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8)
- 2023(5957)
- 2022(5019)
- 2021(4925)
- 2020(4131)
- 2019(9735)
- 2018(9518)
- 2017(17556)
- 2016(9597)
- 2015(11117)
- 2014(10915)
- 2013(11082)
- 2012(10705)
- 2011(9981)
- 2010(9971)
- 2009(9288)
- 2008(9390)
- 2007(8013)
- 2006(7138)
- 2005(6525)
- 学科
- 济(46315)
- 经济(46264)
- 管理(23526)
- 业(22265)
- 方法(22102)
- 数学(19996)
- 数学方法(19852)
- 企(17234)
- 企业(17234)
- 中国(14855)
- 贸(11597)
- 贸易(11592)
- 易(11358)
- 学(11055)
- 农(10595)
- 财(9225)
- 制(8127)
- 业经(7428)
- 银(7269)
- 银行(7244)
- 融(7229)
- 金融(7228)
- 关系(7182)
- 行(7067)
- 环境(6822)
- 农业(6681)
- 出(6353)
- 地方(6201)
- 和(6080)
- 策(6077)
- 机构
- 大学(153240)
- 学院(147516)
- 济(68764)
- 经济(67800)
- 研究(61967)
- 管理(50998)
- 中国(46907)
- 理学(44301)
- 理学院(43639)
- 管理学(42811)
- 管理学院(42564)
- 科学(37929)
- 京(33763)
- 所(32959)
- 研究所(30662)
- 财(29421)
- 农(28560)
- 中心(25179)
- 财经(24263)
- 经济学(23416)
- 农业(22820)
- 经(22505)
- 业大(22432)
- 北京(22053)
- 院(21743)
- 经济学院(21152)
- 科学院(20392)
- 范(20302)
- 师范(20136)
- 江(19803)
- 基金
- 项目(100142)
- 科学(79691)
- 基金(77254)
- 家(70559)
- 国家(70131)
- 研究(68144)
- 科学基金(57719)
- 社会(45917)
- 社会科(43596)
- 社会科学(43586)
- 基金项目(39905)
- 自然(37868)
- 自然科(37051)
- 自然科学(37033)
- 自然科学基金(36423)
- 省(33696)
- 资助(32482)
- 划(31601)
- 教育(31117)
- 部(24301)
- 重点(24089)
- 编号(23389)
- 中国(22693)
- 发(21612)
- 国家社会(20820)
- 教育部(20529)
- 成果(20324)
- 创(20150)
- 科研(19508)
- 创新(19140)
共检索到221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展晓莹 任意 张淑香 康日峰
【目的】明确土壤有效磷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磷平衡(土壤磷输入减去磷输出)的响应关系,为指导磷肥施用以及管理有效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1个农业部国家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分析常规施肥条件下中国主要5种类型土壤上有效磷的演变规律与土壤磷素的平衡状况,得到单位磷平衡的有效磷变化量(即有效磷效率),同时对土壤的有效磷效率与土壤性质(p H、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个土壤监测点中有2个点的磷素出现耗竭,19个点的磷素出现累积,累积磷盈亏在-290—4 919 kg·hm-2。在监测时间内,有14个监测点的有效磷随年份显著上升,2个监测点显著下降,其余持平。21个监测点的有效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晶 张杨珠 徐明岗 高菊生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盈亏和磷素活化效率(PAC)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施肥下水稻土磷素演变特征及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方法】基于1982年开始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试验包括不施肥(CK)、有机肥(牛粪,M)、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有机肥(NPKM)、氮磷肥+有机肥(NPM)、氮钾肥+有机肥(NKM)和磷钾肥+有机肥(PKM)共7个处理。【结果】经过30年不同施肥,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M、NKM、NPK、NPM、NPKM和PK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18、0.20、0.83、1.35、1.46和1.62 Mg·K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业宽 尹业平 李世俊
以磷为例,用EDTANa2预处理阴离子交换膜,连续测定21d,探讨了原状土壤剖面释磷速率与土壤速效磷,以及全磷、有机磷、铁磷、铝磷和钙磷等主要形态磷容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下,土壤铁磷和铝磷容量都是释磷的源泉,尤其是铁磷和铝磷容量之和与释磷量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土壤释磷速率 土壤磷容量 原状土壤剖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香 徐明岗
