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9)
- 2023(7925)
- 2022(6796)
- 2021(6504)
- 2020(5675)
- 2019(13543)
- 2018(13176)
- 2017(24949)
- 2016(13757)
- 2015(16158)
- 2014(16148)
- 2013(16409)
- 2012(15711)
- 2011(14495)
- 2010(14348)
- 2009(13514)
- 2008(13606)
- 2007(12152)
- 2006(10363)
- 2005(9487)
- 学科
- 济(64227)
- 经济(64174)
- 管理(33292)
- 业(32571)
- 方法(30801)
- 数学(28118)
- 数学方法(27946)
- 企(23924)
- 企业(23924)
- 中国(18697)
- 农(17281)
- 贸(15276)
- 贸易(15268)
- 易(14916)
- 财(13974)
- 学(13848)
- 地方(12373)
- 农业(11238)
- 制(11005)
- 业经(10781)
- 环境(9520)
- 银(9471)
- 银行(9449)
- 融(9194)
- 金融(9191)
- 和(9172)
- 行(9089)
- 出(8128)
- 务(7817)
- 财务(7802)
- 机构
- 大学(211092)
- 学院(207719)
- 济(93877)
- 经济(92242)
- 研究(80121)
- 管理(74389)
- 理学(63895)
- 理学院(63047)
- 管理学(62038)
- 管理学院(61647)
- 中国(60319)
- 科学(49870)
- 京(45656)
- 农(42501)
- 所(42475)
- 财(39876)
- 研究所(39071)
- 中心(35463)
- 农业(33893)
- 业大(33541)
- 财经(32368)
- 经济学(30754)
- 经(29568)
- 江(29531)
- 北京(29326)
- 经济学院(27962)
- 院(27933)
- 范(26724)
- 师范(26439)
- 科学院(25794)
- 基金
- 项目(138369)
- 科学(107314)
- 基金(101866)
- 研究(96719)
- 家(90947)
- 国家(90307)
- 科学基金(74666)
- 社会(62024)
- 社会科(58822)
- 社会科学(58804)
- 基金项目(53486)
- 省(51089)
- 自然(48275)
- 自然科(47056)
- 自然科学(47030)
- 自然科学基金(46209)
- 划(44808)
- 教育(43647)
- 资助(42837)
- 编号(37199)
- 重点(32146)
- 部(31998)
- 发(30786)
- 成果(30689)
- 创(28031)
- 中国(27740)
- 科研(27032)
- 国家社会(26939)
- 教育部(26765)
- 创新(26539)
共检索到306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学堂 郭金城 张元恩 宋晓轩 孙君灵
在提取我国12个省主产棉区26个菌系gDNA的基础上,采用OPY和OPB两组随机引物,对这些菌系的基因组进行了PCR扩增和聚类分析,40个引物中,12个引物扩增出满意的适合于分析的多态性谱带。聚类分析将26个菌系分为A、B两个群,Va菌系(Verticiliumalboatrum)属于单独的A群,B群则包括了所有的大丽轮枝菌系(Verticiliumdahliae)。B群又分为Ba(Cs、Yc)及Bb两个亚群。Bb亚群下面分3个组,Bb1(AV2、AV3及Ly)、Bb2(Sa、Ji、Ke及Yc)和Bb3。Bb3是最大的一个组,包括供试的3个大丽轮枝菌落叶型的3个菌系(VD-8、T9、V44)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培玲 李子钦 杨家荣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理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分子指纹分析,以了解其遗传关系。【方法】选用25条引物,对来自于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分子指纹分析,研究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从25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用其对28个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扩增,共获得1 989条谱带,其中1 90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9%,表明ISSR标记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通过对棉花黄萎病菌ISSR遗传相似系数的统计与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r=0.88,该r值介于0.8和0.9之间,表明进化树符合较好,故将ISSR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岚 宋培玲 杨家荣
【目的】优化棉花黄萎病菌ISSR反应体系,筛选特异性引物,对陕西关中棉花黄萎病菌的分子水平遗传变异及其与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用优化好的反应体系和筛选出的引物,对采集自陕西关中6个地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和3个参照菌系(新疆和田、陕西泾阳、河南安阳)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优化的反应体系(25μL)为:dNTP、引物的浓度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分别为150μmol/L,0.5μmol/L,1.5U。筛选到多态性强的引物842和834。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36处,将16个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群。【结论】陕西关中棉花黄萎病菌13个菌株与新疆和田、河南安阳菌系的亲缘关系较远,与泾阳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洪波 艾尼江 赵建军 陈天子 杨郁文 刘蔼民 张保龙
