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2)
2023(12623)
2022(10670)
2021(9714)
2020(8322)
2019(19177)
2018(18558)
2017(35171)
2016(19053)
2015(22030)
2014(21980)
2013(22318)
2012(21470)
2011(20013)
2010(19933)
2009(18824)
2008(18663)
2007(16843)
2006(15017)
2005(13814)
作者
(60520)
(50672)
(50621)
(48437)
(32292)
(24495)
(23042)
(19842)
(19471)
(17944)
(17743)
(16939)
(16403)
(16378)
(16299)
(15883)
(15094)
(14982)
(14803)
(14615)
(12733)
(12723)
(12484)
(11734)
(11666)
(11448)
(11230)
(10998)
(10283)
(10250)
学科
(104181)
经济(104096)
管理(48534)
(44309)
方法(40518)
数学(36114)
数学方法(35827)
(33731)
企业(33731)
中国(27133)
地方(23670)
(23276)
(22525)
(19192)
(18763)
贸易(18754)
业经(18385)
(18185)
(16630)
农业(15591)
地方经济(15290)
环境(14753)
(14597)
金融(14595)
(14100)
银行(14047)
(13956)
(13585)
(12056)
(11940)
机构
大学(297350)
学院(292868)
(135717)
经济(133187)
研究(116150)
管理(103798)
理学(88421)
中国(87904)
理学院(87208)
管理学(85640)
管理学院(85082)
科学(71135)
(65218)
(61890)
(57976)
研究所(56426)
(55049)
中心(50630)
财经(46198)
经济学(44273)
(44261)
业大(44184)
农业(43758)
北京(42142)
(41983)
(41276)
经济学院(39748)
(38794)
师范(38364)
科学院(36576)
基金
项目(190642)
科学(149243)
基金(140239)
研究(134193)
(125268)
国家(124343)
科学基金(103403)
社会(87055)
社会科(82542)
社会科学(82519)
基金项目(72890)
(71238)
自然(66300)
自然科(64705)
自然科学(64678)
自然科学基金(63560)
(62053)
教育(60053)
资助(58994)
编号(51197)
重点(44676)
(43498)
(43262)
成果(42602)
(38279)
国家社会(37609)
科研(36976)
课题(36808)
中国(36660)
教育部(36258)
期刊
(154441)
经济(154441)
研究(92429)
中国(59082)
学报(51786)
(49483)
科学(46802)
(43415)
管理(38397)
大学(37906)
学学(35827)
农业(33603)
(27768)
金融(27768)
经济研究(26583)
教育(25457)
财经(24397)
技术(23693)
(21279)
业经(20849)
问题(20599)
(19095)
(19019)
世界(17489)
国际(17486)
技术经济(16233)
统计(15630)
资源(14537)
(14006)
(13232)
共检索到454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雁飞  廖双红  
二元经济是工业化的必然过程和必然阶段,现代经济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本文在回顾二元经济理论由来和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变化态势,并重点分析城乡二元经济区域分异规律和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绪梅  
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和非农业以及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区域差距,经济结构的二元性越来越强。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巨大差异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政策是不容忽视的两个因素。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必须树立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步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静霞  
二元性的状况和程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农业和非农业的角度界定了中国的二元经济 ,然后依据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两个指标将中国二元经济的演化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并进而分析了这两个阶段的成因 ,最后指出了二元经济进一步转换的障碍所在及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汤子隆  易露霞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趋缓与结构转型的推进,我国总杠杆率水平急剧攀升,且受债务驱动增长模式及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我国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与金融资源分布错综复杂的客观现实,要正确理解杠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而制定积极稳妥的去杠杆政策必须考虑区域因素和部门因素。以2010—2016年全国30个省市区(不包含我国西藏和台湾地区)的总杠杆率、分部门杠杆率、金融波动及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并基于部门分化和区域分异双重视角对我国杠杆率结构变动关联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区域杠杆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但各部门杠杆率变动与本区域及其他区域总杠杆率变化的联动机制不尽相同。总体而言,金融杠杆率对总杠杆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其他部门杠杆率对总杠杆率的推动作用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为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之间的平衡,决策层应基于不同区域或部门影响机制,根据区域杠杆结构特征、经济结构调整进度及金融稳定程度制定差异化政策,通过影响和引导市场主体杠杆变动幅度和方向来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平衡。具体来讲,一是去杠杆必须注重区域间差异化政策的求同存异;二是去杠杆必须注重部门间杠杆波动的组合规律;三是去杠杆必须注重监管与宏观政策的合理选择与匹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裕民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特征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一国一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现代化经济与传统的非商品经济并存,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两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最明显地表现为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丹容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一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并且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一二元结构会逐渐的消失。这一结论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二元结构也出现过缩小的趋势,但是其缩小的程度越来越缓慢并且有再度扩大的迹象,这说明我国的二元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本文通过考察中国经济是否具有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特征,探讨了我国二元结构的历史逻辑以及形成刚性的一些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灵  申玉铭  任旺兵  严婷婷  
论文采用分层聚类法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地域划分,并运用Theil系数探讨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而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十五"时期,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从空间上可划分为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能源高效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1~2005年,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差异、三大地域间差异和地域内差异均呈上升趋势;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价格水平和投资水平是影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显著因素;以煤炭消费比重所表示的能源结构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所表示的技术水平对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佩佩  杨桂山  王晓旭  葛京凤  
耕地变化的区域分异研究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重要依据。基于RS和GIS技术,分析太湖流域1985~2015年耕地数量、质量和动态结构的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近30a流域耕地呈现以城镇为中心面的边缘扩散和以乡镇为中心点的散布流失特征,导致耕地净减少了38.87%,其中环湖、沿江城市密集区及县域空间拓展区是耕地流失的热点区域。耕地集中连片分布区与经济发展快速区的空间复合导致耕地缩减与建设用地扩张呈现空间对应关系,建设占用始终是驱动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不同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政策影响,不同地类对耕地转移的贡献率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且转移比例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对等。总体上,耕地变化呈现由缓慢零散占用到快速集聚流失的过程,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高值和低值区亦表现由分散到集中的格局,最终驱动了耕地优势区由环湖平原区向西南丘陵区的空间转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杰  包倩  欧名豪  
研究目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分配是实现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考虑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分异,构建包括人口、二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指标分配体系,并结合区域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率分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折抵指标,为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提供方法参考。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经济计量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构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指标分配体系,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又兼顾区域资源禀赋的供给约束,评价体系更为全面;(2)考虑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笑腾  张成虎  
一、对二元对比系数的质疑二元经济的研究偏重于经验数据和政策实践研究,系统理论研究不足(孙凯,高帆,2005)。在二元经济的判断标准上,就未能形成一致的认识。这些标准主要有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二元对比系数指标以及二元反差指数等。虽然采用判断的标准有很多,最为主要的是二元经济对比系数,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军  张峁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二元经济转化描述为一个自然经济规律,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文章从实证分析角度出发,用统计分析指标综合考察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同时利用AR模型对未来三年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铁鹰  李京梅  
本文以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指标工业废气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中国的存在性及相应的拐点研究,并以实证检验为基础对工业废气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排放量在工业化发展的整个阶段始终处于上升趋势,而EKC拐点一般出现在工业化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截至2050年,将有30个省份越过拐点;就各个区域而言,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总体上能够较早地到达拐点;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拐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点,拐点的变化取决于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浙  
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异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浙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一直实施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我国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突出。即使是在地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卫国  祝言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具有波动性,我国生产要素市场二元性表现为城乡生产要素市场之间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这样的特性制约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生产要素市场二元性阻碍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机理;为了稳步推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打破生产要素市场的二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