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7)
- 2023(14275)
- 2022(11923)
- 2021(11136)
- 2020(8682)
- 2019(19800)
- 2018(19215)
- 2017(36077)
- 2016(19349)
- 2015(21818)
- 2014(21658)
- 2013(21341)
- 2012(20624)
- 2011(19124)
- 2010(19699)
- 2009(18365)
- 2008(18280)
- 2007(16673)
- 2006(15358)
- 2005(14107)
- 学科
- 济(88976)
- 经济(88884)
- 业(53745)
- 管理(52926)
- 企(38270)
- 企业(38270)
- 农(35743)
- 中国(31987)
- 方法(29282)
- 数学(25531)
- 数学方法(25205)
- 地方(24040)
- 农业(23343)
- 业经(21966)
- 财(20366)
- 制(20084)
- 贸(19885)
- 贸易(19869)
- 易(19358)
- 银(16793)
- 银行(16780)
- 行(16384)
- 融(15937)
- 金融(15937)
- 发(15933)
- 学(15296)
- 策(14804)
- 环境(13762)
- 体(13293)
- 发展(12487)
- 机构
- 学院(282365)
- 大学(280146)
- 济(126219)
- 经济(123603)
- 研究(106620)
- 管理(103555)
- 理学(86878)
- 理学院(85852)
- 中国(84962)
- 管理学(84605)
- 管理学院(84035)
- 京(60947)
- 科学(59750)
- 财(59294)
- 所(53313)
- 中心(48499)
- 农(48142)
- 研究所(47518)
- 财经(44774)
- 江(44548)
- 经(40686)
- 范(40005)
- 北京(39755)
- 师范(39694)
- 经济学(39460)
- 院(38082)
- 业大(36772)
- 农业(36220)
- 州(35467)
- 经济学院(35282)
- 基金
- 项目(176496)
- 科学(140479)
- 研究(135966)
- 基金(128256)
- 家(110403)
- 国家(109386)
- 科学基金(93264)
- 社会(89693)
- 社会科(84788)
- 社会科学(84771)
- 省(67147)
- 基金项目(65105)
- 教育(61523)
- 划(56700)
- 编号(55135)
- 自然(54898)
- 自然科(53629)
- 自然科学(53619)
- 资助(52868)
- 自然科学基金(52661)
- 成果(47159)
- 发(43765)
- 部(40439)
- 重点(39896)
- 课题(39831)
- 国家社会(37869)
- 发展(36535)
- 创(36128)
- 展(35932)
- 性(35169)
- 期刊
- 济(156106)
- 经济(156106)
- 研究(95561)
- 中国(68761)
- 农(51008)
- 财(43022)
- 管理(40730)
- 科学(39688)
- 学报(39445)
- 教育(36085)
- 融(35456)
- 金融(35456)
- 农业(34272)
- 大学(31677)
- 学学(29531)
- 业经(27049)
- 经济研究(25200)
- 技术(24187)
- 财经(22801)
- 问题(20322)
- 经(19896)
- 贸(18178)
- 世界(16744)
- 国际(16689)
- 业(16398)
- 技术经济(13852)
- 版(13683)
- 经济问题(13098)
- 坛(12926)
- 论坛(12926)
共检索到463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是平等主体基于理性的公共协商。协商民主不仅弥补了选举民主的不足,而且制约了行政权力的扩张。但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推进乡村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政治实践还需进一步明确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协商民主 发展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维 孙翠
近年来,协商民主在学者和基层民主实践者的推动下,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乡村治理中,各地纷纷涌现出多种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治理的良善发展。然而,由于协商民主理论从发生学的角度产生于西方,故而在我国乡村治理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瓶颈、制度性瓶颈、偏好转换性(共识性)瓶颈。本文拟对此发展瓶颈进行条分缕析,进而提炼出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中协商民主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协商民主 发展瓶颈 对策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永保 杨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确立起来的"乡政村治"治理格局逐渐变成了"乡政"主导"村治"的一元化治理。在探索实现"乡政"与"村治"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民主协商、良性互动的乡村协商治理形态,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的失效或缺失以及民主传统相对缺乏等原因,现阶段我国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并对于克服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困境,推进并完善我国乡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共同治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协商民主 乡村协商治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隋斌斌
在改革背景下,有限政治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以及由其所带来的"多赢治理"激发了人大协商民主的实践。人大协商民主的典型实践大致表现为"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与"上下互动型"等三种模式。三种模式不同程度上符合和推进了"有限政治市场下的多赢治理"的逻辑。但从总体上讲,人大协商民主始终不能从"有限政治市场下,人大协商民主良性资源的提取、培育和组织优化"这一现实挑战中抽离。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协商民主 有限政治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明
乡村协商民主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它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基础。党在各时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协商文化和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下积累了丰硕的民主协商经验,推动了我国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乡村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现实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培养乡村民主协商意识,提升乡村民主协商能力,完善乡村民主协商制度和加强乡村民主协商监督。
关键词:
乡村协商民主 考验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明
乡村协商民主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它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基础。党在各时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协商文化和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下积累了丰硕的民主协商经验,推动了我国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乡村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现实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培养乡村民主协商意识,提升乡村民主协商能力,完善乡村民主协商制度和加强乡村民主协商监督。
