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5)
- 2023(11090)
- 2022(9217)
- 2021(8865)
- 2020(7441)
- 2019(16762)
- 2018(16431)
- 2017(32090)
- 2016(17213)
- 2015(19318)
- 2014(18892)
- 2013(18957)
- 2012(17904)
- 2011(16504)
- 2010(16843)
- 2009(15819)
- 2008(15729)
- 2007(14134)
- 2006(12894)
- 2005(11780)
- 学科
- 济(74988)
- 经济(74919)
- 业(57279)
- 农(47155)
- 管理(43143)
- 企(33028)
- 企业(33028)
- 农业(31016)
- 方法(28091)
- 中国(25587)
- 数学(25494)
- 数学方法(25274)
- 业经(18789)
- 贸(18598)
- 贸易(18588)
- 制(18462)
- 易(18316)
- 财(17198)
- 策(16157)
- 银(15888)
- 银行(15880)
- 行(15320)
- 地方(13967)
- 融(13228)
- 金融(13228)
- 发(12297)
- 学(12288)
- 及其(12038)
- 体(11896)
- 险(11188)
- 机构
- 学院(246880)
- 大学(243424)
- 济(117345)
- 经济(115290)
- 管理(95877)
- 研究(91399)
- 理学(81383)
- 理学院(80541)
- 管理学(79535)
- 管理学院(79052)
- 中国(78015)
- 农(55111)
- 财(53268)
- 京(51335)
- 科学(50712)
- 所(45722)
- 中心(42553)
- 农业(41853)
- 财经(41317)
- 研究所(41157)
- 经(37916)
- 江(37461)
- 业大(37254)
- 经济学(35983)
- 北京(32939)
- 经济学院(32427)
- 院(32227)
- 范(30684)
- 师范(30490)
- 财经大学(30370)
- 基金
- 项目(157850)
- 科学(126458)
- 研究(119277)
- 基金(118477)
- 家(102834)
- 国家(101935)
- 科学基金(87054)
- 社会(79316)
- 社会科(74935)
- 社会科学(74921)
- 基金项目(61233)
- 省(58006)
- 自然(53622)
- 自然科(52404)
- 自然科学(52394)
- 教育(52047)
- 自然科学基金(51518)
- 划(49266)
- 资助(48931)
- 编号(48006)
- 成果(39266)
- 部(37480)
- 发(35687)
- 重点(35442)
- 国家社会(33921)
- 课题(32622)
- 创(32221)
- 中国(32125)
- 教育部(32054)
- 性(31911)
- 期刊
- 济(135641)
- 经济(135641)
- 研究(81502)
- 农(58359)
- 中国(52190)
- 农业(39429)
- 财(37259)
- 融(35669)
- 金融(35669)
- 科学(35227)
- 学报(33430)
- 管理(32832)
- 大学(26964)
- 学学(25787)
- 业经(25297)
- 经济研究(20464)
- 财经(20292)
- 教育(19906)
- 业(19704)
- 问题(18948)
- 技术(18807)
- 经(17381)
- 世界(16850)
- 贸(16514)
- 国际(15071)
- 农村(14931)
- 村(14931)
- 农业经济(14397)
- 技术经济(12852)
- 经济问题(12822)
共检索到391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鹤 陈秧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估并降低主要农产品进口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市场贸易、流通运输、政治经济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2001年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风险水平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口风险总体趋于增加,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规模巨大;五大主要品种中,谷物、肉类的进口风险趋于下降,奶类进口风险波动较小,油料、糖料进口风险处于高位;进口风险种类包括高对外依存度风险、价差驱动风险、进口来源集中风险、政治经济风险与运输风险;进口风险受金融危机全球贸易网络传导、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与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从立足大食物观优化农产品进口布局与政策设计、注重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积极推进自贸区及全球农业经贸合作、强化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运行风险的监测与调控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降低农产品进口风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进口风险 风险评价 应对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施童 叶明华
通过对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供求平衡的分析发现,国内供求的巨大缺口以及较低的关税水平是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主要原因。通过敏感度测算发现,大豆进口量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且受到国内库存和全球大豆种植状况的影响,我国大豆进口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根据大豆贸易的定价公式,分析认为CBOT期货合约价格、离岸升贴水以及海运运费是造成大豆进口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提出应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的主要策略在于提高整体议价能力、充分参与国内外期货市场、积极推进国内相关金融产品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芳 秦健博 石自忠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谷物、肉类等重要农产品总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和消费量稳步提升,很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受诸多因素影响,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补充国内农产品结构性供需缺口业已成为客观现实。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面临的国内外风险与压力不断增大。[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农产品进口现状,研判未来农产品进口趋势,最后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建议。[结果]当前,在保持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的同时,中国农产品进口呈持续增长态势;进口结构有所调整,大豆占进口农产品的份额最大;进口渠道呈现多元化,但市场集中度高的现实未得到转变。未来,在国内市场供需“紧平衡”且国内生产竞争优势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进口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进口空间尚存,但须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结论]应理性看待中国农产品进口这一客观形势,坚持适度安全原则,进一步夯实国内农产品供给保障基础,加大农产品贸易合作力度,增强不确定性因素应对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学峰 杜锐 杨军
