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9)
- 2023(13651)
- 2022(11698)
- 2021(11164)
- 2020(9059)
- 2019(21245)
- 2018(20975)
- 2017(38956)
- 2016(20970)
- 2015(23785)
- 2014(23635)
- 2013(23518)
- 2012(21634)
- 2011(19993)
- 2010(19809)
- 2009(18144)
- 2008(17418)
- 2007(15036)
- 2006(13251)
- 2005(11341)
- 学科
- 济(87876)
- 经济(87781)
- 管理(56411)
- 业(55618)
- 企(41740)
- 企业(41740)
- 方法(39023)
- 数学(34161)
- 农(33956)
- 数学方法(33851)
- 中国(26411)
- 农业(22335)
- 业经(21284)
- 财(19859)
- 学(18923)
- 地方(17946)
- 贸(17006)
- 贸易(16995)
- 易(16603)
- 环境(16491)
- 制(15902)
- 和(14031)
- 发(13512)
- 银(13051)
- 银行(13018)
- 理论(12662)
- 融(12556)
- 金融(12555)
- 行(12522)
- 划(12440)
- 机构
- 大学(301785)
- 学院(299480)
- 济(124533)
- 经济(121945)
- 管理(119818)
- 研究(105231)
- 理学(104263)
- 理学院(103099)
- 管理学(101528)
- 管理学院(100989)
- 中国(78989)
- 京(64924)
- 科学(64099)
- 财(53537)
- 所(51709)
- 农(50736)
- 研究所(47547)
- 中心(47182)
- 业大(44834)
- 财经(43374)
- 北京(41571)
- 江(41147)
- 范(40958)
- 师范(40665)
- 经(39737)
- 农业(38508)
- 院(37927)
- 经济学(37699)
- 经济学院(34007)
- 州(33585)
- 基金
- 项目(209803)
- 科学(165409)
- 研究(156126)
- 基金(153650)
- 家(133614)
- 国家(132493)
- 科学基金(113375)
- 社会(100099)
- 社会科(94596)
- 社会科学(94572)
- 基金项目(81844)
- 省(79065)
- 自然(71652)
- 自然科(69921)
- 自然科学(69906)
- 教育(69849)
- 自然科学基金(68646)
- 划(67099)
- 编号(63255)
- 资助(62438)
- 成果(51572)
- 部(47223)
- 重点(46633)
- 发(45338)
- 课题(43016)
- 创(42958)
- 国家社会(41739)
- 教育部(40552)
- 创新(40045)
- 科研(39644)
- 期刊
- 济(137736)
- 经济(137736)
- 研究(89571)
- 中国(56670)
- 农(51163)
- 学报(47224)
- 科学(45236)
- 管理(41039)
- 财(37179)
- 大学(36349)
- 农业(35246)
- 学学(34165)
- 教育(32017)
- 融(25129)
- 金融(25129)
- 业经(23879)
- 技术(23489)
- 经济研究(21480)
- 财经(20424)
- 问题(18123)
- 经(17431)
- 业(16394)
- 图书(16040)
- 版(14714)
- 资源(14709)
- 科技(14674)
- 理论(14335)
- 世界(14078)
- 技术经济(13890)
- 贸(13509)
共检索到434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孝德
在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进程中,绵延五千年之久的中国乡村文明,处在何去何从的历史十字路口。处在消亡中的中国乡村文明面临着文明、文化、经济、社会与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危机。从中华民族历史视角看,当今中国乡村的危机,绝不是一个村庄能否存在的危机,其背后表现出的是民族自信不足和主体性迷失危机。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看,乡村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传承之载体,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自信之根、复兴之本。从生态文明的时代高度看,中国乡村文明的命运与生态文明紧密相连。中国乡村文明遇工业文明衰,逢生态文明兴,我们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再度从农村起航的历史选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国的乡村文明,重新设计我们的未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冯婷
在我国社会之客观的、不可逆转的现代转型进程中真切地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是切实而科学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如果说,费孝通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为我们刻画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型文明形态,那么,今天正行进中的社会转型则在无可回避地将中国社会带入城市文明的时代。就像过去以"乡土的方式"维系和组织了整个社会一样,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一步步地以"城市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塑造的过程。着眼于这样一种必然的历史转型,则目前有些有关乡村振兴的观念之值得商榷的,包括怀旧情感支配下的乡村振兴观以及在所谓"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观念下的乡村振兴观。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并必然是(即使不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乡村产业、乡村社会和空间组合以及作为乡村社会之主体的农民本身等各方面的转变。为了这个转变顺利而良性地展开,政府、市场和社会必须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文明形态 城市文明形态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吴飞
梁漱溟和晏阳初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乡村建设的重要代表,本文考察和比较了他们的乡村教育理念和实践。梁漱溟从儒家的伦理思想出发,试图通过乡学村学,继承乡约的传统,在中国培育个人和团体的新伦理;晏阳初则针对中国农民愚、穷、弱、私的四大问题,以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试图为农民培养基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现代公民。两个人都以政教合一的方式,立足中国现实,应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他们的成功和失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平民教育 政教合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苗恩文
工业文明时代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但生态赤字日趋严峻。面对人与自然不断激化的矛盾,人类自身亟须实现从"经纪人"到"社会人"或"生态人"的角色转换,真正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相对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在生态文明时代,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负有引导人类文明新走向、把握生态文明时代新特征、认识大学新使命、共建大学新蓝图的特殊使命。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使命 大学生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文明 牟维勇 张孝德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以乡村文化复兴的视角研究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契机,是第三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的立论所在。当今中华民族走向生态文明之路,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之路,乡村作为中华文明生发之根,由此决定了乡村文化复兴将开启文化为王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本届论坛通过理论和实践对话,从中归纳总结乡村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传承与活化保护等关系到乡村文化复兴相关议题的动态。西方学者高度评价中国乡村文明的价值,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进行反思和批评,认为中国乡村文化复兴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发展,也将成为世界潮流。
关键词:
乡村文明 乡村文化复兴 生态文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鸣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生态文明的时代,新的世界文明要求和呼唤着企业的“绿色革命”,企业不得不跨越古典企业单纯“经济人”时代,直面生态环境危机的挑战,做一个现代“社会人”,勇于承担绿色责任。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背景,以中国企业绿色责任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绿色责任的构建理由、内涵特征、分类以及实现机制这四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国企业 绿色责任 内涵特征 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平志军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祖先们数千年的乡土耕作孕育了厚重灿烂的农耕文明。不论是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还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风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统领性文件,与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洋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当前我们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契机,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农村 生态文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匡列辉 张明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战略目标和任务。认真把脉湖南农村当前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保问题,分析其根源实质,精准施策,通过新媒体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解决湖南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推进湖南农村绿色发展,加大农村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健全生态监管体制等措施,更好地建设好新时代湖南农村生态文明,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湖南农村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涌涛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的生态化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相关规范标准、生态意识较低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升级,需系统梳理二者关系,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生态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星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也可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为农村整体发展带来正向影响。但目前农村生态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制约。本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两者关系,结合现有问题和障碍,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对策,即完善农村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配套与衔接、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支持等,以期能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后阶段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生态文明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雁 周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加强农村绿水青山建设,不仅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促进“美丽农村”实现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生态意识不足、组织实力不足,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质量低,发展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必须推进“文化适应性”乡村战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从而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文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地区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推进,极大地丰富了商品供给,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家实力,然而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为了纠正这个偏差,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国健
201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此作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各级财政综改部门找准结合点,以"农民增收致富、环境优美宜居和生活文明健康"为目标,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断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为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做出了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建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乡村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之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生态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水平,以及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