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0)
- 2023(8980)
- 2022(7173)
- 2021(6657)
- 2020(5704)
- 2019(12915)
- 2018(12544)
- 2017(24146)
- 2016(12606)
- 2015(14447)
- 2014(14011)
- 2013(14260)
- 2012(13142)
- 2011(11689)
- 2010(11807)
- 2009(11380)
- 2008(11468)
- 2007(10055)
- 2006(8870)
- 2005(8527)
- 学科
- 业(72355)
- 企(68373)
- 企业(68373)
- 济(66049)
- 经济(65966)
- 管理(55616)
- 方法(28872)
- 业经(25566)
- 财(22985)
- 农(21030)
- 数学(21015)
- 数学方法(20959)
- 务(17854)
- 财务(17850)
- 财务管理(17841)
- 中国(17503)
- 企业财务(16853)
- 农业(15467)
- 技术(15428)
- 贸(15297)
- 贸易(15289)
- 易(15021)
- 策(13902)
- 制(13612)
- 划(13097)
- 和(12744)
- 企业经济(11887)
- 体(11330)
- 经营(11124)
- 理论(10928)
- 机构
- 学院(191284)
- 大学(186794)
- 济(96577)
- 经济(95423)
- 管理(80172)
- 理学(68422)
- 理学院(67856)
- 管理学(67464)
- 管理学院(67089)
- 研究(63149)
- 中国(54293)
- 财(43746)
- 京(39006)
- 财经(34900)
- 经(32026)
- 科学(31717)
- 所(30723)
- 经济学(30365)
- 农(27576)
- 经济学院(27464)
- 中心(27462)
- 研究所(27347)
- 江(27202)
- 财经大学(25839)
- 北京(25265)
- 商学(24865)
- 商学院(24643)
- 经济管理(22551)
- 业大(22270)
- 院(22141)
- 基金
- 项目(117556)
- 科学(96318)
- 研究(90326)
- 基金(90095)
- 家(76369)
- 国家(75693)
- 科学基金(67347)
- 社会(62481)
- 社会科(59567)
- 社会科学(59554)
- 基金项目(46881)
- 省(42817)
- 自然(40650)
- 自然科(39819)
- 自然科学(39810)
- 教育(39485)
- 自然科学基金(39247)
- 资助(36747)
- 划(35390)
- 编号(34297)
- 业(31079)
- 部(28154)
- 创(28102)
- 国家社会(27329)
- 成果(26628)
- 发(25889)
- 重点(25808)
- 中国(25437)
- 创新(25310)
- 教育部(25022)
共检索到296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大企业往往在传统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巨大的既得利益。当一个创业项目对这些巨大的利益形成侵蚀或颠覆时,它们往往舍不得放弃固有的利益,从而在采用新模式、新技术上迟疑不决,错失良机。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创业是企业生存发展之道。一般来说,大企业拥有人才优势及丰富的资源,在面临新的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万珺 刘小玄
针对企业能够通过外部不断输血而维持生存的特点,本文采用实际利润法和偿债能力法(使用现金流与流动负债之比)识别僵尸企业。研究发现,1999—2013年僵尸企业的资本占比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僵尸状态趋于扩大化。针对中国的僵尸企业反反复复出现的状况,本文着重从长期视角来研究僵尸企业,力图消除各种短期生存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影响,把决定企业僵尸状态的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或制度因素)加以区分。本文还从企业生产率的角度考察僵尸企业,这通常是决定企业发展可持续性的决定因素。通过对十年以上存续期企业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数量中有38.17%属于长期保持不变的僵尸企业,明显高于其他所有制的占比。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所有可能影响长期僵尸企业状态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了不同制度下市场因素的不同影响作用和效果,发现对非僵尸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市场因素,如生产率指数和市场风险指数,对僵尸企业则没有影响效果;同时,相关的制度和调控政策对于加重僵尸企业状态产生直接的作用。因此,本文证实了中国僵尸企业长期存在的"非市场化"的制度性根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永选
真正带来成功的基本面,容易被大企业遗忘,却鲜活地体现在小企业身上。小企业是值得学习的。通常,小企业是从市场中真刀真枪地冲出来的,是市场规律本身的产物,更能体现支撑一家企业成功的基本面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济川
虚脱,本是医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指因大量失血或脱水、中毒、患传染病等引起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突然衰竭的现象。本文借指我国相当普遍存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难以为继的现象。一、企业虚脱的表现: 1)企业亏损严重。1990年,全国国营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1%。亏损额是1989年的1.28倍。由于亏损增加,导致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1990年,全国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271亿元,比上年下降18.5%,其中实现利润下降58%,平均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由上年的19.39下降到13.76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飞
近年来,"企业并购"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中都绝对算得上"热门"词汇。近日,与三五好友谈及这一话题,谈到在企业并购中有两个现象很难解释:第一,数据同时表明并购成功的概率很低,但同时也表明并购活动在急剧增长。很多不同机构发布的数据都表明,成功的企业并购案的比例是很低的,有的数据说只有20-3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Ron Ashkenas