本文基于标准政策偏好函数,测算了小麦、大豆和棉花进口贸易政策对于消费者、生产者、贸易商和政府4个经济主体的偏好权重。研究发现:在总体上进口贸易政策偏好的优先序为消费者、生产者、贸易商和政府,即进口贸易政策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利益。相比之下,政策对生产者及其他经济主体的重视程度较轻,甚至会倾向于减少其福利。在贸易开放进程中,农产品生产者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冲击,亟需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此外,通过比较不同阶段政策偏好权重,本文还发现,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偏好具有阶段性特征,对各经济主体的关注程度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各经济主体形成稳定政策预期。
关键词:
政策偏好 进口政策 经济主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喜才
农产品供应链是连接农村生产发展和城市生活消费的桥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城镇化水平提高、收入增加、全球化、数字化以及突发事件等因素推动下,农产品供应链发生的零售终端变革、餐饮服务变革、产地变革和供应链中介变革。深入分析农产品供应链在供应稳定性、利益分配、全链条质量管控、全链条减损四方面的困境,从强化供应链战略设计、抓住关键主体、发挥政府扶持杠杆作用、嵌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供应链 变革 困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小龙 张建辉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逆差,且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在阐述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 贸易逆差 产品结构 贸易方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东杰 董晓霞 李哲敏
201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涨,三大主粮价格较为平稳,波动小于国际市场,大豆、棉花、食糖内外价格差异明显,猪肉、禽肉价格先降后升,牛羊肉、禽蛋、牛奶价格继续上涨,果蔬价格季节性波动明显。在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偏紧、国际市场联动性增强及突发事件、灾害天气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农产品正在进入高价格时代,国内外价格联动性增强,内外价格差距将长期存在。建议国家加快构建全球视野下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农产品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速完善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 变动特征 原因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娟 章德宾 黄慧
结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和过程,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突发事件风险分为三类:农户生产风险、运营风险和需求突变风险。并针对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提出规避主要风险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 突发事件 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秀丽
科学技术进步、货币流动性增强、生物质能源开发、农产品资本化等,导致农产品金融化趋势加剧。美元汇率、货币供给、原油、投机因素、期货金融衍生工具等有利于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完善农业贸易条件、形成农产品品牌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扭曲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等挑战。在农产品金融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应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产品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等措施,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市场。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金融化 影响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詹晶
农业曾被认为是中国入世后最易遭受冲击的领域,因此,农业谈判成了入世谈判最艰难的一环。如今,中国农业并没有像想像中那样不堪一击,逐渐开放的市场给农产品贸易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从而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但同时,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冲击也已逐渐显现。作者在对入世三年以来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方面仍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农产品贸易 跟踪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娜 曾福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清淞 李崇光 喻妍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中国不仅要依靠国内生产把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也要打造可靠的海外供应关系,利用国际市场强化中国农产品供应链韧性。本文基于风险抵抗力与恢复力两个关键性能,探究中国农产品进口关系韧性的演化特征与成因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口关系韧性表现为进口关系的平均持续时间较短,且生存率随持续时间不断下滑,风险抵抗能力不强;中断后的农产品进口关系的平均恢复速度相对较快,风险恢复能力较强;农产品进口关系韧性在产品、地区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成因机制上,双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多元化进口策略及产品初始进口规模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关系风险抵抗力与恢复力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贸易成本因素及产品生产要素含量对农产品进口关系风险抵抗力的作用强于其对中断的进口关系恢复力的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 进口关系 抵抗力 恢复力 韧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克明
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呈下降趋势,未来粮食供求关系趋紧,更有结构性、区域性不平衡及国际市场调剂国内市场难度增大形势,农产品价格进入频繁波动期且价格快速上升,同时农产品内部比价不合理,市场主体发育不平衡,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市场调控措施不完善。未来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总体思路是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允许价格合理上涨,重点促进生产发展,防止供给波动和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