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0)
2023(14871)
2022(12254)
2021(11082)
2020(8990)
2019(20934)
2018(20719)
2017(39202)
2016(21375)
2015(24436)
2014(24858)
2013(24761)
2012(23594)
2011(21658)
2010(21736)
2009(20078)
2008(20017)
2007(17988)
2006(16060)
2005(14985)
作者
(64524)
(53886)
(53867)
(51330)
(34435)
(25824)
(24514)
(21033)
(20684)
(19158)
(18593)
(18059)
(17293)
(17208)
(16881)
(16849)
(16112)
(16084)
(15588)
(15568)
(13587)
(13341)
(13178)
(12287)
(12235)
(12145)
(12026)
(11931)
(10961)
(10916)
学科
(104438)
经济(104346)
管理(55471)
(52719)
方法(38814)
(38572)
企业(38572)
中国(34493)
数学(34358)
数学方法(34104)
(29277)
地方(26860)
业经(21985)
(20694)
(20530)
(20397)
贸易(20382)
(19742)
农业(19663)
环境(18664)
(18040)
(16913)
银行(16876)
(16506)
金融(16504)
(16472)
(16359)
(14703)
地方经济(14121)
技术(12872)
机构
大学(316782)
学院(315945)
(139931)
经济(137115)
研究(120638)
管理(114249)
理学(96547)
理学院(95309)
管理学(93758)
管理学院(93156)
中国(92134)
科学(72446)
(70021)
(62282)
(61703)
(57053)
研究所(56404)
中心(53905)
(48679)
财经(48478)
业大(46060)
北京(45282)
农业(44636)
经济学(44541)
(44018)
(43730)
(43437)
师范(43312)
经济学院(40200)
(38732)
基金
项目(204127)
科学(160356)
研究(149263)
基金(147872)
(129599)
国家(128561)
科学基金(108449)
社会(96623)
社会科(91653)
社会科学(91629)
(78497)
基金项目(77456)
自然(67348)
(67105)
教育(66943)
自然科(65770)
自然科学(65752)
自然科学基金(64547)
资助(60399)
编号(59228)
(50260)
成果(48823)
重点(47001)
(45573)
课题(42335)
(41599)
国家社会(41000)
发展(40736)
(40092)
创新(39230)
期刊
(160712)
经济(160712)
研究(100721)
中国(67889)
(53529)
学报(49887)
科学(47040)
(45646)
管理(41702)
大学(37302)
农业(36427)
学学(34931)
教育(33675)
(32969)
金融(32969)
经济研究(26704)
技术(26674)
业经(25726)
财经(24206)
问题(22990)
(21012)
(20527)
(19175)
国际(17250)
世界(17226)
技术经济(16314)
统计(15235)
资源(14984)
图书(14945)
(14570)
共检索到494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  赵先超  
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过程中的中国城市,向低碳化发展是其必由之路。基于DPSIR模型,从低碳化基础、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建筑低碳化、交通低碳化、环境低碳化、碳汇能力和社会低碳化8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线性加权法对我国36个城市进行了测度。结果分析表明:城市总体低碳化发展水平不高,还没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将之划分为3个准低碳城市、22个中碳城市、11个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到北逐渐减小的分异态势;低碳化发展指数与城市财富和城市规模都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低碳化发展在各个方面还不平衡,薄弱之处需要提高。该研究试图为各市统筹兼顾、因地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华  陈晓雪  陆玉梅  
本文在简单回顾江苏低碳经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工业低碳化发展的3个阶段;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方法,估算了1986~2009年江苏工业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江苏工业碳排放量呈指数形式增长,而碳排放强度呈对数形式下降;基于对各种可能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的设定,对江苏工业低碳化的情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江苏应当选择工业增长保持在12%左右,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保持在7%左右的工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为保证这一排放情景的实现,就必须推进能源效率提高、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和加强重点行业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建伟  
在"田园城市"、"邻里中心"等国外优秀规划理念的启发下,结合我国传统小城镇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蜂窝理念,力图通过功能混合促进职住平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等手段从根本上减少城市居民工作、生活的长距离出行需求,同时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增加绿色出行的比例,从而实现从规划角度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以重庆市两江新区蔡家项目为例进行相关规划研究,通过对居民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的模拟,发现应用蜂窝理念改造后的城市能实现减排68%左右,减排效果非常显著,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适用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铁鑫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走低碳化发展道路是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在分析了日本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开发方式3个方面对中日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中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琪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玉娟  
