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1)
- 2023(14134)
- 2022(12247)
- 2021(11821)
- 2020(9815)
- 2019(22818)
- 2018(22603)
- 2017(42561)
- 2016(23186)
- 2015(26286)
- 2014(26242)
- 2013(25977)
- 2012(23735)
- 2011(21666)
- 2010(21469)
- 2009(19883)
- 2008(19321)
- 2007(16693)
- 2006(14646)
- 2005(13067)
- 学科
- 济(92134)
- 经济(92008)
- 管理(67244)
- 业(59047)
- 企(48476)
- 企业(48476)
- 方法(41741)
- 数学(36404)
- 数学方法(35959)
- 中国(26570)
- 农(25000)
- 财(22172)
- 学(21391)
- 环境(20566)
- 业经(19523)
- 贸(18977)
- 贸易(18968)
- 易(18542)
- 制(17891)
- 地方(17732)
- 农业(16178)
- 和(15814)
- 划(15156)
- 理论(14261)
- 银(14249)
- 银行(14201)
- 融(13759)
- 金融(13758)
- 行(13626)
- 技术(13433)
- 机构
- 大学(331704)
- 学院(327612)
- 济(134401)
- 经济(131601)
- 管理(128926)
- 研究(116275)
- 理学(111648)
- 理学院(110376)
- 管理学(108572)
- 管理学院(107989)
- 中国(86915)
- 科学(71846)
- 京(71637)
- 财(60080)
- 所(58404)
- 研究所(53597)
- 农(53293)
- 中心(51514)
- 业大(49249)
- 财经(48284)
- 北京(46156)
- 江(45574)
- 经(44103)
- 范(43621)
- 师范(43258)
- 院(42411)
- 农业(41770)
- 经济学(40722)
- 州(37326)
- 经济学院(36644)
- 基金
- 项目(227842)
- 科学(178496)
- 基金(166325)
- 研究(165853)
- 家(146358)
- 国家(145214)
- 科学基金(123198)
- 社会(105009)
- 社会科(99432)
- 社会科学(99404)
- 基金项目(88189)
- 省(85738)
- 自然(79916)
- 自然科(77939)
- 自然科学(77915)
- 自然科学基金(76502)
- 教育(74757)
- 划(73909)
- 资助(68771)
- 编号(66136)
- 成果(54142)
- 重点(51345)
- 部(51012)
- 发(48544)
- 创(46606)
- 课题(45631)
- 国家社会(43753)
- 创新(43598)
- 科研(43530)
- 教育部(43417)
- 期刊
- 济(146092)
- 经济(146092)
- 研究(97478)
- 中国(62696)
- 学报(53863)
- 科学(49838)
- 农(48375)
- 管理(46588)
- 财(43871)
- 大学(40487)
- 学学(38097)
- 教育(34801)
- 农业(34062)
- 技术(26581)
- 融(26270)
- 金融(26270)
- 财经(23288)
- 经济研究(23276)
- 业经(21917)
- 经(19895)
- 问题(19131)
- 业(18437)
- 图书(17195)
- 资源(16349)
- 贸(16275)
- 科技(16106)
- 理论(15639)
- 技术经济(15334)
- 版(15276)
- 世界(14938)
共检索到480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佳骏 史丹 李宇
本研究基于我国陆地国土空间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分异与我国主要煤炭矿区进行空间拟合,在整个国土空间范围上判别我国主要煤炭基地所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揭示不同煤炭基地相关生态环境因子约束类型,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煤炭基地生态约束类型的绿色开采措施与我国未来煤炭基地生产调控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跃龙,张玲娟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客观、灵活且具较强可操作性的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通过用此法评价全国26个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方式,对其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跃龙,刘燕华
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之间具一定的相关性,这节相关性的大小与其所处的工业化程度或水平的高低成反相关关系。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例如,我国东南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不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或加剧主要不是因为工业化进程;相反,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例如,我国西部各省、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阻障工业化进程,而低水平的工业化又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贫困与脆弱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提出要想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加速实现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化,既是摆脱贫困也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脆弱生态环境,工业化,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波 曲建升
由于工业时代对环境的开发和人为操控所造成的两大强有力因素的推动,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日渐以危险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在分析城市在气候变化中的驱动作用、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城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的优势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纽约、芝加哥、伦敦和东京等国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分析,对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我国可以借鉴的举措进行了系统总结。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 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评价 云南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军 程春满 杨建新 孙玉军 付晓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 ,晋陕蒙接壤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 ,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 .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选取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 ,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景观格局的形成过程 .同时 ,运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进行了预测 .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史丽伟
