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9)
2023(9250)
2022(7884)
2021(7528)
2020(6569)
2019(15638)
2018(15185)
2017(29288)
2016(16156)
2015(18855)
2014(18834)
2013(18976)
2012(18304)
2011(16664)
2010(16766)
2009(15892)
2008(16037)
2007(14253)
2006(12275)
2005(11449)
作者
(47429)
(39782)
(39611)
(38241)
(25643)
(19195)
(18276)
(15598)
(15049)
(14006)
(13637)
(13410)
(12925)
(12640)
(12634)
(12453)
(11961)
(11749)
(11595)
(11518)
(10061)
(9787)
(9704)
(9102)
(9041)
(9005)
(8867)
(8739)
(8044)
(8007)
学科
(74903)
经济(74828)
管理(41670)
(40811)
方法(35748)
(32007)
企业(32007)
数学(31654)
数学方法(31437)
中国(21743)
(18546)
(18137)
贸易(18126)
(18081)
(17746)
(14944)
(13805)
业经(13455)
(13100)
金融(13098)
(12451)
银行(12425)
地方(12393)
农业(12125)
(11976)
(11193)
环境(10332)
(10179)
财务(10164)
财务管理(10133)
机构
大学(245361)
学院(239724)
(111477)
经济(109556)
研究(90425)
管理(88526)
理学(75764)
理学院(74847)
管理学(73790)
管理学院(73317)
中国(70141)
(53023)
科学(52233)
(49595)
(46759)
研究所(42581)
(40681)
中心(40084)
财经(39734)
经济学(36748)
(36353)
北京(34614)
(34162)
业大(33652)
经济学院(33338)
农业(32302)
(31755)
(31623)
师范(31344)
财经大学(29704)
基金
项目(154356)
科学(121360)
基金(114289)
研究(112860)
(100235)
国家(99464)
科学基金(83315)
社会(73317)
社会科(69564)
社会科学(69544)
基金项目(59359)
(55839)
自然(51957)
教育(51661)
自然科(50759)
自然科学(50739)
自然科学基金(49895)
(49150)
资助(48495)
编号(43850)
成果(37267)
(36907)
重点(35651)
(33848)
教育部(31673)
中国(31644)
国家社会(31632)
(31348)
课题(30832)
科研(29929)
期刊
(118463)
经济(118463)
研究(75932)
中国(45618)
学报(37964)
(37659)
(36248)
科学(34887)
管理(30828)
大学(28489)
学学(26656)
农业(24818)
(24369)
金融(24369)
教育(23358)
经济研究(20691)
财经(20397)
技术(18622)
(17791)
(17655)
国际(17085)
问题(16782)
业经(15931)
(15197)
世界(15138)
技术经济(12527)
统计(12081)
(11027)
理论(10969)
资源(10317)
共检索到363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廖华  魏一鸣  
未来我国能源需求规模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把握节能潜力是设定节能目标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的前提条件。力求从更大范围的国际比较和更长历史时期的国际经验来讨论我国的节能潜力。依据人均GDP、经济结构、人均钢材和水泥保有量、人均用电量、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等指标,结合资源禀赋结构、气候条件、设备用能效率差异、后发优势等因素综合考量,从能源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我国大致处在美国1960年左右的水平,处在英、法、德、意、日五大工业国1970-1980年间的水平。参考发达国家近50年来的能源发展经验和我国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2010-2030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速潜力超过8.5%,能源弹性系数潜力为0.6;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潜力超过3.4%,累计下降潜力大约为5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爱军  
节能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已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然而在重化工业阶段节能工作任重道远。本文以分析我国中长期节能潜力为目的,建立了一个22部门动态CGE模型。首先本文对2002年货币单位和物理单位的能源平衡关系进行了核算;然后对粗放发展的4种情景和集约发展的3种情景下2002-2030年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本文分析了产业技术升级、提高能源效率和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对GDP、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到2030年我国经济结构依然偏重,只有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和物质循环利用率,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能源强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娄峰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Solow增长模型实证分析1970~2007年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资本和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对未来影响经济增长各个因素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段预测和情景分析。按照我们的判断,在未来直到2020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会明显低于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会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比较乐观的假设基础上,2008~202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在较差的情况下,只能达到5%~6%。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课题组  刘佐  靳东升  龚辉文  
1994年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中国税制体系,经过15年的运行,证明中国现行税制是有生命力的,是基本适应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但15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税制的内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国进  黄伟斌  Tribhuvan Puri  
基于宏观长期风险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功解释了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权溢价之谜、市场波动之谜等典型事实。本文通过模型校准模拟、关键假设与推论检验等方法,对长期风险模型在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进行研究。经验检验发现,长期风险模型可以拟合这些国家股市的典型事实,股票价格-股利比对于未来经济增长和时变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这与长期风险模型的理论推导和模型模拟相符合;作为宏观长期风险的测度,消费和股利的协整关系对于股利增长率和股市收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这符合协整长期风险模型的基本假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善同  侯永志  翟凡  
