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3)
2023(6877)
2022(5657)
2021(5374)
2020(4338)
2019(9929)
2018(9469)
2017(17766)
2016(9577)
2015(11111)
2014(10761)
2013(10966)
2012(10629)
2011(9945)
2010(9612)
2009(8857)
2008(8837)
2007(7523)
2006(6720)
2005(6300)
作者
(28792)
(24374)
(24160)
(23047)
(15439)
(11701)
(10905)
(9431)
(9285)
(8513)
(8318)
(8061)
(8046)
(7798)
(7709)
(7563)
(7204)
(6969)
(6941)
(6756)
(6180)
(5813)
(5805)
(5457)
(5412)
(5402)
(5301)
(5043)
(4987)
(4888)
学科
(51135)
经济(51094)
管理(21862)
方法(20398)
(20300)
数学(18663)
数学方法(18564)
中国(15875)
(13075)
(13030)
企业(13030)
(12097)
贸易(12091)
(11834)
地方(11688)
(8919)
业经(8656)
农业(8463)
(7922)
金融(7921)
地方经济(7780)
环境(7761)
(7670)
(7572)
(7310)
银行(7292)
(7156)
(7153)
关系(7101)
(6909)
机构
大学(146784)
学院(144021)
(73989)
经济(73021)
研究(63115)
管理(51202)
中国(47995)
理学(44005)
理学院(43418)
管理学(42910)
管理学院(42633)
科学(36017)
(33076)
(32868)
研究所(30401)
(28772)
(27771)
中心(26657)
经济学(24877)
财经(23574)
经济学院(22467)
(22413)
农业(22161)
(21841)
北京(21516)
科学院(20788)
业大(20723)
(19420)
(19104)
师范(18942)
基金
项目(98565)
科学(78661)
基金(74502)
研究(71284)
(67395)
国家(66968)
科学基金(55310)
社会(48911)
社会科(46590)
社会科学(46583)
基金项目(38075)
(34211)
自然(33523)
自然科(32735)
自然科学(32727)
自然科学基金(32161)
资助(31122)
教育(30926)
(30689)
编号(25862)
(23831)
(23337)
重点(23335)
中国(23204)
国家社会(22619)
成果(21194)
(20194)
教育部(20018)
发展(19381)
创新(19263)
期刊
(77835)
经济(77835)
研究(47222)
中国(28618)
(25207)
学报(23813)
科学(22852)
管理(19034)
(18748)
农业(18438)
大学(17644)
学学(16649)
经济研究(14330)
(13507)
金融(13507)
(12094)
世界(12002)
财经(11993)
教育(11966)
(11761)
国际(11402)
问题(10847)
技术(10764)
(10637)
业经(9833)
资源(8073)
技术经济(7752)
统计(7254)
经济问题(6584)
(6263)
共检索到22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优势产区正在逐步北移。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硬约束;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大燕  朱晶  
文章通过贸易专业化指数、结构优化指数等5个指标,对中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4个粮食品种的比较优势、进口市场结构变动程度及变动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稻谷比较优势逐年下降,玉米和大豆的比较劣势进一步凸显,小麦比较劣势明显但有所改善;4个粮食品种的进口来源高度集中,稻谷、玉米和大豆的进口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而小麦的进口市场结构则呈现出恶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稻谷、玉米和大豆进口市场结构的优化过程较不稳定,且3个品种的进口市场结构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同时,玉米进口市场结构在近五年已由优化趋势转为劣化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志刚  傅龙波  钟甫宁  
在分析近年来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比较优势变动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比较优势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在预测主要影响因素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比较优势短期内的变动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昌斌  陈印军  毕于运  
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和农村发展水平的改变,红黄壤地区近十几年来,粮食生产比较优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粮食生产格局也在进行着新调整。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影响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化的因素及优势变动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矛盾焦点,是国内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而在众多的促进国内供给增长的手段中,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理论上说,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粮食生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立新  秦富  白人朴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并结合成本分析进行综合比较 ,定性定量地研究我国大豆、小麦、水稻、玉米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 ,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玉  成升魁  谢高地  刘爱民  鲁春霞  王洋洋  
论文基于城市和农村人口及其人均食物消费、粮食工业产品产量、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等估算了2013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实际消费量和合理膳食结构下的理想消费量。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稻谷、玉米、小麦和薯类以国内生产为主,大豆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稻谷和小麦以口粮消费为主,玉米和豆类以饲料用粮消费为主,薯类以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消费为主;稻谷、小麦、玉米和薯类结余量较大,豆类结余量少;按照现有的饮食结构,只需要71%的稻谷生产量和52%的小麦生产量就能完全满足口粮需求。未来应关注稻谷和小麦口粮生产,实施全过程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玉  成升魁  谢高地  刘爱民  鲁春霞  王洋洋  
论文基于城市和农村人口及其人均食物消费、粮食工业产品产量、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等估算了2013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实际消费量和合理膳食结构下的理想消费量。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稻谷、玉米、小麦和薯类以国内生产为主,大豆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稻谷和小麦以口粮消费为主,玉米和豆类以饲料用粮消费为主,薯类以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消费为主;稻谷、小麦、玉米和薯类结余量较大,豆类结余量少;按照现有的饮食结构,只需要71%的稻谷生产量和52%的小麦生产量就能完全满足口粮需求。未来应关注稻谷和小麦口粮生产,实施全过程监管以及资金和技术支持,其他用途或品种的粮食生产应由市场主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冬竹  
我国是全球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粮食进口位居全球第一;小麦、稻谷、玉米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豆单产明显偏低;人多地少,主要粮食品种种植成本普遍高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尤其人工成本高。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炳坤  
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解决粮食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重大决策涉及到包括粮食生产、流通、调控等在内的各个相关方面。其中,如何抓好粮食生产是最基本的环节,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难点所在。我国之所以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寻求一种刺激粮食生产的新机制,充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爱芝  裴少峰  李崇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吴政  
现有关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通常假定省区和产品的生产具有同质性。本文修正了这个假定,通过一个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我国各省区的粮食生产空间结构,经过理论分析,推出了3个命题: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获得主要是依靠规模优势,而不是效率优势;各省区某种粮食的产量占比,与这种粮食的比较优势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特定省区在某些粮食上的比较优势与在其他粮食上的比较优势,通常是不可兼得的。利用2003年各省区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3个命题能够得到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奇  
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且进口市场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运用进口依赖性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后发现,我国大豆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美国和巴西;我国大米进口2011年以前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泰国和越南,2011年以后则暂不存在该类风险;我国玉米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于美国;我国小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立军  褚庆全  胡志全  吴永常  
本文结合农业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以基于GIS的中国耕作制度分区为基础,系统分析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变化,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业区域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即各主要粮食作物的区域变化趋势为:水稻主要产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虽然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而且在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作为首要产区的长江中下游区的区位生产系数有所下降,东南区和华南区的区位系数呈上升趋势;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区和西北区在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尤其黄淮海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柴玲欢  朱会义  
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与地域分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受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以及耕地保护、农业补贴、价格保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国目前区域专业化的方向和地域分工取向尚不清晰,不过农产品生产的集中化趋势却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论文以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省域单元1981—2013年的产量数据,运用集中化指数方法揭示1980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区域集中化程度的演变特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的集中化程度明显上升,3种粮食作物中小麦生产的集中化程度最高,并呈相对稳定的集中化趋势,而稻谷和玉米生产的集中化程度则经历了一个"U"...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