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8)
2023(7219)
2022(5921)
2021(5736)
2020(4602)
2019(10687)
2018(10323)
2017(19995)
2016(10360)
2015(11963)
2014(11683)
2013(11961)
2012(11369)
2011(10684)
2010(10716)
2009(10346)
2008(9949)
2007(8887)
2006(8016)
2005(6946)
作者
(28528)
(24325)
(24196)
(23097)
(15315)
(11586)
(10929)
(9378)
(9348)
(8534)
(8501)
(8066)
(7765)
(7748)
(7503)
(7318)
(6952)
(6924)
(6775)
(6578)
(6268)
(5804)
(5680)
(5617)
(5504)
(5445)
(5229)
(5141)
(5016)
(4833)
学科
(53275)
经济(53117)
(27864)
(26574)
管理(23132)
方法(22923)
数学(19404)
数学方法(19347)
中国(18642)
(18101)
企业(18101)
农业(17560)
业经(14323)
(11586)
贸易(11580)
(11390)
(11317)
(11040)
(9399)
地方(9333)
(8624)
银行(8618)
(8487)
金融(8486)
(8366)
发展(8178)
(8166)
(7928)
(7743)
农业经济(7620)
机构
大学(157029)
学院(154898)
(76902)
经济(75636)
管理(58461)
研究(58348)
理学(50416)
理学院(49821)
管理学(49225)
中国(49083)
管理学院(48936)
(33900)
(32889)
科学(30656)
(28519)
(28227)
财经(27180)
中心(26934)
经济学(25902)
研究所(25502)
(25031)
经济学院(23357)
(21499)
北京(21332)
(20866)
农业(20827)
师范(20779)
财经大学(20183)
业大(20139)
(19919)
基金
项目(100962)
科学(81996)
基金(78096)
研究(77144)
(67076)
国家(66451)
科学基金(56973)
社会(56326)
社会科(52194)
社会科学(52182)
基金项目(40693)
(34856)
教育(34197)
自然(32619)
自然科(31932)
自然科学(31925)
资助(31503)
自然科学基金(31420)
(30096)
编号(29587)
(25250)
成果(25090)
国家社会(24522)
中国(22799)
教育部(22380)
重点(22325)
(22254)
人文(21319)
社科(20617)
(20376)
期刊
(88598)
经济(88598)
研究(52320)
中国(33169)
(33109)
(23910)
科学(23221)
(22615)
金融(22615)
学报(21810)
农业(21328)
管理(19506)
大学(18196)
学学(17141)
业经(15327)
财经(14485)
经济研究(14374)
教育(12914)
(12557)
问题(12153)
世界(11406)
(10615)
农村(9669)
(9669)
技术(9548)
国际(9489)
(8939)
农业经济(8558)
社会(8425)
(8087)
共检索到242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戴菊贵  何翔勇  
社会关系是民间借贷的基础。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结构与性质也不断变迁,对民间借贷交易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不管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都不是单一的,人情原则和利益原则同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借贷的社会关系基础并没有发生改变,道义和理性两种因素的作用并存。其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民间借贷的关系结构是简单的线性型,现代民间借贷的关系结构则是复杂的网络型。从借贷资金用途看,传统民间借贷主要是用于生活应急,讲究血缘亲情,社会关系以伦理道义为主;现代民间借贷主要是用于生产投资,讲究经济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建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关系到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与水平。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发现,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先后历经政治驱动的文化更新、经济导向的文化建设、服务取向的文化供给等阶段,并在国家与社会层面分别表现为整合与接纳、悬浮与消解、下沉与重塑等不同状态。因此,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应围绕国家与社会的互适合作,以农民为中心调和行政化与乡土化逻辑、以政府职责为重点催化国家与社会合作,进而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力东  
清末以来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既有明显的变化也有显著的连续性。虽然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和影响在不断增强,然而乡村社会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乡村精英在这一变迁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乡村精英的"脱嵌"或"变通",国家加强对乡村社会直接控制的努力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国家政权建设的目标迟迟无法实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通过制度建设支持乡村社会发展,乡村精英重新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乡村振兴的前景值得期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张月君  
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支持下的农户民间借贷或金融机构贷款的融资条件存在差别,进而会影响农户收入水平。通过对中国6个省份的14个乡镇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社会"强关系"网络规模可以提高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弱关系"网络规模在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对收入的影响系数方面发挥更积极的效应;社会关系成员地位对于提升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的收入效应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弱关系网络可以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民间借贷,但不利于其收入的提高;相对贫穷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难以发挥显著提高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作用。因此,应该采取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社会关系网络,选择不同类型社会关系网络支持的借贷,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等措施,从而使社会关系网络发挥出对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庆捷  
