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3)
2023(15242)
2022(13046)
2021(12466)
2020(10226)
2019(24181)
2018(24036)
2017(45766)
2016(24630)
2015(28188)
2014(28199)
2013(27810)
2012(25492)
2011(23449)
2010(23581)
2009(21736)
2008(21089)
2007(18339)
2006(16193)
2005(13935)
作者
(71971)
(60084)
(59580)
(56733)
(38222)
(28541)
(26889)
(23521)
(22842)
(21312)
(20455)
(20404)
(18974)
(18911)
(18447)
(18410)
(17659)
(17624)
(17147)
(16980)
(14967)
(14848)
(14462)
(13755)
(13373)
(13329)
(13212)
(13005)
(12109)
(11920)
学科
(103661)
经济(103547)
管理(65653)
(65490)
(50739)
企业(50739)
方法(48893)
数学(43328)
数学方法(42582)
(36459)
中国(29122)
业经(23971)
农业(23862)
(22717)
(22293)
(19756)
贸易(19745)
地方(19385)
(19255)
(18535)
理论(16834)
(15464)
(15145)
银行(15101)
环境(15016)
(14529)
金融(14526)
(14484)
技术(14302)
(14006)
机构
大学(359359)
学院(357063)
(144149)
经济(141129)
管理(140666)
理学(122662)
研究(122281)
理学院(121286)
管理学(118866)
管理学院(118249)
中国(91349)
(76842)
科学(76451)
(62525)
(61664)
(61248)
研究所(56400)
业大(54560)
中心(54551)
财经(50887)
(50035)
北京(48907)
(48463)
师范(48053)
农业(47442)
(46478)
(43780)
经济学(43740)
(40768)
经济学院(39409)
基金
项目(247051)
科学(194340)
基金(180255)
研究(179888)
(157843)
国家(156560)
科学基金(133777)
社会(113698)
社会科(107563)
社会科学(107531)
基金项目(94916)
(94398)
自然(86898)
自然科(84937)
自然科学(84916)
自然科学基金(83378)
教育(82621)
(80452)
资助(75371)
编号(72850)
成果(59801)
重点(55227)
(55086)
(52550)
(50618)
课题(50411)
创新(47240)
教育部(47162)
科研(47089)
国家社会(47046)
期刊
(156889)
经济(156889)
研究(104038)
中国(66582)
(60646)
学报(58452)
科学(54976)
管理(49846)
大学(44860)
(44271)
学学(42252)
农业(41677)
教育(39722)
技术(30686)
(29227)
金融(29227)
业经(26826)
经济研究(25173)
财经(24154)
(20632)
问题(20456)
(19989)
图书(18510)
(18252)
技术经济(17229)
科技(17121)
统计(16605)
理论(16377)
资源(16101)
世界(15919)
共检索到514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旷宗仁  谭英  左停  
本文在分析中国乡村传播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将传播学中体现在中国乡村传播活动中的经典模式进行梳理归纳,提出一个较为理想的中国乡村传播模式,即以农民为传播主体、与各种外部信息传播组织互动、多种信息传播媒介相结合、为解决农民问题、满足农民所需、促进乡村发展的乡村传播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琳  
近些年,我国农村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有效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许多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乡村旅游营销方式也发生转变,旅游微博成为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的新模式,并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旅游微博具有受众广、信息传播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量大等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如何运用旅游微博创新营销模式成为探索的重点。本文在概述乡村旅游和旅游微博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旅游微博+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传播新模式的特点、现状及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琳  
近些年,我国农村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有效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许多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乡村旅游营销方式也发生转变,旅游微博成为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的新模式,并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旅游微博具有受众广、信息传播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量大等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如何运用旅游微博创新营销模式成为探索的重点。本文在概述乡村旅游和旅游微博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旅游微博+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传播新模式的特点、现状及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培刚  庞荣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阿拉斯加州具有多元文化与充权色彩的乡村治理方案、加拿大纽布朗斯维克省充满实验性质的"新乡村地区治理模式"以及欧盟研究中心对欧洲乡村治理经验的比较,归纳出中国当前乡村治理所要强调的落实地方分权、尊重多元文化、增加地方居民参与基层政策决策机制以及凝聚力与动员乡村社区资本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莹  
口碑是中国农村消费者间最普遍而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过程要素理论和社会系统传播模式理论揭示了农村市场口碑传播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农村市场的口碑信息源是意见领袖、市场行家和首要相关群体,口碑传播发生在强联结的社会关系之间,其传播要素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市场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交互型人际网络结构和人口构成特点等环境特征共同支持了口碑的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为企业的农村市场营销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荣莉莉  亓甜  蔡莹莹  