土壤磷素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养分限制因子。磷肥的施用可以大大增加土壤磷素含量与供给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然而,磷肥过量施用造成土壤磷素累积的现象在全球已经非常普遍~([2]),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我国土壤磷累积以11%的速度在递增~([3]),导致不同地区土壤有效磷呈现增加的趋势~([4]),这不仅明显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而
关键词:
土壤磷素 土壤性质 磷素形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祖梁 王飞 张传辉 顾东祥 顾克军 杨四军 张斯梅
为给稻茬麦磷素合理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基追比(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土壤速效磷时空变化、植株磷素吸收、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至开花期为植株磷素积累高峰期,植株磷素吸收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N5/5处理积累量最高。拔节前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随基肥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拔节后则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降后增。表观土壤磷素盈亏呈明显的阶段特征,拔节前土壤磷素出现显著的表观盈余,拔节至成熟期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观亏缺。全生育期两品种磷素表观盈余量均以N5/5处理最低,N1/9处理较高。综合考虑小麦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尚斌 张彦东 王政权
Phosphorus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for larch (\%Larix gmelinii\% Rupr.)root development.P-availability in rhizosphere is close with root exudates or excretions,e.g.,organic acid exudation,proton excretion.These materials from roots will affect pH value of rhizosphere.The aim of this paper were to st...
关键词:
落叶松 磷胁迫 根际 pH值 有效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华 贾可 刘建玲 廖文华
采用田间磷肥试验和田间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用量下土壤磷素的动态积累对土壤有效磷(Olsen-P)在大白菜和辣椒上的产量反应,探讨用土壤有效磷反映土壤供磷能力和作为推荐磷肥用量的依据。结果表明:磷肥和土壤Olsen-P在白菜和辣椒上的产量效应均符合一元二次式。土壤磷素收支平衡33.7%~680.4%,土壤Olsen-P占土壤磷积累量的17.7%~28.9%。0~20 cm日光温室土壤磷素收支平衡124.1%~293.6%,0~20 cm土壤Olsen-P的年均积累量为23.1~32.2 mg/kg,土壤Olsen-P占土壤磷积累量的16.6%~24.2%。20~100 cm日光温室...
关键词:
磷平衡 土壤供磷 磷积累 产量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宁 曲东 陈新平 张福锁 范明生
采用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计算方法,对东北地区土壤氮、磷养分平衡状况及其对面源污染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农田化肥用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不同种植区间化肥投入差异较大;氮、磷肥用量是造成农田土壤氮、磷平衡空间差异的直接因素,两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由于化肥投入量的增加,东北三省农田土壤氮、磷平衡均由建国初期的亏缺转为盈余,赢余量呈现随时间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区域间差异较大。与80年代相比,2002年由东北三省农田土壤总氮平衡和总磷平衡进入水体环境的氮、磷负荷均有所增加,各省农田进入水体环境氮、磷负荷的升高幅度分别为:辽宁,氮负荷29%,磷负荷3%;吉林,氮负荷93%,磷负荷22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竣 李贻铨 陈道东 张瑛 巫流民 纪建书
对几种主要杉木人工林土壤P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无机P是赤红壤、红壤、黄红壤P素的主要形态,其中O-P含量最高,Ca-P和Fe-P次之,Al-P含量最低。Al-P、Fe-P、O-P和Ca-P在赤红壤中分别占无机P的2.74%、4.70%、84.74%和7.81%;在红壤中分别占2.46%、11.90%、77.24%和7.80%;在黄红壤中分别占2.74%、10.63%、78.04%和8.59%。山地黄壤P素以有机P为主,无机P占全P的30.56%,Al-P、Fe-P、O-P和Ca-P分别占无机P的1.54%、15.67%、78.85%和3.94%。(2)在供试土壤区内Al-...