过去 2 0年 ,资本的快速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长期内 ,由于供给和需求方面的重大潜力 ,中国经济仍可以保持快速增长 ,但其速度会低于过去 2 0年的平均水平 ,其中“十五”时期经济增长必须有一个较高的速度。为此 ,应消除抑制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 ,加强风险防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  李善同  侯永志  翟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培振  张亚斌  李激扬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利用1995~2007年中国与10个OECD国家的要素投入、经济产出数据,分别测算出各国在该时期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结果表明:(1)如果采用能源强度指标,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可能会被低估,而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可以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出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水平变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2)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逐年提高,节能潜力逐年降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趋于缩小。(3)知识投入对于能源效率的提高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袁本涛  刘惠琴  
本研究利用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的有关数据,通过不同的模型,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于中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的中长期发展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中国博士生在校生的适宜规模在17万人左右,整个研究生在校生的适宜规模为138万人左右;2020年中国博士生在校生的适宜规模在21-28万人左右,整个研究生在校生的适宜规模为171-228万人左右。基于上述预测结果,我们认为在2010年之前,中国的博士生规模扩张的空间十分有限,而硕士生规模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张艳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张鹏  王志刚  程瑜  梁强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从先行指标分析看,建筑业仍处于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企业经营景气指数略有上升但态势远未巩固,消费者信心依然比较脆弱,但经济下降的小周期可望近期内筑底,2012年第四季度有望出现回调,不出意外特殊情况,全年7.5%GDP增长目标可以实现。从总量指标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人民币币值在短期内均呈下行趋势,但长期内有望回升;通胀程度短期内有所缓解,但并未消除较大的长期上涨压力;就业增长总体上仍稳定,但不确定风险增多;利率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将呈现下行趋势;汇率中长期人民币将有双向波动的较好表现。从经济运行质量指标审视,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上升,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由于深层次结构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微刺激效果的严重递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前低、中稳、后缓"的宏观季度调整模式,经济增速可能勉强达标。2014年系列宏观参数持续超预期的波动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异标志着中国"新常态"进入到新的阶段。2014年第4季度和2015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进一步上扬,并将步入结构调整的艰难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把握结构调整和全面改革的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微调预调的力度,以强化底线管理,增强宏观经济的可控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周期性与趋势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短期、中期、长期层面予以积极应对。短期:要将货币政策的定位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赤字率,以降低负向产出缺口;中期:注重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全面减税,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长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动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陈姝兴   丁任重  
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宏观经济增长模型,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中系统剖析消费的功能,探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提振效应。结合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和包含结构变量的潜在产出模型测算中国1979年以来的消费潜力,并预测未来至2035年的消费潜力,探究未来消费潜力支撑经济增长的内在数量关系。研究表明,中国消费潜力的趋势总体平稳,既不会出现强劲的反弹,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中国消费提振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叠加周期性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痛点是消费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严重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消费潜力的相应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瑞禹  叶子菀  
利用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与GDP、行业产值、行业投资、城市化水平、行业投资结构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情景分析法对2011—2020年7个情景下的我国高耗能用电的发展潜力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高耗能用电与宏、微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偏离关系;城市化水平、高耗能行业投资结构是影响高耗能用电的重要因素;高耗能用电对GDP的发展速度比较敏感,在高耗能行业的投资与产值保持目前增长速度的情景下,高耗能用电走势与基准情景比较接近;2011—20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