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6)
- 2023(15652)
- 2022(13223)
- 2021(12206)
- 2020(10047)
- 2019(23367)
- 2018(22931)
- 2017(43225)
- 2016(23413)
- 2015(26790)
- 2014(26990)
- 2013(27116)
- 2012(25907)
- 2011(23817)
- 2010(24115)
- 2009(22719)
- 2008(22804)
- 2007(20765)
- 2006(18553)
- 2005(17069)
- 学科
- 济(108608)
- 经济(108473)
- 管理(65618)
- 业(65311)
- 企(48328)
- 企业(48328)
- 方法(40849)
- 农(38562)
- 数学(35975)
- 数学方法(35670)
- 中国(34735)
- 财(27088)
- 地方(26680)
- 业经(25782)
- 农业(25362)
- 制(25038)
- 贸(21351)
- 贸易(21334)
- 易(20711)
- 学(20182)
- 银(19424)
- 银行(19390)
- 行(18744)
- 融(18569)
- 金融(18565)
- 发(17026)
- 环境(16768)
- 体(16362)
- 和(15149)
- 务(14439)
- 机构
- 大学(348712)
- 学院(348545)
- 济(153321)
- 经济(150185)
- 研究(128873)
- 管理(127795)
- 理学(108020)
- 理学院(106684)
- 管理学(105088)
- 管理学院(104405)
- 中国(100463)
- 京(75498)
- 科学(75442)
- 财(72103)
- 所(66152)
- 农(63379)
- 研究所(59352)
- 中心(58462)
- 财经(55457)
- 江(54716)
- 经(50187)
- 业大(49993)
- 北京(48719)
- 农业(48718)
- 经济学(48190)
- 范(47129)
- 师范(46698)
- 院(45917)
- 经济学院(43310)
- 州(43020)
- 基金
- 项目(221828)
- 科学(174573)
- 研究(165200)
- 基金(160780)
- 家(139746)
- 国家(138518)
- 科学基金(117164)
- 社会(107358)
- 社会科(101611)
- 社会科学(101586)
- 省(85798)
- 基金项目(84140)
- 教育(74638)
- 划(72388)
- 自然(71554)
- 自然科(69837)
- 自然科学(69815)
- 自然科学基金(68579)
- 编号(66733)
- 资助(65657)
- 成果(55999)
- 发(53024)
- 重点(50574)
- 部(50432)
- 课题(47342)
- 创(45577)
- 国家社会(45209)
- 制(44197)
- 发展(43123)
- 教育部(43119)
- 期刊
- 济(182707)
- 经济(182707)
- 研究(111514)
- 中国(79028)
- 农(63329)
- 财(55639)
- 学报(53729)
- 科学(51228)
- 管理(47654)
- 农业(42185)
- 大学(41313)
- 融(38866)
- 金融(38866)
- 学学(38814)
- 教育(37620)
- 业经(30865)
- 技术(29452)
- 经济研究(28918)
- 财经(28265)
- 经(24405)
- 问题(24385)
- 业(21245)
- 贸(20252)
- 世界(18705)
- 国际(17838)
- 技术经济(17722)
- 版(17541)
- 统计(15870)
- 理论(15812)
- 经济问题(15660)
共检索到552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于颖
笔者旨在分析中国乡村工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关联性,以增强对制度变迁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文章回顾了中国乡村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分析了廉价劳动力资源、农业剩余积累和市场环境等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制度变迁对中国乡村工业增长与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为中国乡村工业化乃至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可选择的路径。
关键词:
中国 乡村工业 农业剩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小林
中国渐进转轨的相对成功是对西方产权理论的一个有力挑战,它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在比较中国和前苏联、东欧的改革时,人们注意到中国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比重很大,而后者的这一比重很小。这可能是造成转轨差别的重要原因(SachsandWoo,1994...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岳汶 吕萍
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案例研究,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明晰了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范围;从权利层面显化了资产属性;从市场层面完善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实现了资产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在乡村与城镇之间的流动。进一步而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农户个体收入的增加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振兴 产权经济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乡村振兴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实施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建设发展方式,能够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用。本文就关于乡村建设的发展前景展开研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十九大报告 社会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霞
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与产权制度的改革──林业产权研究之五张春霞近二十年来,社会林业业起了世界的广泛重视,而乡村林业则是社会林业的发源地和最主要的类型。中国作为一个尚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国,发展乡村林业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尤其是在南方集体林区。在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冯曲
本文在总结 90年代以来有关乡镇企业理论的重要文献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一些重 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将产权制度置于整个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下 ,认为乡镇企业的产权是 一种政府所有制 ,故而产权是清晰的 ,乡镇企业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最后 ,从渐进 转轨的角度 ,对乡镇企业的研究给出了新的理解
关键词:
渐进转轨 产权 政府所有制 企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渊 宋圭武
从目前看,中国乡村发展主要存在三大矛盾:一是生产的“小”与市场的“大”的矛盾;二是政治的“强”与经济的“弱”的矛盾;三是物质的“实”与精神的“虚”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三大矛盾,应积极推进“六化”,一是应以自治化、民主化为原则,大力推进乡镇体制改革;二是积极推进经济层面的规模化、合作化和技术化;三是积极倡导乡村新文化,应对传统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否定之否定,建立一种自治公社体制。