关键词:
乡村协商民主 考验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项继权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作者描述了乡村政权面临的财政短缺状况及其影响和后果。 作者认为 ,严峻的财政短缺导致基层政权和干部从农民身上过度地汲取税费和其他财政 资源 ,从而恶化了干群关系 ,滋生了政治上的强制和权力滥用 ,但是 ,当运行成本太高而政 府无力支付时 ,民主成为乡村治理的一种现实选择
关键词:
短缺财政 乡村政治 乡村民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翔 吴晓林
中国行政机构协商民主的基本模式包括直接互动型、体制中介型与社会中介型。这三种模式体现了改革模式开放、改革思路渐近、改革路径成型等特点。这些模式在运作中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行政主导较明显、协商民主层级低、民间社会不发达等不足。因此,改革需要把握好三个平衡:第一,社会组织与政治秩序相平衡;第二,政策试点与政策扩散相平衡;第三,行政主导与平等协商相平衡。
关键词:
行政机构 协商民主 政治改革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洪 刘纯明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推动乡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大战略,它既具有战略层面上的宏大,又具有乡村治理层面上的具体,有效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当下的西部农村可划分为四种类型:近郊村、资源村、贫困村、普通村。不同类型的乡村发展需求不一,治理侧重不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乡村治理在微观层面具有较强的耦合性,这一战略布局引领我们构建西部乡村有效治理的四个维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当下西部乡村治理提供目标引领,在贫困乡村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成为现阶段的共识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西部乡村治理提供动力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助推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西部乡村治理提供保障引领,营造有序、安全和正义的发展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为西部乡村治理提供组织引领,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三农"工作队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晓云
自由民主在现代民主制度中占主导位置,然而却在生态治理中遇到了困境。生态治理呼唤一种能够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公共利益、可持续性、基层权力的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在价值取向、运行机制、利益保障等方面与生态治理相契合。在生态治理中,要发展协商民主的社会环境,培育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健全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完善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协商民主 生态治理 民主制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以田野政治学为视角,选取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个案,通过建构“嵌入式治理”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商民主可以通过组织嵌入、过程嵌入与行为嵌入三种机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弥补乡村既有治理结构的功能性局限。组织嵌入、过程嵌入、行为嵌入以及彼此间的嵌入程度影响协商民主整体嵌入性,进而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效果。当然,嵌入性并不排斥自主性,“高嵌入性-强自主性”形成的嵌入性自主,是协商民主嵌入式治理的理想类型,也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以田野政治学为视角,选取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个案,通过建构“嵌入式治理”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商民主可以通过组织嵌入、过程嵌入与行为嵌入三种机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弥补乡村既有治理结构的功能性局限。组织嵌入、过程嵌入、行为嵌入以及彼此间的嵌入程度影响协商民主整体嵌入性,进而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效果。当然,嵌入性并不排斥自主性,“高嵌入性-强自主性”形成的嵌入性自主,是协商民主嵌入式治理的理想类型,也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雪 王永瑜
在加快构建全域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合理评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及区域发展差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双轮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机理,创造性地构建一套兼顾系统论和复合论思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城乡融合发展总体及分维度水平进行测算,并对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差距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城乡融合发展总体及分维度水平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城乡融合发展总体及各维度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总体水平的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一西部的区域间差异最大。据此,提出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缩小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差距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芳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与流域水环境治理具有内在契合性。流域水环境协商治理是建设流域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它涉及政府层面的多层次民主协调、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协商合作、公民与公民之间的自主协商三个不同层面及其治理机制。实现流域水环境协商治理应该将协商治理的理念与制度建设纳入我国流域水环境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之中。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 协商治理 治理现代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容中逵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教育的日益重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再次成为热议问题。其实,历史发展到今天,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已不再是那些看似重要的数量质量、学历学位、待遇地位等问题,而是身份认同问题。为什么说数量质量、学历学位及待遇地位等已相对不成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民办教师转正和师范院校的规模化教师培养等途径,教师数量已大致能满足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即使存在一定的师资短缺,也并
关键词:
教师身份认同 教师发展 他者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