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5)
- 2023(7104)
- 2022(5987)
- 2021(5943)
- 2020(4820)
- 2019(11258)
- 2018(10847)
- 2017(21381)
- 2016(11639)
- 2015(13309)
- 2014(13095)
- 2013(13073)
- 2012(12571)
- 2011(11549)
- 2010(11699)
- 2009(11049)
- 2008(11047)
- 2007(9788)
- 2006(9103)
- 2005(8635)
- 学科
- 济(49253)
- 经济(49188)
- 管理(33063)
- 业(30990)
- 企(23122)
- 企业(23122)
- 方法(19249)
- 中国(18449)
- 数学(17564)
- 数学方法(17301)
- 农(16477)
- 财(13828)
- 贸(13688)
- 贸易(13681)
- 易(13480)
- 制(11958)
- 策(10503)
- 银(10118)
- 银行(10117)
- 农业(10092)
- 行(9784)
- 业经(9454)
- 融(8633)
- 金融(8633)
- 及其(8418)
- 学(8058)
- 地方(7852)
- 政策(7673)
- 税(7653)
- 环境(7563)
- 机构
- 大学(166829)
- 学院(166016)
- 济(82869)
- 经济(81464)
- 研究(65662)
- 管理(62154)
- 中国(54905)
- 理学(51880)
- 理学院(51339)
- 管理学(50707)
- 管理学院(50384)
- 财(39396)
- 京(36507)
- 科学(34525)
- 所(33385)
- 财经(29901)
- 研究所(29569)
- 中心(29352)
- 经(27395)
- 经济学(26528)
- 农(26107)
- 江(25066)
- 北京(24552)
- 经济学院(23746)
- 院(23166)
- 财经大学(22023)
- 范(21567)
- 师范(21452)
- 农业(20079)
- 科学院(19689)
- 基金
- 项目(100133)
- 科学(80392)
- 研究(77557)
- 基金(75310)
- 家(64977)
- 国家(64486)
- 科学基金(54554)
- 社会(51497)
- 社会科(48943)
- 社会科学(48937)
- 基金项目(37498)
- 教育(35030)
- 省(34575)
- 资助(32820)
- 自然(32512)
- 自然科(31755)
- 自然科学(31745)
- 自然科学基金(31219)
- 划(30724)
- 编号(30512)
- 成果(26898)
- 部(24757)
- 中国(23113)
- 重点(22688)
- 发(22426)
- 国家社会(22411)
- 课题(21828)
- 教育部(21609)
- 性(20966)
- 人文(20345)
共检索到275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祖国补 潘耀国
一、我国粮食前景严峻,必须以长期的观点看待粮食问题 农村改革以来,粮食问题上有些变化是始料未及或没有估计透的。在农村改革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粮食处于短缺状态。我国人民吃饭问题长期未能妥善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几年之内这一目标奇迹般地实现了,而且相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卖粮难”的新问题。事情变化之快,主要是由于农村政策的改革,使农民久被压抑的积极性得到释放,使多年积累的生产力发挥了空前的巨大效应。但是,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否真的研究透彻了,显然仍不能划上句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蓝海涛 王为农
1998年进入新阶段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总体状况经历了“很安全”——“不安全”——“安全”的“V”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晓河
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路马晓河一、中长期粮食供求预测与判断(一)需求趋势分析一般地说,粮食消费需求变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人口、收入水平、城市化程度、价格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等。这里我们从人口、收入水平和城市化程度三个主要因素入手进行分析。1....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晓河
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路马晓河一、中长期粮食供求预测与判断(一)需求趋势分析一般地说,粮食消费需求变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人口、收入水平、城市化程度、价格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等。这里我们从人口、收入水平和城市化程度三个主要因素入手进行分析。1....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方 纪飞峰
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发生饥饿粮荒,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自给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将迎来15亿人的人口峰值对粮食需求量的巨大推动,以及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对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及结构的重要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在未来三五十年是否依然可以继续保持乐观形势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相关影响要素,构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变化的可能情景,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彬
由于收入提高、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压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中长期的粮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目前,从国外进口粮食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因此,有关中长期我国粮食进口的问题,有必要给予关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杰 杨舸 向晶
本文将人口结构对粮食需求的影响纳入到粮食供需分析当中,基于不同人口增长情景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形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供需平衡,但全面二孩政策在中长期将显著增加粮食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未来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若未来粮食供给能力只能维持在目前规划设计的5.5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那么全面二孩政策下将出现严重的粮食供需缺口,预计2029—2030年供需缺口最高峰将达到78008500万吨,缺口率为12.5%13.3%。2025—2030年是粮食消费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重谱
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呈现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贸易量、高成本等特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进口、价格等产生一定输入性传导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挑战,更要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聚焦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聚焦关键主体,推进种粮主体结构有序转换;统筹国际国内,千方百计扩大外部粮源获取能力。要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牢牢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链 粮食供应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重谱
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呈现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贸易量、高成本等特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进口、价格等产生一定输入性传导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挑战,更要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聚焦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聚焦关键主体,推进种粮主体结构有序转换;统筹国际国内,千方百计扩大外部粮源获取能力。要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牢牢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链 粮食供应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伟国
我国粮食生产趋势受激励因素、制约因素、波动因素的共同作用,呈现上升与波动相交织的形态。近年粮食生产将稳定增长,至2000年,5000亿kg的目标可望实现。还提出了为实现粮食目标而应采取的各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增长形态,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勇 蓝海涛
粮食安全财政成本指政府为实现粮食安全政策目标而支出的费用。通过分析发现,1995~2005年,中国每生产1万吨粮食所开销的财政支出呈递增趋势。目前的粮食安全财政成本偏高,中长期粮食安全财政成本也将偏高,尤其表现为粮食储备规模过大。现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如果持续下去,将对中长期财政带来很大的风险压力。
关键词:
中长期 粮食安全 财政 成本 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米健 高明杰
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是粮食经济、粮食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估计了4个人均粮食消费需求函数方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确立了2030年和2050年中国的人口、收入、价格和工业用粮比例等重要参数;结合上述参数和估计结果,对中国的长期粮食消费需求进行了不同情景的预测和模拟。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粮食消费总需求将稳步增长,到2030年为5.6亿~5.8亿t,到2050年为6.1亿~6.5亿t;3种主要农作物的消费份额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玉米的消费份额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份额减少。中国的粮食政策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灵活调整。
关键词:
粮食需求 中长期预测 分解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风 孙瑾
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影响粮食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准确地预测我国中长期粮食需求的变化,往往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对中长期粮食需求变化趋势的不同判断,不仅关系到我国粮食和农业政策的现实选择,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乃至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取向。本文就中长期我国粮食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专门探讨。
关键词:
粮食需求 中长期预测 模型法 推算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