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9)
2023(13566)
2022(11790)
2021(11384)
2020(9413)
2019(22421)
2018(22344)
2017(42947)
2016(23073)
2015(26273)
2014(26283)
2013(26022)
2012(23575)
2011(21448)
2010(21335)
2009(19495)
2008(18900)
2007(16005)
2006(13940)
2005(12255)
作者
(65801)
(54604)
(54193)
(51719)
(34963)
(26056)
(24568)
(21578)
(20812)
(19332)
(18607)
(18478)
(17214)
(17189)
(16982)
(16652)
(16219)
(16071)
(15567)
(15425)
(13367)
(13350)
(13099)
(12381)
(12145)
(12041)
(11935)
(11802)
(10936)
(10662)
学科
(97719)
经济(97616)
管理(62949)
(58463)
(47910)
企业(47910)
方法(47718)
数学(42544)
数学方法(41859)
中国(29022)
(23589)
(20203)
(19962)
业经(19283)
(18783)
贸易(18773)
地方(18445)
(18291)
理论(15828)
农业(15586)
(15496)
环境(14874)
(14769)
技术(13771)
(13111)
银行(13074)
(12902)
(12779)
金融(12777)
(12514)
机构
大学(330369)
学院(326591)
(134837)
经济(132038)
管理(131614)
理学(115078)
理学院(113809)
研究(112249)
管理学(111632)
管理学院(111069)
中国(83213)
(71532)
科学(69309)
(57177)
(55767)
研究所(51287)
中心(49500)
(49065)
业大(47778)
财经(47144)
北京(45882)
(43977)
(43333)
(43170)
师范(42986)
经济学(41127)
(40927)
农业(38546)
经济学院(37094)
(36382)
基金
项目(228810)
科学(180663)
基金(168088)
研究(165591)
(146853)
国家(145742)
科学基金(125544)
社会(105274)
社会科(99875)
社会科学(99845)
基金项目(88849)
(86064)
自然(82423)
自然科(80609)
自然科学(80594)
自然科学基金(79112)
教育(76116)
(73781)
资助(70824)
编号(66192)
成果(53139)
(51077)
重点(50846)
(48007)
(46875)
课题(45586)
教育部(44007)
创新(43811)
国家社会(43725)
科研(43588)
期刊
(139385)
经济(139385)
研究(97652)
中国(58440)
学报(49970)
科学(48391)
管理(47476)
(43622)
(40260)
大学(38123)
学学(35817)
教育(35132)
农业(31214)
技术(28557)
(24211)
金融(24211)
经济研究(23634)
财经(22303)
业经(21272)
问题(19474)
(19104)
(17116)
图书(16879)
技术经济(16187)
统计(15955)
科技(15624)
理论(15199)
(15006)
资源(15003)
现代(14509)
共检索到466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饶克勤,周有尚  
疾病死亡模式及其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卫生状况的改善和人群健康素质的提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人口死亡及其原因的登记和死亡模式的分析研究。在当今世界中,许多国家已经经历了由生物性传染性疾病到慢性非生物性疾病死亡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饶克勤  
疾病死亡模式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个国家或地区人群死亡原因中各类疾病死亡率水平、相对死亡比及其年龄别、性别、职业别和地区别等的差异特性。它反映了各类疾病在一定时期对居民生命的威胁程度和人群健康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变量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当今世界中,大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泽春  李伶俐  
本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研究吸烟等因素对我国三大疾病死亡概率的影响,分析了吸烟、性别、地区等因素内部各水平之间的差异性,为保险公司对有关人寿保险产品进行风险分级、保费定价与费率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也为评估我国人口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与研究框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阳  耿菁楠  王兰会  
分析我国30个省区(西藏及港澳台除外)的主要疾病死亡率数据,通过方差分析、面板回归等方法逐步深入研究疾病死亡率与森林覆盖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越高,主要疾病死亡率越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肺癌死亡率减少1.14/105,乳腺癌死亡率减少0.16/105,其他慢性病具有同样的抵减趋势。这些结果表明森林在促进居民健康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查光祥  董美阶  
分析人口的主要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变动趋势与规律,是有计划有重点地制订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和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收集了1980年至1985年宜昌地区人口主要疾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韩猛  王晓军  
由死亡率下降带来的长寿风险给社会、政治以及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加准确地对长寿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需要对未来死亡率趋势进行预测。本文针对我国死亡率数据样本量小以及数据存在缺失的实际情况,对Lee-Carter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一个双随机过程对Lee-Carter模型中的时间项进行建模。在模型中考虑了样本量不足对预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使得改进后的Lee-Carter模型更加适合目前中国的人口死亡率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圆  周兰兰  