关键词:
公社 乡村 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源 边宇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国乡村景观建设虽然取得了极大成就,但问题也较为突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推行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管控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引导措施,以合理规范、有力促进、科学引导乡村景观建设,有必要借鉴他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本文以韩国景观保护直补制度为重点进行阐述,对其发展历程、概念、内容、实施方案及示范村案例逐一展开分析,并进行经验总结,以期对中国乡村景观的良性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源 边宇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国乡村景观建设虽然取得了极大成就,但问题也较为突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推行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管控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引导措施,以合理规范、有力促进、科学引导乡村景观建设,有必要借鉴他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本文以韩国景观保护直补制度为重点进行阐述,对其发展历程、概念、内容、实施方案及示范村案例逐一展开分析,并进行经验总结,以期对中国乡村景观的良性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一、中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三产化)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来看,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1世纪初以来,城镇人口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现阶段住在城里的人已经超过一半的比重了。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所在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成为了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政绩指标之一。因此,我们会观察到有很多农民是被"赶到"镇里的感觉。中央文件是农民自愿进城,而实际上是村里的房子破了以后不让重建了,倒了以后不能再建,只能被迫进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一、中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三产化)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来看,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1世纪初以来,城镇人口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现阶段住在城里的人已经超过一半的比重了。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所在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成为了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政绩指标之一。因此,我们会观察到有很多农民是被"赶到"镇里的感觉。中央文件是农民自愿进城,而实际上是村里的房子破了以后不让重建了,倒了以后不能再建,只能被迫进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裕民 戚斌 于立
本文对比了中国与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在乡村农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利用上的政策选择。中英两国在农地利用上都采取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在耕地保护下寻求功能多样化发展;在建设用地利用上,不同于英国巩固与增加乡村建设用地,中国乡村建设用地利用以保证向城市供给为主要方向。本文还解释了中国乡村出现“无发展的增长”源于政治要求下的被动增长和城乡互动中乡村生产资料的减少,据此提出需要认识到乡村发展的阶段性,构建乡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并配套相应制度,以达到保留乡村生产资料、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目的。
关键词:
英国 乡村土地 增减挂钩 内生性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网成
一、引论国家对"乡村自治"①的制度设计和安排,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组织法》)的起草、修订、颁布和推行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杨汗青
近年来,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一大“主旋律”。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乡村产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中国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发展》(许涛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调查和研究了我国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村产业的建设发展现状,调查覆盖了多样化的农村地区,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千村调查”结果。整体来看,该书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产业研究凸显了以下特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龙飞 曹招锋 杨晨
[目的]科学客观地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探寻全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以期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方法]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维度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研究区域差异,并根据Markov链分析动态演进趋势。[结果]全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各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非均衡性,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分布特征;在区域内差距上,东部区域内差异最大且呈现逐渐扩大趋势;在地区间差距上,东部—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但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从动态演进趋势来看,中国整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处于由低阶段、中低阶段向中高阶段、高阶段快速发展提升的时期。[结论]充分考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结合资源禀赋协调区域差异,切实实现各地区乡村发展能力的提升和优化,保障乡村振兴的有序平稳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