近年来我国煤电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日益严重,运力瓶颈、季节周期等导致港口主导下煤炭供应链脆弱,阻碍供应链的顺畅运行甚至产生中断风险。研究利用贝叶斯网络计算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影响下的港口煤炭供应链脆弱性,构建定量分析模型,并界定了港口主导下煤炭供应链的结构及其脆弱性的含义,对供应链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别对供应链短期脆弱性和长期脆弱性进行网络参数计算,并通过实证研究找出港口主导下煤炭供应链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为煤炭供应链上企业的运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云 朱宇恩 张军营 王冰
客观判断煤炭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对于中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煤炭产业发展现状,运用产业周期相关理论,将龚柏兹曲线定量分析法与计算判断法、经验对比法两种判别法相结合,构建煤炭产业生命周期模型并进行实证应用,通过煤炭资源与产业规模维度、煤炭产业结构和组织维度、煤炭产业技术结构和效率维度、政府角色维度综合判定中国煤炭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形成期向成长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煤炭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重大调整期和转型期,随着能源生产与利用由"变革"到"革命"的转变,煤炭全方位综合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突破、推广和应用以及煤炭管理方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官冬杰 苏维词 王海军
重庆岩溶区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宜耕地资源不足,土地退化严重,承受自然灾害能力低,使岩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本文以重庆市岩溶地区为例,选择12项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然后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25个岩溶区县中潜在脆弱区县7个,轻度脆弱区县2个,中度脆弱区县5个,重度脆弱区县5个,极度脆弱区县6个。
关键词:
岩溶县 生态脆弱性 模糊评价 重庆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瑛英 赵红
社区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减灾水平的高低能够衡量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强弱。降低社区脆弱性是提高减灾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易受攻击程度、敏感程度、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四个方面分别分析,找到社区脆弱性在这四个方面的体现,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脆弱性,提高社区减灾能力,对于减少突发事件损害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区 脆弱性 应对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林 修春亮 张哲
在城市安全问题上引入"脆弱性"这一概念,初步构建城市脆弱性的研究框架: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城市规模、密度和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应急管理水平,是影响城市脆弱性的结构性因素。突发事件是城市脆弱性产生的主要胁迫因素。城市规划和建设应以安全为基点,将城市脆弱性分析作为新依据,建立城市规模、密度和形态三位一体的关系,做好城市安全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增强城市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能力。
关键词:
城市安全 城市脆弱性 规避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亚平 邓运员
文章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认为两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干扰强度的大小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有利于区分脆弱生态环境概念与退化生态环境概念和加深理解退化概念的相对性内涵。以衡阳盆地为例,采用以脆弱度评估间接地进行退化度与恢复度评估的新思路,定量评估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在脆弱性和1984年与2000年的现实脆弱性,并在其基础上分别计算出1984年和2000年相对于初始状态的绝对退化度以及1984—2000年期间的相对退化度,评估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衡阳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同时较好地诠释了有关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的基本观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金月 王石英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岷江上游因地质构造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和灵敏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证据权重法(WOE)进行滑坡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水力侵蚀、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各生态主题脆弱性的空间叠加分析;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在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滑坡脆弱性、水力侵蚀脆弱性、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均以轻微度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80.43%、71.89%、75.55%;各生态环境主题脆弱性综合分析表明,54.70%的区域至少面临一种生态问题,面临两种及以上环境问题的区域占15.43%,同时面临三种环境问题的占1.35%。研究结果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子,对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持续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延琼 陈国阶 樊宏
岷江上游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西北部。该地区既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成都平原的水源生命线。但几十年来 ,该区域植被的大量砍伐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引起了一系列生态失调问题 ,被列为南方山地典型脆弱生态环境区。在分析岷江上游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形成的自然因素 :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地貌状况和地面组成物质的脆弱性以及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人为因素 :土地的过度垦殖、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草场的过度放牧等 ,提出了改善该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对策。结果表明 ,科学利用与发展林草植被 ,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加大坡耕地的坡改梯力度 ,合理利用土地、重视干旱河谷的治理、聚落的...
关键词:
岷江上游 脆弱生态环境 坡耕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