从新疆北部石河子棉区分离纯化得到15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对其生物学培养特征、致病力、致病类型以及ISSR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菌株培养特征表明,在供试15个菌株中,菌丝型菌株最多,其次是菌核型,中间型最少,3种类型分别占60%,26.7%,13.3%。以2个棉花品种为寄主,室温人工接种鉴定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按照平均病情指数将供试菌株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分别占73.3%,26.7%,0%。特异性引物(ND1/ND2和D1/D2)PCR检测结果显示,供试菌系中落叶型菌系有5个,占33.3%,非落叶型菌系有10个,占66.7%,其中落叶型菌株的平均致病力高于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霜 薛泉宏 赵邑尘 曹书苗 同延安 王晓辉 徐万里
【目的】了解新疆棉区不同含盐量棉田健株与黄萎病病株根区土壤放线菌生态差异,并从中分离筛选对棉花黄萎、枯萎病有较好防效的生防放线菌,为棉花黄、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新疆棉区3组不同含盐量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测数,采用皿内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结果】①在不同含盐量土壤中,棉花病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和可溶性总盐含量均高于健株,在高盐、中盐及低盐土壤中,棉花病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和可溶性总盐含量分别较健株高出5.7%,7.8%,20.1%和20.2%,15.0%,195.0%。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愈低,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愈大,棉花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pH无明显差异。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鸿昌 肖炎农 姜道宏 李国庆
测定了源于湖北省棉区的15个棉黄萎病菌单孢菌株(简称湖北菌株)和2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和V99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棉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个棉花品种上,15个湖北菌株中都有致病力与T9或V99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综合分析表明:菌株T9的致病力最强,6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相当或强于菌株V991,7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中等,2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较弱。4个供试棉花品种中中棉12较耐黄萎病。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27个随机引物(10碱基)中10个可以从17个菌株的...
关键词:
黄萎病菌 棉花 致病力分化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宝生 师恭曜 王凯辉 刘素恩 赵存鹏 王兆晓 耿军义 华金平
目的发掘陆地棉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明确不同黄萎病抗性品种间该基因家族成员的多态性及表达差异。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通过RNA-Seq测序技术,获得黄萎病菌侵染陆地棉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成员Unigene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的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针对该家族成员设计特异的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引物,在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 Time PCR System上使用SYBR green PCR试剂盒标记反应产物,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铭 臧丽丽 范凯 李凤 袁淑娜 申浩 王学德
【目的】黄萎病菌是危害棉花最严重的病菌,又属于被检疫的病菌,田间接菌鉴定棉花抗病性受到检疫的限制,通过比较多种鉴定棉花抗黄萎病的方法,提出一种使用黄萎病菌毒素进行联合鉴定的方法,以替代传统病圃鉴定法。【方法】将待测棉花品系种植于人工气候室内,以常规管理模式培养棉苗,在21 d后将所种植棉苗的根部放入黄萎病菌毒素中浸泡,浸泡72 h时统计病情指数;在待测棉花品系的盛花期取棉株倒数第三片叶片,用打孔器在叶片上取10—20个直径约1.5 cm的叶圆盘,将所取叶圆盘浸泡于黄萎病菌的毒素当中,经过24 h后观察所浸泡的叶圆盘黄化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对待测棉花品系的黄萎病抗性...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鉴定 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青 陈永萱
棉花黄萎病菌 (大丽轮枝菌 VD8)培养液中产生的毒素经纯化后获得电泳纯毒素PLPs,制备PLPs的抗血清 ,建立了检测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间接ELISA方法。研究结果显示 ,PLPs抗血清的效价为 1∶10 2 40 0 ,最低检测量为 1 5 6ng。间接ELISA法检测显示 ,PLPs的免疫抗血清可以与多种棉花黄萎病菌菌株体外培养液 ,带菌棉籽的培养液 ,以及病棉的叶脉、叶柄及茎杆的榨取液发生特异性的反应 ,而与其他致病菌的培养液 ,健康棉籽的培养液以及健康棉株组织榨取液的反应呈阴性。由此可推知大丽轮枝菌的存在与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莉 段维军 李国英 杨之为