哥本哈根大会标志着"低碳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化可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以及低碳技术等几个层次的内容,而低碳城市是低碳化的载体。我国由"高碳化"向"低碳化"的转型势在必行,应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低碳化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振家  
首先设定农业碳排放测算公式,使用2009-2018年辽宁农业碳排放相关指标数据对辽宁农业碳排放量、碳排放效率以及碳源结构特征进行测算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辽宁农业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动辽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振龙  侯琰珍  孙鸿鹄  
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基础。市域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兼具目标传导与战略落实双重属性的关键地域单元,揭示市域国土空间碳排放特征及其低碳化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对于塑造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探索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方法,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分析市域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提出面向空间治理的优化策略,并以苏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市域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方法及低碳化发展模型能够有效测度市域碳排放特征及其低碳化发展效率空间差异。(2)苏州市2020年碳排放总量为2.38亿t,碳排放量高值地块集中分布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低值地块分散分布在乡镇地带以及各类碳汇主体地区。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效率在不同尺度上均有明显差异,区县尺度主要表现出地域差异,乡镇尺度具有城乡差异。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其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效率也较高,但生态低碳化发展效率往往较低。(3)根据区县、乡镇不同空间类型,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转型,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减排固碳的作用,构建复合协调、低碳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格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合良  李晓慧  
根据现有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理论研究,从能源消耗情况、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技术等三个方面分析,目前中国商业低碳化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为此,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商业低碳化发展模式,即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商业企业的运作与实施、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尤为重要的是,应就实现中国商业低碳化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伟轩  
长江沿岸上、中、下游28个地级以上城市可视为我国东、中、西部城市的缩影,因此,沿江城市的低碳化发展水平客观上反映着中国低碳城市整体发育程度与区域差异。在分析、理解低碳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低碳指数概念,并从时空路径对长江沿岸28个城市的低碳指数进行聚类分析与评价。认为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应该以不影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根本前提,低碳城市发展应该以平均相对量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不同城市可根据构成低碳指数的3个分项指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提高城市综合低碳指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  
低碳农业可以为碳交易定价市场提供自愿减排量,从而实现"三农"发展的低碳转型和碳交易定价市场的核证减排量抵消机制供给。因此,有必要根据低碳农业和碳交易顶层设计思路,探明碳交易抵销机制与低碳"三农"的关联。本文在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经验的基础上,阐释了农业碳交易在中国的现状,并研究了国际碳市场与农业CER项目的关联、我国农业CER项目与国际碳市场供给侧的关联、国内碳市场与我国农业CCER项目的关联,进一步架构了碳交易市场抵消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之间的关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本文在对青岛市旅游产业及各部门碳足迹状况进行量化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青岛市旅游产业的碳排放现状与趋势,以及关键的减排潜力领域。同时,从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力、低碳消费、低碳产出、低碳环境、低碳设施支持、低碳政策六个方面,构建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对青岛市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特征及趋势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符合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政策建议,为制定青岛市旅游产业低碳化标准提供量化依据,为加快青岛市低碳经济发展步伐、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城市以及探索旅游城市发展转型的战略途径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宏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产业集群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速推进我国产业集群低碳化发展步伐,推广及践行低碳理念,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完善支持产业集群低碳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推进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突破产业集群低碳化发展的技术欠缺和规模瓶颈;拓展融资渠道,为产业集群的低碳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玉香  孟祥云  
首先分析了低碳物流的相关研究成果、内涵及其主要功能环节,接着剖析了制约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物流服务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