中国乡村自晚清以来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乡村变迁的主要理论框架是"国家政权建设"范式和"国家与社会"范式。前者认为,现代国家借助官僚机构的扩张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生活,但这种权力扩张是否提升了"现代性",即它是否建立起了现代的国家公民关系,实现了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依然值得讨论。"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被引入中国后,学者们开始聚焦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而形成的乡村秩序。这些研究认为国家权力必须和乡村社会力量相互交融,才能最终触及村民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表明,正是国家权力与乡村非正式规则的融合,才使得整齐划一的、带有刚性的政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乡村的实际情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高平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再次爆发,凸显了中国长期存在的严重而普遍的金融所有制歧视性抑制的严重后果。本文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为起点,深入分析了中国金融所有制歧视性抑制而形成"割裂"的后果,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金融领域所有权结构的低效率,提出了改变中国金融领域所有权结构低效率的金融制度变迁定位与路径选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峥  宋永忠  
民国时期,华南民族地区乡村中借贷情况较为普遍,借贷种类呈现多样化,利率逐渐升高。债户以中下层农户为主,主要用于衣食、婚丧、宗族活动等消费途径,多属短期借贷,需要抵押。民族之间的高利贷对民族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建进  
一、民间借贷的形式与特点 1.自由借贷。 这是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它指的是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事业单位或农户与城镇居民户之间直接发生的无息或有息借贷活动。按照偿还的价值的不同,自由借贷可分为有偿无息借贷、有偿低息借贷和有偿高息借贷。若按照偿还的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借货币还货币、借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星群  文军  
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建构的新型农村社会关系,在促进农村家庭和谐、促进农村社会交往由"利益"向"利益"与"情感"并重转变、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受重视不够、支持保障欠缺、自身能力限制的制约,本文认为应当从提高乡村微型旅游企业重要性认识、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海  杨晓丽  
本文认为 ,村民自治的贯彻实施 ,促使基层由准行政组织向自治组织转变 ;乡村社会的股份制改造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经济细胞化”进程 ,但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社会与国家经济关系的法律化进程。这两大进程促使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开始朝着契约化方向行进 ;同时 ,基层社会的自主性开始上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煜  
如果有比较多的社会关系(例如亲友、熟人),人们是否更信任一些机构(例如教育系统)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试图用来自中国农村地区的调研数据来估计社会关系和公共信任的关系。我们采用SUR(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模型来部分解决计量模型的误差相关性问题。尽管我们的研究还不足以对这个问题下定论,但是计量的结果支持社会关系和对教育系统信任的正向影响。同时,计量模型显示经济与非经济的变量同时决定公共信任,这就需要经济学家进一步的思考以理解、解释什么是信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伯华  窦银娣  杨振  田亚平  
本文从农户社会关系网络变迁角度重新审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问题,提出治理农村贫困不应仅仅以某一固定的贫困线作为依据,而应以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为目标,消除因农户社会关系网络断裂和重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冲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静  孙九霞  
文章从较为微观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贵州从江县岜沙1苗寨展开个案研究。对比旅游发展前后岜沙苗寨社会关系的建立方式、主要特征方面的差异,进而回答"民族社区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其关系的建立方式,社会关系的整体特征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改变了外部主体与岜沙村民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但并未改变岜沙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结论,实现了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对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静  孙九霞  
文章从较为微观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贵州从江县岜沙1苗寨展开个案研究。对比旅游发展前后岜沙苗寨社会关系的建立方式、主要特征方面的差异,进而回答"民族社区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其关系的建立方式,社会关系的整体特征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改变了外部主体与岜沙村民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但并未改变岜沙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结论,实现了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对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静  孙九霞  
文章从较为微观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贵州从江县岜沙1苗寨展开个案研究。对比旅游发展前后岜沙苗寨社会关系的建立方式、主要特征方面的差异,进而回答"民族社区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其关系的建立方式,社会关系的整体特征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改变了外部主体与岜沙村民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但并未改变岜沙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结论,实现了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对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