关键词:
杉木,土壤P素形态,P素生物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来璐 赵小蓉 李贵桐 林启美
【目的】了解土壤无机磷含量对土壤微生物量磷及碳磷比的影响。【方法】向土壤中加入32P标记的KH2PO4(3.7KBq.g-1),同时分别加入KH2PO4 0、10、20、40、80和240 mgP.kg-1,再加入葡萄糖(5000 mgC.kg-1)和尿素(200mgN.kg-1),25℃下培养30 d后,分别在2、6、12、18和30 d采样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结果】加入的无机磷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无显著的影响,但迅速被微生物吸收并富集在微生物量中。在培养的第2天,微生物量磷有一半以上来自加入的无机磷。并且,在一定范围内(Olsen-P约50 mg.kg-1),土壤微生物量磷随土壤...
关键词:
无机磷 微生物量磷 ~(32)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区惠平 周柳强 黄金生 朱晓晖 曾艳 彭嘉宇 谢如林 谭宏伟 李忠宁 沈小微 刘昔辉
【目的】探讨南方赤红壤蔗区基于甘蔗产量与土壤磷素平衡的磷肥施用量,为该地区农田磷素高效利用与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2016年在广西甘蔗主产区(南宁市武鸣区)布置田间定位试验,共设5个磷肥施用量水平,分别是0(P0)、75 kg P_2O_5·hm~(-2)(P1)、150 kg P_2O_5·hm~(-2)(P2)、300 kg P_2O_5·hm~(-2)(P3)和600 kg P_2O_5·hm~(-2)(P4),连续3年测定甘蔗蔗茎、蔗叶产量和土壤Olsen-P含量,采用Mitscherlich模型拟合蔗茎产量对Olsen-P的响应曲线,计算土壤Olsen-P农学阈值,并分析植株磷含量,计算甘蔗吸磷量,磷肥利用率和磷素表观平衡状况。【结果】与P1处理相比,P2处理蔗茎产量显著提高8.3%(2014年)、18.0%(2015年)和15.5%(2016年)。蔗叶和地上部产量均以P2或P3处理最高,但不同施磷量间蔗茎、蔗叶和地上部产量整体无显著差异。P2—P4处理蔗茎磷累积量、蔗叶磷累积量和地上部磷累积量也相当。土壤Olsen-P含量、磷素表观平衡量和磷素盈余率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磷素表观回收率和磷素偏生产力随施磷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以P1处理最高,显著高于P3和P4处理。Mitscherlich方程拟合获得Olsen-P农学阈值为13.4 mg·kg~(-1)。相关分析表明,施磷量与磷素盈余率、磷素盈余率与土壤Olsen-P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磷素盈余率与甘蔗蔗茎产量呈极显著二次相关(P<0.01),与磷素表观回收利用率、磷素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指数相关(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修鸿 张大庚 依艳丽 栗杰 梁运江
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对磁处理施肥棕壤和保护地土壤磷释放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测定了磁处理施肥棕壤有效磷及其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磁场处理能够提高施肥棕壤、保护地土壤水溶性磷含量。磁处理施肥棕壤的有效磷含量高于对照,其中Ca8-P、Al-P、Ca2-P含量比未经磁处理高,而其O-P含量、无机磷总量却是磁处理的较低;磁处理的和未经磁处理的棕壤对Ca10-P含量几乎没有影响。
关键词:
磁处理 磷释放 有效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洋 康吉利 冯鑫鑫 刘文奇 谢贤胜 侯显达 王铄今 贾书刚 刘书田 侯彦林
【目的】探究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演变特征,为合理制定广西农作物施肥管理措施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项目(1984年)、广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及长期定位试验数据(2010—2019年),采用地统计学、动态度和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广西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状况。【结果】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大幅提升。其中,1984年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小于10.0 mg/kg)的土壤面积约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80.00%,2019年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集中在10.0~40.0 mg/kg的土壤面积约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97.00%。