而进行大清洗行为的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静  肖红  
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提出了假设:其一,资产减值准备能够抑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其二,资产减值准备能够导致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然后建立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应合理适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稳健性,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防止公司投资不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炜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通过分析2001年度160家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试图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范围和程度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方飞  
2006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禁止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在"盈余管理工具论"的观点下,人们普遍预期我国上市公司会在06年将原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从01年到06所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分析,并未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盈余管理工具论"在上市公司整体层面上还缺少有说服力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任凌玉  
本文通过对1999 ̄2002年度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政策的对比,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当年计提减值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如果公司在第二年扭亏,其在亏损当年计提的数额要显著大于其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额,而且很多公司在扭亏年度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增加当期利润。研究还发现,2001年后上市公司在亏损当年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一涵  周咏梅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上市公司通过加速计提、少计提或不计提、巨额计提、非正常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然后探讨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所造成的虚构财务状况、粉饰经营成果、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制度、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外部审计监督水平等规范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哲  
财政部于2006年初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运用实证研究,说明新会计准则的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劲松  管楠楠  
企业已按照制度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尚未明晰,且在计提的具体内容上也没有明确规定的计算程序,使企业具有很大灵活处理空间,更为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更多的情况却是成为上市公司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进而粉饰会计报表。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治理与防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盼旭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原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需求动机,因此成为上市公司盈余调节的重要工具。2007年是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针对上市公司采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又或者从公司的管理角度出发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