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7)
2023(5845)
2022(4651)
2021(4431)
2020(3390)
2019(7998)
2018(7509)
2017(13952)
2016(7092)
2015(8187)
2014(8007)
2013(8346)
2012(7989)
2011(7712)
2010(7602)
2009(7280)
2008(7016)
2007(6181)
2006(5610)
2005(4784)
作者
(20254)
(17270)
(17153)
(16406)
(10773)
(8183)
(7619)
(6705)
(6666)
(6127)
(5936)
(5670)
(5496)
(5409)
(5333)
(5262)
(4966)
(4904)
(4725)
(4566)
(4481)
(4058)
(4016)
(3934)
(3865)
(3862)
(3660)
(3572)
(3498)
(3475)
学科
(39618)
经济(39584)
(24344)
(18314)
农业(15929)
方法(14945)
中国(14929)
数学(14243)
数学方法(14210)
管理(13842)
业经(10679)
(9342)
贸易(9336)
(9240)
(8527)
(8232)
(8131)
企业(8131)
发展(7515)
(7511)
农业经济(7303)
(7027)
地方(6960)
(6348)
银行(6348)
(6257)
收入(6129)
(6013)
金融(6013)
及其(5816)
机构
大学(111477)
学院(110982)
(59995)
经济(59164)
研究(45143)
管理(40366)
中国(36329)
理学(34619)
理学院(34229)
管理学(33928)
管理学院(33708)
(23829)
(23553)
科学(23123)
(21669)
(21582)
经济学(20829)
中心(19930)
研究所(19639)
财经(19321)
经济学院(18814)
(17938)
农业(15664)
(15555)
北京(15390)
(14692)
业大(14670)
师范(14626)
(14503)
社会(14332)
基金
项目(73416)
科学(59556)
基金(57010)
研究(56755)
(49387)
国家(48977)
科学基金(41513)
社会(41302)
社会科(39027)
社会科学(39023)
基金项目(29263)
(24830)
教育(24076)
资助(22969)
自然(22659)
自然科(22163)
自然科学(22158)
自然科学基金(21788)
(21414)
编号(21219)
国家社会(19161)
中国(18642)
(18512)
成果(17641)
(17480)
重点(16485)
教育部(16210)
社科(15412)
人文(15301)
发展(15217)
期刊
(70066)
经济(70066)
研究(37297)
(27427)
中国(24038)
农业(18334)
科学(16965)
(15475)
学报(15307)
管理(13378)
大学(12942)
(12824)
金融(12824)
业经(12758)
学学(12361)
经济研究(11434)
财经(10118)
问题(9808)
世界(9639)
(8942)
(8892)
农业经济(7998)
国际(7873)
农村(7760)
(7760)
(7430)
技术(7330)
教育(7260)
经济问题(6592)
社会(6450)
共检索到172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端明  
中国乡村工业的产生和崛起源于中国渐进的市场改革过程中市场体系建设和放开的非均衡。因此,随着中国市场体系的完善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乡村工业的区位劣势使其在与城市工业竞争过程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导致中国乡村工业的集体"消失"。再则,中国乡村工业的集体产权安排是一种规避政治风险和社会成本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创新,因此,随着中国社会和政府对私有产权的认同,从产权视角理解的中国乡村工业也将"消失"。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韩文丽  付竹  严筱波  
本文通过对股利分配理论的梳理,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对于不同股利分配政策的公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反应偏好股票股利分配,而上市公司却偏好现金股利分配。本文从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监管层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青  张策  田昕明  
本文发现中国近些年来微观企业层面出现了在没有盈利能力支持情况下进行扩张的行为,同时伴随着居高不下的财务杠杆和畸高的融资成本。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企业在与其盈利能力不相匹配的高融资成本下的迅速扩张,可能与中国经济行为中的扭曲有关。在财政补贴和优惠利率等政策支持下的企业,不顾融资成本盲目扩张,在盈利能力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进入典型的"存量"吃"增量"的过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小辉  史清华  
本文在对"卢卡斯之谜"的理论推导基础上,运用中国城乡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发现"卢卡斯之谜"在中国城乡资本流动中广泛存在。"卢卡斯之谜"存在的根源是城乡间人力资本、制度环境、金融市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差异的广泛存在;深层次根源则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后向城市发展倾斜的宏观战略使得资本从农村配置到城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帆  李童  
已有研究认为我国存在着城乡资本流向与资本边际收益率相悖的"卢卡斯之谜"。本文基于资本边际收益率的测算逻辑,重新估算了1981—2013年中国城乡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经济产出和城乡资本边际收益率,结果发现:城乡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6440和0.3446,城镇资本边际收益率始终高于农村。以1996年为拐点,城乡资本边际收益率差额呈现"倒U型"趋势,现阶段城乡资本边际收益率落差主要取决于资本平均收益率比值,而不是资本产出弹性比值。农村资本流向城镇是城镇资本边际收益率高于农村的产物,我国城乡间不存在"卢卡斯之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本文通过对最终消费率的分解,发现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表面原因在于居民消费项目的变化。但是,通过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分析后发现,导致居民消费过低的根本原因,一是居民真实收入不高,居民的储蓄性动机仍然很强,政府对居民的"补贴不足";二是政府对消费性投资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对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政府都可以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改善目前的消费状况。实证分析表明,居民真实收入的增加依然是影响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性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而对消费性产品的投资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文建东  何立华  