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为等级2(20.0 mg/kg<有效磷含量≤40.0 mg/kg)和等级3(10.0 mg/kg<有效磷含量≤20.0 mg/kg)的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分别由1984年的2.47%和4.12%提升至2019年的43.38%和48.57%。在变化速度方面,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为等级6(有效磷含量≤3.0 mg/kg)的土壤面积减少最迅速,动态度为-2.82%,等级2的土壤面积增加最迅速,动态度为47.28%,总体变化速度表现为等级2>等级3>等级1(有效磷含量>40.0 mg/kg)>等级6>等级5(3.0 mg/kg<有效磷含量≤5.0 mg/kg)>等级4(5.0 mg/kg<有效磷含量≤10.0 mg/kg)。在不同海拔上,土壤有效磷含量等级1和等级6的分布指数曲线均发生较大变动。1984年等级1的土壤面积在5个高程区的分布指数分别为0.07、2.00、2.22、1.69和0.16,2019年的分布指数分别为2.66、0.25、0、0和0;1984年等级6的土壤面积在5个高程区的分布指数分别为1.33、1.15、0.96、0.80和0.90,2019年的分布指数分别为0.12、0.08、1.94、7.95和1.76。【结论】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等级及空间分布格局均存在较大变动,大部分区域的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上升,主要介于10.0~40.0 mg/kg,其中,土壤类型和海拔是重要影响因素,人为干扰是导致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上升的直接原因。因此,广西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继续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比例,提高磷肥施用效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仁椒 陈雪芸 李春英 卢晓华 熊德中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Olsen、0.03 mol.L-1NH4F-0.025 mol.L-1HCl、M3、0.05 mol.L-1HCl-0.0125 mol.L-1H2SO4等4种方法提取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烟株吸磷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0.983、0.972、0.963,均达极显著正相关(r0.01=0.798).本试验以Olsen法浸提测定的土壤有效磷作为评价土壤供磷能力的指标.根据各处理烟株在烤烟旺长期的长势、生理生化指标、生物产量、烟叶磷素含量等状况,可初步认为烤烟旺长期中下部烟叶磷含量低于0.17%为缺磷,0.17%-0.22%为磷素不足,高于0.22%为磷素充足.土壤有效磷...
关键词:
烤烟 磷素营养 诊断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倩楠 王朝辉 黄婷苗 侯赛宾 张翔 马清霞 张欣欣
【目的】明确实际生产中农户小麦产量与养分需求的关系,为科学施肥、合理减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对中国小麦主产区多点的农户调研和取样分析,研究中国春麦、旱作、麦玉和稻麦4个典型种植区域农户小麦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中国农户小麦产量平均为6.4 t·hm-2,麦区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异,春麦、旱作、麦玉和稻麦区平均分别为6.0、4.0、7.7和5.5 t·hm~(-2),产量越高的麦区小麦生物量越大、公顷穗数越多,收获指数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全国农户小麦平均需氮量为28.1 kg·Mg~(-1),4个麦区分别为28.6、28.3、29.3和25.0 kg·Mg~(-1),产量由低产增至高产时,旱作区和麦玉区小麦需氮量分别显著降低16.9%和14.6%,春麦和稻麦区有降低趋势,但未达差异显著水平。全国小麦平均需磷量为4.0 kg·Mg~(-1),4个麦区分别为4.5、3.2、4.1和4.1 kg·Mg~(-1),产量从低产增至高产时,麦玉和稻麦区分别显著降低11.4%、17.8%,旱作区需磷量降低8.6%,差异亦未达显著水平,春麦区低产时需磷量最低为3.7 kg·Mg~(-1),产量从偏低提高到高产水平时也显著降低21.4%。农户小麦平均需钾量为21.5 kg·Mg~(-1),各麦区存在显著差异,4个麦区分别为26.5、17.1、23.3和18.8 kg·Mg~(-1),产量由低产增至高产时,4个麦区需钾量分别降低4.0%、4.4%、12.7%和19.9%,仅稻麦区差异显著。【结论】中国各麦区农户的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养分需求量与产量的关系因麦区而异,总体来看,随产量增加,小麦氮、磷、钾养分需求量呈降低趋势。可见,在向农户推荐肥料用量时,需针对不同区域,结合农户田块的小麦产量水平、作物养分需求特性和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确定合理的养分需求量,避免肥料施用过量或不足。
关键词:
农户 小麦 产量 氮 磷 钾 养分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