2013年6月11日Harvard Business Review我们看到过许多曾经发展势不可挡的企业突然间遭遇瓶颈的例子。增速放缓、股票下跌、股东紧张,甚至媒体也开始揣测这家企业出了什么问题。企业周期性发展缓慢,看上去好像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但实际上,管理者们也许可以通过认识以下三种将企业击败的力量来采取正确的"拯救行动"。第一种力量是"大数定律"。当一个公司规模变大的时候,即便只是1%的收入增长也代表着数据上的巨大差异。随着基数的增长,新的业务也会出现,就需要在盈利上有一个实质的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泰丽 银温泉
人们普遍认为,改革时期中国国有企业的绩效不佳,尽管采取了一些旨在搞活国有企业部门的重大政策措施,然而国有企业的绩效仍无起色。不仅如此,80年代后期,上报亏损的国有企业日益增加,国有企业部门的总亏损额大大膨胀。于是,某些观察家得出结论:中国的国有企业天生缺乏活力,所有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本文中,我提出的观点是:盈利和亏损的统计数字并不是国有企业基本经济可行性的可靠指标。考虑到国有企业不予真实报告收入和成本的可能性,加之国营企业隐瞒利润和逃税的传说又如此之多,情况显然就是如此,即使不考虑虚假报告,仍然可以断言:基本上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有可能选择亏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渊洋 黄礼伟
国内跨地区经营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市场机会和异质性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战略选择。虽然庞大的国内市场为跨地区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中国企业在国内跨地区经营方面却表现较差。有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揭示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证券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目标市场的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地区经营战略有正向影响,目标市场和企业所在地之间的制度距离以及目标市场的市场分割程度对跨地区经营战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地区制度环境差、地区之间的制度距离大和市场分割严重是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重要障碍。从影响强度来看,制度距离的负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Peter Cheese
大多数人都会承认:改变总是很困难。过往经验证明,企业变革的失败率很高。但是,促成成功的变革是企业适应能力良好的重要表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在阻碍一个企业成为欢迎变革的、真正灵活的组织?Change Track Research是一家专门追踪和衡量公司变革过程的澳大利亚公司,曾花费十年时间追踪各式各样的企业调整计划。它的研究成果印证了,公司变革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管理层的介入与承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彤 于洪波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解决由农村进入城镇务工人员及其适龄学童的户籍、住房和教育等诸多问题,一直在考验和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政府主导下从户籍制度、住房保障制度、标准化中小学建设三个方面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同时合理运用市场和社会运作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有效避免了农村留守学童的问题。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化发展拥有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除进行标准化学校建设之外,还包括教师的定期流动、特殊地区待遇补贴、高效的校车运营等举措。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鸣
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上,有一位与会者问我,人民币升值了怎么应对?我说,早干嘛去了?前几年媒体上一直在报道,美国还有其它的国家逼着中国人民币升值,作为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对这些变化早就应该有感应,根据中国货币政策的应对想出企业应对之策,以免使自己在严冬中不知所措。企业家很大的职责,是考虑在过冬时是否已备好了"棉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
世界著名调查机构盖洛普2008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中国,敬业员工的比例为9%,怠工员工为19%,其余的为从业状态,即把本职工作做好,没有特别多的激情去做分外的事情。中国员工的敬业度指数大大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泰国等一些亚洲邻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淑洁
有效的企业问责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保障机制,可以强化对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相融合的监管机制。问责制在行政管理中已经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责任和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企业管理中的问责在国内却少有问津。企业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其职责和义务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领 李稻葵 雷鼎鸣
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 ,政府为什么会放弃国有企业的产权 ?已有的经济学文献有两个基本的解释 :一种认为政府放弃国有企业产权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简称“效率论”) ;而另一种认为政府是出自财政的压力 ,即停止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补贴 ,或出售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 (简称“收入论”)。我们的实证研究否定了“效率论” ,而给“收入论”提供了支持。此外 ,我们的研究还为以下结论提供了依据 :政府对失业和降低控制权收益 (来自对国有企业直接的控制权 )的担心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或破产清算的重大障碍。因此 ,一个简单的含义是 :采用一个将政府目标函数考虑在内的次优民营化或破产清算方案是明智的 ;同时 ,对政府...
关键词:
政府 国有企业 民营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