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7)
- 2023(11235)
- 2022(9638)
- 2021(8958)
- 2020(7717)
- 2019(18110)
- 2018(17521)
- 2017(34307)
- 2016(18652)
- 2015(21573)
- 2014(21674)
- 2013(21939)
- 2012(20829)
- 2011(18983)
- 2010(19000)
- 2009(18037)
- 2008(18198)
- 2007(16303)
- 2006(14252)
- 2005(13203)
- 学科
- 济(91039)
- 经济(90953)
- 管理(52042)
- 业(50394)
- 方法(42778)
- 数学(38943)
- 数学方法(38615)
- 企(37966)
- 企业(37966)
- 农(25880)
- 中国(25194)
- 财(21341)
- 贸(20338)
- 贸易(20331)
- 易(19798)
- 地方(18871)
- 制(16358)
- 业经(16283)
- 学(16258)
- 农业(15703)
- 银(13946)
- 银行(13923)
- 融(13630)
- 金融(13628)
- 行(13293)
- 环境(12931)
- 务(12624)
- 财务(12597)
- 财务管理(12558)
- 和(12178)
- 机构
- 大学(282197)
- 学院(279756)
- 济(128047)
- 经济(125712)
- 管理(106157)
- 研究(100213)
- 理学(91034)
- 理学院(89973)
- 管理学(88696)
- 管理学院(88152)
- 中国(78619)
- 京(59858)
- 科学(58565)
- 财(57251)
- 所(51453)
- 农(46475)
- 研究所(46400)
- 财经(45918)
- 中心(45802)
- 经(41769)
- 经济学(41271)
- 江(41206)
- 业大(38925)
- 北京(38552)
- 经济学院(37460)
- 农业(36553)
- 范(36505)
- 师范(36216)
- 院(35564)
- 财经大学(34043)
- 基金
- 项目(180894)
- 科学(143491)
- 基金(134034)
- 研究(132481)
- 家(116420)
- 国家(115547)
- 科学基金(98372)
- 社会(86818)
- 社会科(82477)
- 社会科学(82455)
- 基金项目(69877)
- 省(67883)
- 自然(61625)
- 教育(60507)
- 自然科(60199)
- 自然科学(60181)
- 自然科学基金(59124)
- 划(58179)
- 资助(56607)
- 编号(52190)
- 成果(43147)
- 部(42257)
- 重点(41295)
- 发(40156)
- 国家社会(37038)
- 创(36819)
- 教育部(36372)
- 课题(36369)
- 人文(34872)
- 中国(34774)
- 期刊
- 济(139252)
- 经济(139252)
- 研究(86580)
- 中国(51780)
- 财(43454)
- 农(42252)
- 学报(41638)
- 科学(39185)
- 管理(37174)
- 大学(31343)
- 学学(29426)
- 农业(28715)
- 融(28237)
- 金融(28237)
- 教育(25219)
- 财经(23617)
- 经济研究(23547)
- 技术(23132)
- 业经(21488)
- 经(20385)
- 问题(19564)
- 贸(18821)
- 业(15991)
- 国际(15961)
- 世界(15428)
- 技术经济(15200)
- 统计(15123)
- 理论(13407)
- 策(13093)
- 商业(12900)
共检索到42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树 陈刚 肖宏亮
采用2006年的截面统计数据考查了我国35类工业产品生产的区域集聚现象。研究发现,工业产品生产普遍存在较高的区域集聚程度,表现出亲原料产地性、历史承继性、落脚自由等性质,并且存在明显的东西梯度和隐约的梯度推移黏性等性质;大多数产品生产集聚的影响因素是与新经济地理学相吻合的,但也有不少补充和修正。
关键词:
工业产品 区域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辉林
一、基本构造设一大区域隶属下的某地区P,该地区的主要工业产品类别为A_1、A_2……A_n;功能指标(即评审指标)为C_1、C_2……C_m;而工业产品Ai在功能指标Cj下的数值为bij(i=1、2……n:j=1、2,……m)。则该产品结构分析的定量方法基本构造设计如下所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耀群 周新生
利用集中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从2003年至2006年的区域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我国制造业已呈现出较强的地区集中性,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较低,制造业产业集群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群 区域集中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婧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使用1998~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数据,研究中国区域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主要结论包括:Theil熵值和MoranI值及Moran散点图表明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及其相对增长速度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区域间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别对创新的中间产出、专利和最终产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R&D经费对专利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产出均有显著影响,而R&D人员投入和GDP对专利产出有显著影响,对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影响并不显著。考虑空间因素后,模型的拟合效果改善,进一步验证了创新发展的空间依赖性。
关键词:
区域创新 集聚 空间相关 空间计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亚雄,李向明,张鸿武
By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output of major industrial products on the GDP. Based on this,the paper gets some reasons of the imbalanc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Then the paper gives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关键词:
工业产品产量 GDP 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建军 武拉平 闫逢柱
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农产品加工业的12个产业的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C-D函数,重点分析地理集聚对农产品加工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2002—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平均地理集聚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产业集聚度变化存在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大小与变化及其对产业成长的影响显著且不同行业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贡献虽弱于资本而强于劳动;产业地理集聚、资本、劳动其对产业成长贡献差异及行业差异可以为政府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成长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 张萃
本文以空间集聚与制造业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前提条件,分三个层面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中的FDI因素:一般层面之FDI渗透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层面之集聚诸因素中的FDI因素;集聚程度有别层面之FDI集聚效应差异。借助成熟模型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所有这三个层面,FDI的行业空间集聚效应均明显可见。研究还显示,即使在高集聚行业,FDI迄今尚未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推断的倒U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鑫