个体之间的知识传播存在不同的传播模式,组织中个体间传播模式的不同会对知识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组织的绩效和知识的创新。本文首先归纳出了个体之间知识传播的9种模式,根据知识传播模式的组合对组织进行分类,之后根据设定的传播规则,仿真计算了组织平均知识储量和知识方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提高组织知识交流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发现:知识传播模式的不同会影响组织的知识传播,当组织中全部为双向实线连接时,知识传播最快;组织密度越大,组织结构对知识传播的影响越小,而知识传播效率越高;组织中单向交流多时,知识方差大,即知识传播越难兼顾公平;相反,组织中双向交流多时,个体间知识储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荣莉莉  张效衡  亓甜  
组织内个体之间的知识传播存在不同的模式,传播模式会影响传播效果,反过来传播模式会随着传播的进行而发生演化,反作用于知识传播,进而影响组织绩效和创新。基于此,本文先归纳了六种知识传播模式之间的演化规则,然后对应不同类型的组织,利用复杂网络设置了多组仿真实验,模拟了传播模式不断演化时组织知识传播的动态过程。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专家对组织知识传播至关重要,专家能够大大提高组织知识储量;顺畅的沟通机制不仅能显著提高组织知识储量,还能让知识传播更兼顾公平;组织内个体的知识分享习惯是其获取知识的关键,越懂得分享的人越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维艳  
基于现代以利用为中心的物权理论,从社区旅游吸引物权的不同利用方式入手,建构了乡村社区景区化响应模式,结合西部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由"社区自助"走向"社区参与",进而从"经营性参与分配"或"福利-经营性参与分配"转向"股权性参与分配"模式演进的优化路径,并提出了学界理论建构、政府法制建设、企业体制创新、社区能力培养、第三方力量助推等保障机制,以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社区旅游发展中效率与公平、参与权益与资源保护等协调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费爱华  
乡村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主要有"招呼"、"聊天"、"闲话"和"骂街"四种类型。日常人际传播是乡村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形成和运行的纽带,是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方式,也是村民形成社区心理认同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社会关联功能。日常人际传播明确了传播者在村庄里的地位和角色,有助于乡村社会规范的形成和乡村社区秩序的维护,发挥了一定的舆论监督作用,具有一定的秩序建构功能。另外,面对"拥挤"的乡村社会,日常传播也有利于妒忌和怨恨等不良情绪排泄,化解乡村纠纷,发挥安全阀功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希光  杜涛  
本文对中国教育政策传播模式变化进行了考查。在内部传播系统、通过媒体中介的传播和与公众的直接传播中,教育政策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直线模式转向波形模式,由政策宣传模式转向新闻发布模式,由窗口模式转向压力模式,逐步从原来占主导的单向传播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双向传播。传播框架和逻辑正在发生着由"控制和宣传"向"协商和互动"的清晰转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梅  雷定鹏  
"中国梦"在乡村社会的有效传播是培育地方性共识和提升农民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环节。传播的制度共识、社会共识、价值共识构成了"中国梦"在乡村社会传播的共识基础。传播语境的嬗变、传播网络的肢解、农民的私利主导制约着"中国梦"在乡村社会的有效传播。因此,应遵循"中国梦"在乡村社会传播的基本原则,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改善干群关系,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优化传播渠道与路径,以重塑乡村社会的精神信仰、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促进共同理想在乡村社会的内生生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金银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社区参与。社区是乡村旅游的实施和受益主体,可以确保社区及乡村旅游的共同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社区介入乡村旅游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妥善的策略进行优化,以确保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翔  陈建华  
以乡村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把时间界定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主要分析了乡村行政建制、官员选拔制度和土地赋税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认为古代乡村治理模式呈现出皇权与绅权、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并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和主要特征把古代乡村治理分成官方主导治理模式、官绅结合治理模式、士绅主导治理模式三个时期,把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蔺雪春  
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实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学术界一是从肯定村民自治的方面,构设出总体上可称作“理想村民自治”的各种乡村治理模式,期望乡村社会治理实现“理想”的飞跃;二是从批判村民自治甚至否定乡镇政权机构的方面,提出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批判村民自治”的乡村治理模式。初步分析来看,这些模式尚存在较大缺陷,一方面容易使民众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化过程中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另一方面可能不符合中国非均质性的社会历史环境。因此,关于乡村治理模式问题,我们还需要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分析框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颖  罗贤春  
文章从惠农信息乡村传播信息寻租视角探讨如何提高惠农信息乡村传播的效能。依据理性经济人和委托—代理理论,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根据惠农信息乡村传播模式、信息寻租主体及目的,将信息寻租类型分为绩效考评式、街头官僚式、小世界自组织式、市场导向式和志愿失灵式五种类型,分别出现本体聚合、节点扩散和标的收益三种效能导向。解决惠农信息乡村寻租问题,需从政务服务、信息素养、获取能力、利益诉求和社会帮扶等方面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