采用致病性测定、营养亲和群测定及PCR特异性扩增3种方法,对新疆棉区采集的35个棉花黄萎病菌代表性菌系进行致病型鉴定。结果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存在强、中、弱3种不同的致病类型,其中以中等致病类型居多。利用营养亲和群方法将新疆棉花黄萎病菌分为2个亲和群,其中1个亲和群中的所有菌系均与标准落叶型菌系相亲和,另1个亲和群中的所有菌系均与标准非落叶型菌系相亲和。利用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特异引物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有3个菌系扩增出550bp的落叶型黄萎病菌特异性片段。用营养亲和群及PCR特异性扩增均进一步证实目前新疆存在落叶型黄萎病菌菌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荣旗 汪佳妮 陈捷胤 戴小枫
【目的】为鉴定棉花黄萎病菌随机插入突变体的表型特征,构建黄萎病菌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研究的技术平台。【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和高效TAIL-PCR方法。【结果】获得了2628个棉花黄萎病菌VD991的T-DNA随机插入的突变体和15个突变体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部分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和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表明,①突变体的菌落形态分为菌丝型、菌核型和中间型3类,菌核型约占7.3%;②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突变体产孢高峰在接种后第5—6天,菌核型突变体的产孢能力普遍高于菌丝型;③棉花黄萎病菌VD991可以产生胞外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筛选获得蛋白酶分泌缺失的突变体3个,淀粉酶分泌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春红 范尉尉 董文琦 李运朝 崔四平 贾银锁
【目的】对黄萎病菌毒素滤液诱导棉花体内抗病性相关酶的研究,探索棉花黄萎病菌诱导抗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4种浓度[病菌滤液原液(VD)、1﹕20、1﹕40、1﹕50]的黄萎病菌毒素液,在0、12、24、48、60、72 h预处理后,观察4~6叶龄棉苗叶和根的外部表现及发病情况,测定其植株形态的4~6片真叶萎蔫指标和体内相关抗性酶的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的毒素液浸泡棉根48 h后,1﹕20组,真叶萎蔫,子叶倒挂;1﹕40组,真叶轻度萎蔫,子叶萎蔫;1﹕50组,仅表现为子叶失水,1~2片真叶略显失水,大多数真叶完好;而VD对照组表现为3级危害,严重萎蔫。当毒素液浓度降至1﹕50时,预处理棉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蔚亚楠 黎志彬 龚亚菊 鲍锐 桂敏 杜光辉 刘家迅 吴丽艳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结果确定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24 h为蛋白组分析取样的关键时间点;在此基础上,利用iTRAQ技术分析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根部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清水接种(CK)相比,M239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 h有463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05个下调,158个上调;接种后24 h,有456个DEPs被病原菌诱导表达,包括296个下调,160个上调。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在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新陈代谢等途径。通过与已报道的黄萎病抗性材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M239在响应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中,参与防御响应的蛋白数量和代谢通路较少,未能形成有效的防御网络,最终表现为感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全胜 谢宗铭? 张国丽 武冬梅 马盼盼
近年来,新疆棉田由于长期连作导致棉花黄萎病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筛选适合新疆特殊地理环境的高效拮抗菌株对防治棉花黄萎病尤为重要。采用平板对峙和琼脂平板扩散法从生长健康的棉花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细菌,利用常规 PCR方法扩增拮抗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应用BLAST进行同源性搜索,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生理生化检测对拮抗细菌进行鉴定。用底物降解法检测其产生降解酶的能力,拮抗基因克隆方法检测其产生抗菌肽的潜力。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S12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抑菌率为56%,抑菌圈直径为20 mm,其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全胜 谢宗铭 张国丽 武冬梅 马盼盼
[目的]近年来,新疆棉田由于长期连作导致棉花黄萎病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筛选适合新疆特殊地理环境的高效拮抗菌株对防治棉花黄萎病尤为重要。[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和琼脂平板扩散法从生长健康的棉花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细菌,利用常规PCR方法扩增拮抗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应用BLAST进行同源性搜索,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生理生化检测对拮抗细菌进行鉴定。用底物水解法检测其产生水解酶的能力,PCR方法检测其产生抗菌肽的潜力。[结果]枯草芽孢杆菌S12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抑菌率为56%,抑菌圈直径为20 mm,其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5.9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