本文以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VRS模型、区域熵值法,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定量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行线性、非线性估计。研究表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存在两个结构变点,变点对应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分别为1.132、1.394;随着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其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正向影响呈"两头强、中间弱"的U型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兵 蒲勇健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产业集聚是相生相伴的。一般情况下,较高的税收政策将不利于产业的区域集聚,较低的税收将会吸引产业集聚。但是,如果在该区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降低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更有效时,即使是采用较高的税收政策,也将会有利于产业向该区域集聚。即如果区域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性地租足以阻止这种税收上升带来的损失时,较高的税收也将有利于产业的区域集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财政政策 比较 实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将 许泽庆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将工业多样化集聚划分为相关多样化集聚与无关多样化集聚,并使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中国2005~2016年27个区域的创新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利用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工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域间的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联动与依赖性;工业的相关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无关多样化集聚阻碍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伟 蔡学斌 杨琴 石汝娟 夏虹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对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农产品原料的类型将农产品加工业进行重新归类,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在东、中、西及东北的分布,以及在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使用集中度、空间基尼指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方法,该文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占全国的比例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业"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布格局发生了较为显著地改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及糖料、茶叶和乳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优势农产品区域...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产业布局 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松
本文基于1991—2013年中国省域数据,使用传统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产业品牌效应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产业集聚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与传统计量模型相比,空间计量模型更为适合。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区域产业品牌对本地产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不仅受到本地区区域产业品牌的积极影响,还受到周边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品牌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大政府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支持力度,引导区域产业品牌向绿色化和高级化发展;以信息化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指导作用;加强不同地区间区域产业品牌的多层次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促进金融创新,为区域产业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从外部性的角度探讨了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鉴于产业外部性即产业集聚会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已有研究,文章提出了产业集聚也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的假说,并借助中国2001-2007年2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采用DEA的方法测度了全要素(各类)能源效率以及产业集聚程度指标。结果发现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而能源非密集型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资源依赖性行业及出口密集型等行业集聚程度较高;烟草行业的能源效率和集聚程度均居首位。随后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产业集聚及其所引致的外部性可以有效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单要素能源效率的假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海
笔者利用2005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而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2)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化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面影响;(3)沿海区位与文化资源禀赋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伟纯 李二玲
以2006—2016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强调区域内外两方面因素出发,利用演化经济地理思维构建分析框架,探讨了产业集聚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是在区域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过程。②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地理集聚变化与产业转移高度相关;农产品加工业在中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显著增强,表现出路径创造特征。分行业来看,中部地区对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创造较为明显;长江中上游地区对原材料—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创造突出,但烟草制品业集聚格局较为稳定,呈现出由区域路径锁定而导致的空间锁定特征。③对历史基础的依赖是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演化的关键,且是东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保持高水平集聚的最主要原因;产业转移显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产业多样化与外商投资对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表现为负向作用,在中西部表现为正向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