就中国的信任问题而言,一面是显而易见的诚信缺失的诸多事实,另一面是各种调查显示的不可辩驳的高社会信任水平,这是一种让人感到迷惑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中国信任之谜"。基于WVS的中国数据,本文从个人的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普遍信任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影响普遍信任的主要因素有四个:(1)中国的普遍信任水平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2)教育水平的影响不仅显著而且比所有其他因素的边际效应都要大;(3)代表乐观主义的因素,即相信可以自由选择和掌控自己生活的信念对普遍信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4)个人的主观感受,即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政府和司法信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白颢睿  吴辉航  柯岩  
月频动量效应作为海外资本市场最强劲的因子之一,被广泛用于资产配置;但动量效应在中国A股市场上却表现不佳,被称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月频动量效应消失之谜"。文章从微观市场交易制度的角度出发对A股市场"月频动量消失之谜"给出了理论解释,基于2000-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日内与隔夜收益率拆解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A股市场存在日内动量、隔夜动量以及由T+1制度导致的日内与隔夜动量的强反转关系;而日内收益动量、隔夜收益动量的相反作用则抵消了总体收益的动量效应。(2)在将动量形成期收益率拆解为日内和隔夜两个部分后,在T+1制度下,高风险股票的隔夜收益率低,而低风险股票的隔夜收益率高,从而表现出日内隔夜之间的强反转效应。(3)当市场波动率较高(低)时,T+1约束更强(弱),日内与隔夜反转更强(弱),此时动量策略表现更差(好)。文章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量效应成因及其背后的经济学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加了解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的潜在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建云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家庭手工业一直是小农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村手工业的作用,理论界已有很多论述。农村手工业到了近代,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发展,它所起的作用也应该与封建社会有所不同,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讨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作用和意义。需要说明的是,近代中国农村中不仅有农民的家庭手工业,而且有了形形色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良军  何一峰  
本文采用泛函系数模型分析了中国城乡消费函数,是国内外采用该模型研究消费函数的第一次尝试。泛函系数模型允许边际消费倾向和自发性消费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得到的结果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和可信性。我们的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存在消费的“库兹涅茨之谜”;但在分东、中、西部的估计中,我们发现西部农村存在显著的“库兹涅茨之谜”,而在其他地区,我们无法拒绝凯恩斯关于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志文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之谜"的由来,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中国之谜"的存在,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资产囤积假说",试图解释"中国之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到金融资产这一新的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之后,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消失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冯曲  
本文在总结 90年代以来有关乡镇企业理论的重要文献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一些重  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将产权制度置于整个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下 ,认为乡镇企业的产权是  一种政府所有制 ,故而产权是清晰的 ,乡镇企业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最后 ,从渐进  转轨的角度 ,对乡镇企业的研究给出了新的理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于颖  
笔者旨在分析中国乡村工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关联性,以增强对制度变迁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文章回顾了中国乡村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分析了廉价劳动力资源、农业剩余积累和市场环境等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制度变迁对中国乡村工业增长与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为中国乡村工业化乃至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可选择的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和辉  杜志雄  
我国经济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部门之一,当属农村工业;其发展速度、效益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如何,已足以对我国工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变动的另一个重要现象,即尽管地区之间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差距不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后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是当前中国乡村工业化的重要特色。这种“离土不离乡”式的非城镇化的乡村工业化之所以形成并长期存在,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根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散的乡村工业化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其代价也是相当巨大的。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必须彻底抛弃这种“离土不离乡”的作法,逐步走“离土又离乡”的城镇工业化道路,以符合世界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潮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