小域估计(SAE)是小样本抽样调查中的重要议题,该问题下使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的估计偏差较大。文章基于经验贝叶斯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分层贝叶斯模型,以我国肺结核疾病死亡率为例提出了一种小样本条件下有关健康比率数据的小域估计方法,应用MCMC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和超参数进行了后验推断。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层贝叶斯模型同时考虑了不同地区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可根据样本数量大小对小域估计量进行合理调整,其估计结果更具稳健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震  戴志杰  杨菁  
高质量人口死亡数据的匮乏长期困扰着中国的死亡率研究,死亡率的间接估计也由此成为中国人口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过去常用的方法如模型生命表和死亡关联模型等存在的一些缺陷会导致死亡率的误估。Wilmoth等提出的二维死亡模型具有对数据要求少、估计效果好的特点,但该模型的提出、构建和验证均基于发达国家的死亡率数据,对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文章从模型构建、经验系数和输入参数3个方面考察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死亡模型在理论和模型估计上均对中国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准确地刻画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年龄模式。对拟合效果的检验和比较显示,二维死亡模型估计的精度优于其他的间接估计方法,拟合效果更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震  戴志杰  杨菁  
高质量人口死亡数据的匮乏长期困扰着中国的死亡率研究,死亡率的间接估计也由此成为中国人口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过去常用的方法如模型生命表和死亡关联模型等存在的一些缺陷会导致死亡率的误估。Wilmoth等提出的二维死亡模型具有对数据要求少、估计效果好的特点,但该模型的提出、构建和验证均基于发达国家的死亡率数据,对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文章从模型构建、经验系数和输入参数3个方面考察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死亡模型在理论和模型估计上均对中国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准确地刻画中国人口死亡率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与某些国家的情况相反,法国城市中总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高,随着居民区的不断增加,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大城市的社会职业结构一般都更有益于居民,当然仍存在着导致死亡的各类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饶克勤,陈育德  
平均期望寿命由于其概念明确、不受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宜于对比,常被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疾病死亡模式和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平均期望寿命的变化不仅受到人口总死亡率以及各年龄别死亡率的影响,而且还受死亡原因及其构成变化的影响。自5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区由于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死亡率的增加,人口死亡年龄和主要死亡原因模式已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兴柱,雷海潮,卞鹰  
研究表明,在自然发展情况下,慢性病及其治疗费用将有较大增长,患病率将由1993年的152‰增加到2030年的656‰;慢性病治疗费用将由1994年的418亿元增加到2030年的148947亿元;卫生费用占GDP的百分比将由1994年的3.2%增加到203O年的24%。如果加强慢性病的社区预防,卫生费用占GDP的百分比可控制在2030年的13%;如果加强社区医疗,这一百分比可控制在15%左右;如果双管齐下,这一百分比可控制在8.8%左右。本研究提出了加强城市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并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实行投资倾斜和进行需求输导的战略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王云亮  朱燕  王新生  
案情简介熊某,某市广播电视台收费员,属流动性工作性质,负责有线电视收视费收缴,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以公立年为周期)。2015年4月29日(休息日)14:00左右,熊某在家吃过午饭后去单位营业室上交单位营业尾款(4月28日下午收取的电视收视费尾款),在居民楼下楼梯时突发疾病晕倒,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10分钟后由120急救车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当日15:47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医院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仇春涓  李银环  谭昕玥  钱林义  
商业重大疾病保险日益成为个人和家庭防范疾病风险,实现健康生活的重要工具。2020年11月5日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为重大疾病保险费率科学化提供了更精确的依据。本文在连续时间三状态Markov模型框架下,运用Gompertz-Makeham模型和分段Perks公式,以经验生命表和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为基础,分别对健康人群的死亡效力和重大疾病的发病强度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选择,进而得到18~60周岁人群的独立主险型重大疾病保险的纯保险费率。此外,通过与2013年版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计算得到的纯保险费率对比发现,虽然2020年版的重疾范围有所扩大,但由于重疾定义发生了变化,在保障责任一致的情形下,男性与女性的纯保险费率均有所下降。虽然男性纯保险费率高于女性,但21~60岁男性的纯保险费率相对女性下降幅度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