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0)
- 2023(14774)
- 2022(12038)
- 2021(11330)
- 2020(9511)
- 2019(21307)
- 2018(20864)
- 2017(40652)
- 2016(21840)
- 2015(24147)
- 2014(23935)
- 2013(23938)
- 2012(22156)
- 2011(19909)
- 2010(20323)
- 2009(19302)
- 2008(19552)
- 2007(17592)
- 2006(15798)
- 2005(14547)
- 学科
- 业(96188)
- 济(96149)
- 经济(96035)
- 企(76362)
- 企业(76362)
- 管理(73077)
- 农(47790)
- 方法(41321)
- 数学(33390)
- 数学方法(33035)
- 农业(31406)
- 业经(31006)
- 财(30607)
- 中国(28849)
- 制(23823)
- 务(21189)
- 财务(21155)
- 财务管理(21127)
- 策(20530)
- 贸(20353)
- 贸易(20342)
- 企业财务(20046)
- 易(19967)
- 技术(18407)
- 银(18274)
- 银行(18264)
- 行(17562)
- 体(16770)
- 融(15938)
- 金融(15938)
- 机构
- 学院(318658)
- 大学(311374)
- 济(147027)
- 经济(144536)
- 管理(128690)
- 理学(109948)
- 理学院(108944)
- 管理学(107602)
- 管理学院(106990)
- 研究(106375)
- 中国(90805)
- 财(69221)
- 京(64197)
- 农(63353)
- 科学(59244)
- 财经(54184)
- 所(52927)
- 经(49498)
- 中心(49454)
- 江(48539)
- 农业(48405)
- 研究所(47354)
- 业大(46730)
- 经济学(44978)
- 北京(40555)
- 经济学院(40555)
- 财经大学(39911)
- 州(37877)
- 院(37196)
- 经济管理(36840)
- 基金
- 项目(203162)
- 科学(163233)
- 基金(152238)
- 研究(151615)
- 家(130943)
- 国家(129686)
- 科学基金(113162)
- 社会(101794)
- 社会科(96376)
- 社会科学(96353)
- 基金项目(78929)
- 省(77809)
- 自然(70810)
- 自然科(69274)
- 自然科学(69258)
- 自然科学基金(68123)
- 教育(67094)
- 划(64098)
- 资助(62838)
- 编号(60090)
- 成果(47971)
- 部(47068)
- 重点(44473)
- 创(44422)
- 发(44322)
- 国家社会(43032)
- 业(42976)
- 性(41129)
- 创新(40892)
- 教育部(40739)
共检索到491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亮 朱晶 王学君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为“对标”WTO相关规则约束最常采用的国内支持政策工具之一,中国也正以其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国内农业政策制定的转型升级,在2018年6省24个产粮大县开展的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基础上,2021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本文从WTO国内支持规则约束视角分析了中国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设计空间,研判了中国2018年探索的保险试点方案被沿用到此次大规模实践时在适应WTO规则上可能存在的挑战,并为后续扩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研究发现,主粮国内既有支持政策在推进上处于不同阶段,两类保险补贴被归为“绿箱”的可操作性也存在差异,实施稻谷、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收入保险在现阶段更为可取;按中国前期各地的探索方案,两类保险补贴实际上更有可能被归为“黄箱”措施;在贯彻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分品种施策”推进方式的同时,完全成本保险补贴需优化为“绿箱”措施,着力探索“全覆盖、非特定”主粮收入保险,并加强中央对地方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工作的具体指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振军 沈琳浩
该文针对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保障水平低、保费分担不合理等问题,主要从保险方式、经营模式、保障水平和保费分担比例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以甘肃省环县冬小麦气象指数保险为例就优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从验证分析可知,相对于当前试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化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保障水平,减轻了农户经济负担,增进了政府经济责任,且其经济负担都在各自的承受范围之内。通过验证分析,形成了对优化设计方案的基本结论及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可茂 席利卿
近年来,农业灾害层出不穷,危害广、程度深、升级快,农业发展遭受空前的风险与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运作以来,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市场萎缩,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缺失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理论界对此的研究亦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实不相符。该文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的主要方面,对相关文献做了归纳和述评,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立法 综述与展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伟 易沛 徐静 黄颖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下,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就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保险补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粮食产出:一是通过提供较高保障的农业经营收入以鼓励农民加大农业生产投入,进而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产出水平;二是通过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施不同的保费补贴标准,引导农民改变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而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就当前实施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来说,由于绝大部分地区的保障水平都比较低,目前通过农业保险补贴来增加粮食产量的实际效应相当有限。如果政府想利用农业保险来增加粮食产出水平,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为种粮大户构建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以及对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保险采取差异化补贴政策来实现。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保险 补贴政策 激励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汉成 吴传清
[目的]探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激励粮食生产的作用机制及有效路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18-2022年6省20县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效应。[结果]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正向激励效应,有效促进了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玉米生产的激励效应明显高于水稻和小麦;高风险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效应明显高于低风险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有效稳定农户经营性净收入以及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对粮食生产激励发挥了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作用。[结论]科学编制粮食作物保险发展规划,强化三大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升粮食作物保险服务能力,是激励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东东
本文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的类型和内容开展调研分析,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结合我国"三农"实情,提出国家、保险公司和农民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 保障风险 需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向丽 罗伟 陈信
2004年以来,连续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迈入了实质性的推广阶段,业务放量增长,但与此同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准公共产品,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质推广阶段尚面临不少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 农业保险 难点 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文军
文章分析了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难点,探讨了其对策选择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险经营 对策选择基点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尹会岩 郭新 马悦
科学合理运用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的手段之一。本文指出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合规性问题,基于内部审计视角梳理出审计思路、经验及方法,并对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内部审计实务中具体审计方法的选择应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尹会岩 郭新 马悦
科学合理运用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的手段之一。本文指出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合规性问题,基于内部审计视角梳理出审计思路、经验及方法,并对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内部审计实务中具体审计方法的选择应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群众"满意工程":1.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制度。2.创新方式,探索查勘理赔工作新路径。3.建立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完善基层保险服务网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扬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欠缺风险保障制度,而国外已普遍实行政府参与或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中国目前尚属空缺,导致农业保险业务持续萎缩,因此,调整目前政府在农业保险领域的政策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洋 王尔大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前后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赔付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测度出这一特殊时期政府政策性补贴对改善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均衡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现象明显缓解,农业保险赔付额与保费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边际赔付倾向减少了10个百分点,政府政策性补贴对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短期调整幅度为82.13%。该结论将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变化趋势和调整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含 曹云峰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重大。中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政策缺乏科学性,其运营存在诸多困难。文章在研究中国建设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现状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地分散农业生产风险、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现代金融制度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国外经验 发展取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伟 罗向明 郭颂平
本文利用保险深度和密度、财政补贴力度和覆盖率三个指标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支持力度并不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保费补贴时间较长、保险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本文建议从中央层面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整体发展规划,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促使经济发达省区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关键词:
农业保险,发展水平 区域比较 财政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