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97)
2023(19893)
2022(17232)
2021(16323)
2020(13824)
2019(32201)
2018(31895)
2017(61086)
2016(33431)
2015(37982)
2014(38177)
2013(37765)
2012(34888)
2011(31598)
2010(31601)
2009(29402)
2008(29346)
2007(26063)
2006(22620)
2005(20492)
作者
(98068)
(81955)
(81349)
(77696)
(52063)
(39333)
(37089)
(31982)
(31022)
(29367)
(27777)
(27745)
(26039)
(25964)
(25503)
(25341)
(24799)
(24248)
(23566)
(23486)
(20322)
(20216)
(19873)
(18600)
(18301)
(18266)
(18161)
(18134)
(16663)
(16230)
学科
(133965)
经济(133784)
管理(98871)
(93302)
(77553)
企业(77553)
方法(62404)
数学(54473)
数学方法(53705)
(38266)
中国(36980)
(36741)
(29903)
(29688)
业经(29241)
(26167)
贸易(26156)
(25467)
地方(24707)
(24098)
农业(24038)
财务(24004)
财务管理(23947)
企业财务(22693)
(22552)
银行(22492)
理论(21706)
(21379)
(21097)
金融(21091)
机构
大学(484001)
学院(480846)
(194628)
经济(190412)
管理(185498)
研究(164424)
理学(159972)
理学院(158127)
管理学(155142)
管理学院(154271)
中国(124977)
(103581)
科学(102324)
(92149)
(84199)
(81250)
研究所(76492)
中心(74812)
财经(72991)
业大(72566)
(71025)
(66249)
北京(66006)
农业(63794)
(63197)
师范(62555)
(59420)
经济学(59225)
(57098)
财经大学(54179)
基金
项目(322516)
科学(252811)
基金(234585)
研究(232818)
(205440)
国家(203781)
科学基金(173886)
社会(146155)
社会科(138447)
社会科学(138411)
(124601)
基金项目(123676)
自然(114165)
自然科(111481)
自然科学(111448)
自然科学基金(109457)
教育(107603)
(105583)
资助(97956)
编号(94102)
成果(77636)
重点(72509)
(71676)
(67849)
(66078)
课题(65227)
科研(62151)
创新(61805)
教育部(61225)
大学(60380)
期刊
(212429)
经济(212429)
研究(142578)
中国(92755)
学报(79444)
(73717)
(72757)
科学(71791)
管理(67615)
大学(59971)
学学(56431)
教育(51873)
农业(50047)
(43285)
金融(43285)
技术(41491)
财经(36271)
经济研究(34118)
业经(33638)
(31080)
问题(28051)
(26388)
图书(23611)
(23587)
(23232)
技术经济(23208)
理论(22769)
统计(22181)
科技(21976)
资源(20531)
共检索到711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海云  许可  
为缓解经济改革带来的冲击,促进证券市场优胜劣汰,我国推出了具备中国特色的ST制度,其用意在于稳定证券市场发展、提高投资者风险警示、监督企业改善经营和全面提振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文献,收集报刊、网络等数据,利用Eviews、Excel等统计软件,分析ST制度的有效性,理论和实践都质疑ST制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分析ST制度存在的有效性与主板退市制度问题,提出通过减少"寻租行为"、逐步下放股票上市审批权,强化退市数量和非数量的可操作性,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经营积极性。本文建议通过修订退市标准、逐步清理市场"垃圾"企业,最终取消ST板块,从而加速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科  李钊  
文章对我国特有的ST制度以及伴生的"摘帽"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两个实证模型。第一个实证模型是运用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摘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真正影响ST"摘帽"能否实现的因素并不是公司规模的大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而是宏观经济形势、控股股东的性质、非经常性损益等上市公司本身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第二个实证模型运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摘帽"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虽然"摘帽"在短期内能够增加上市公司股票的财富效应,但是这种效应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摘帽"对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也很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胜  宋福铁  
文章基于证监会与地方政府目标分离以及证监会长(短)期目标分离视角,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退市制度与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结果表明:证监会以短期市场波动最小为目标,维持既有不太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但对地方政府和投机者产生不当激励;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增进投资者保护为目标,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不当激励消失,但在劣质股票数量较多情况下市场波动急剧降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可消除不当激励,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退居次优策略,市场波动稳步降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逐步提高;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一筠  罗文超  
一、研究背景在股市上,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是股民投资极其看重的一个因素。许多ST上市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规避退市的风险,在退市前扭亏为盈并不是依赖其主营业务收入,而是非经常性损益。而退市制度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规定上存在一些漏洞,被部分上市公司所利用,致使一些没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一直存在于股市上。截至2013年4月2日,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一共996股,其中包括A股943股,B股53股。在风险警示版中进行管理的是20支ST股(包括*ST股),暂停上市的只有*ST轻骑,从上交所199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关旭  王军法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曾经发生过重大财务舞弊事件、严重资不抵债、主营业务一度崩溃的企业,但十几年来却一直未曾退市,这说明我国退市制度效率极低。退市标准宽松是我国退市制度低效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监管部门的妥协。基于此,本文对我国2012年推行的新退市制度提出了完善意见。
[期刊] 预测  [作者] 贾天明  雷良海  
本研究从上市公司非系统性风险和公司股票估值的角度出发,采用1998年至2013年具有时间连续性的209家ST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ST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公司特征、行业和时间固定效应后,ST政策的实施与上市公司非系统性风险呈正相关,与公司股票价值呈负相关;在引入反映公司管理者行为的盈余管理变量后,盈余管理并未起到降低企业非系统性风险的作用,相反却增加了ST政策对企业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基于上述分析,ST政策的实施起到了警示作用,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我国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逐渐趋向理性,影响投资者投资判断的传统财务包装手段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芸  刘艳琴  
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对其是否能争取到保留上市资格的机会并无显著影响,撤销特别处理后的公司也普遍出现业绩下滑。这说明上市公司对自身质量改进缺少足够的关注,最终导致退市制度所应产生的正面效应长期弱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建平  李晓莉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科学的退市制度可以发挥优胜劣汰功能,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运营质量,帮助投资者增强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市资源的稀缺性、利益关联和退市标准的相对单一导致我国缺乏有效的退市机制。退市机制的缺失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助长了市场操纵行为,无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证券市场完整的运作体系需要疏通发行和退出两个端口,在完善退出机制的同时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形成进退有序的格局。应通过完善相应的机制,引导规范的市场化重组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皮海洲  
沪深交易所分别对三项退市配套规则进行了修订,并对外发布实施。这其中,修订后的《重新上市办法》无疑最引人关注。修订后的《重新上市办法》具有三大亮点:一是根据不同的退市情形,规定不同的重新上市申请间隔期;二是对重大违法退市公司申请重新上市,特别规定了严格前置条件;三是对于主动退市公司申请重新上市和被"错判"重大违法的退市公司恢复上市地位,在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简化和差异化安排。应该说,针对不同情形退市公司,在重新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蕴哲  
一般而言,在成熟市场,更为通畅的发行"入口"、多层次转板的"有升有降"、多样化的退市形式和完善的退市法律制度,都大大降低了退市的成本全球主要股市退市概况从国际经验看,在成熟市场中,退市是企业权衡成本收益的商业选择,上市与退市均为企业市场化的选择,不存在行政干预,也不存在"退市难"等问题;新兴市场上市公司退市积极性较低,主要是由于行政管制、上市资源稀缺等原因。成熟市场退市数量高于新兴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丽梅  
在美国,股票换手率通常不高,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就会出现股价极度低迷,很容易触发退市机制。市场自发优胜劣汰机制,是退市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10月,全球上市公司退市数量累计达21280家,超过IPO数量累计值16299家。成熟资本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和退市率普遍高于新兴市场,美股市场更是超过七成公司退市,退市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以纳斯达克交易所为例,上市股票最多时曾超过5000只,2018年年底为2711只。而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于鹏  宋瑶  樊益中  
资本在市场上的有效配置有赖于公平严格的入市和退市制度,近些年来我国退市制度不断完善,本文以2009~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2012年退市制度变革对审计延迟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退市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审计延迟。机制分析表明,该退市制度有助于提高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和内部治理水平,降低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从而说明退市制度从这些途径影响了审计师行为,进而降低了审计延迟。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的样本中退市制度对于审计延迟具有更显著的抑制效应。本文从新的角度丰富了审计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提供了审计市场层面的思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帆  
合理、严格的退市制度是发行注册制的要求之一,也是保障科创板市场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当前科创板退市制度借鉴成熟资本市场的有益经验,从科学制定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环节、加大退市执行力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与突破,设置了严格的强制退市制度。但我国科创板对强制退市制度的设计还存在缺陷。为了更好地推进注册制,应从构建差异化退市制度、完善市场间的转板机制、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优化科创板强制退市制度,进而实现上市公司退市常态化,为优秀科创公司创造更加顺畅发展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宗新  杜长春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当前创业板退市制度尚未真正发挥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仍存在退市标准操作性较为宽松、缺乏责任追偿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基本体现我国创业板退市新政的特点退市制度作为证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成熟、完整的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制度安排,退市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生态,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创业板上市规则》"),明确了创业板退市相关规定,并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创业板退市规则的颁布并实施,对于创业板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一件大事。尤其是与去年11月28日发布的《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