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0)
- 2023(9330)
- 2022(7608)
- 2021(7177)
- 2020(5962)
- 2019(13286)
- 2018(12747)
- 2017(23656)
- 2016(12883)
- 2015(14364)
- 2014(13599)
- 2013(13630)
- 2012(12636)
- 2011(11564)
- 2010(11107)
- 2009(10221)
- 2008(9918)
- 2007(8516)
- 2006(7399)
- 2005(6769)
- 学科
- 济(53283)
- 经济(53219)
- 业(33669)
- 管理(32651)
- 方法(24973)
- 企(23757)
- 企业(23757)
- 数学(23139)
- 数学方法(23032)
- 中国(18949)
- 农(16248)
- 贸(14725)
- 贸易(14719)
- 易(14480)
- 财(12700)
- 农业(11048)
- 制(10283)
- 业经(10254)
- 学(10047)
- 银(8850)
- 银行(8813)
- 行(8505)
- 环境(8270)
- 融(8141)
- 金融(8140)
- 出(7883)
- 关系(7667)
- 技术(7329)
- 务(7154)
- 财务(7148)
- 机构
- 大学(187521)
- 学院(183665)
- 济(86298)
- 经济(85107)
- 研究(70573)
- 管理(68476)
- 理学(60148)
- 理学院(59407)
- 管理学(58553)
- 管理学院(58225)
- 中国(53669)
- 科学(42505)
- 京(39792)
- 农(38132)
- 所(36511)
- 财(35501)
- 研究所(33882)
- 中心(30860)
- 业大(30482)
- 农业(30479)
- 财经(29587)
- 经济学(28616)
- 经(27525)
- 经济学院(26005)
- 北京(25443)
- 院(24772)
- 江(24214)
- 范(22596)
- 科学院(22516)
- 财经大学(22451)
- 基金
- 项目(130234)
- 科学(102947)
- 基金(98738)
- 家(89924)
- 国家(89209)
- 研究(89106)
- 科学基金(74588)
- 社会(61168)
- 社会科(58113)
- 社会科学(58101)
- 基金项目(51833)
- 自然(48371)
- 自然科(47366)
- 自然科学(47347)
- 自然科学基金(46608)
- 省(46511)
- 划(41687)
- 资助(40386)
- 教育(40095)
- 编号(32048)
- 部(30532)
- 重点(29901)
- 发(27827)
- 国家社会(27505)
- 创(27227)
- 中国(26472)
- 教育部(25943)
- 创新(25695)
- 科研(25692)
- 成果(25297)
共检索到266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芳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浙江和甘肃两省的预调查数据,分析了两省45岁及以上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考虑到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性以及健康状况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了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方程,使用二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有显著的正影响;劳动参与不仅无损于健康状况,反而有利于健康,说明存在理由内生性。因此,在老龄化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今社会,要保持劳动力市场中有足够的老年劳动力供给,加强健康保健服务、加大对卫生部门的投入十分必要。
关键词:
自评健康 劳动参与 内生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琴 雷晓燕 赵耀辉
本文选择高血压作为健康测度变量,运用CHNS四期追踪数据,探讨了健康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于疾病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用患高血压之前的钠盐摄入量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患高血压对城市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农村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城市的效果几乎全部来自较低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拥有养老保障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在高血压影响下产生退休意愿,而这个现象在同样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中并不存在。
关键词:
健康 劳动供给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童玉芬 廖宇航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和延迟退休政策即将出台的背景下,研究老年人健康状况对退休后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14年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退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和退休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显著正相关;健康的恶化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健康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具有城乡、性别和年龄的异质性,农村、男性、高龄组的个体更容易因健康恶化而降低劳动参与;城镇、女性、低龄退休老年人会因健康改善而增加劳动供给。因此,
关键词:
健康状况 劳动参与 退休老年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婉芬
劳动供给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tata分析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obit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健康状况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健康状况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福利保障水平下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群体内存在差异,健康对参加城职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小;对参加城乡居保群体的影响最大,健康状况的下降会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但对于没有参保的群体而言,健康状况的下降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此外,性别、年龄、收入和户口等变量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温兴祥
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和人口老龄化程度都高于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会增加个体遭受到的相对剥夺,而人口老龄化是否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取决于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以村内其他居民为参照组构建相对剥夺测量指标,考察相对剥夺对中国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多层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较强程度相对剥夺的农村中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精神抑郁程度较高,且这种影响在以不同指标来测量相对剥夺的情况下均存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客观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影响,且相对剥夺对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主要作用于45~60岁的中年人、男性和来自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地区的农村中老年人。收入不平等引致的相对剥夺给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改善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农村中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本文研究为深化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相对剥夺和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关系视角的经验证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温勇 宗占红 舒星宇 周建芳 孙晓明 汝小美
文章依据国家卫计委中日技术合作"家庭保健项目"的相关调查数据,对中西部5省12县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健康服务的需求及服务的提供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佳且存在地区差异;中老年人有较高的健康需求;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中老年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服务的提供和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关。文章建议在我国健康服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县、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中老年人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服务,在机构改革和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拓展转型,使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成为老年健康服务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翠芬
本文运用2015年CHARLS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对于中国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以及这种作用在各年龄段、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教育会对中老年人劳动参与产生积极显著的影响,随着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概率显著增加;受教育程度对于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积极作用在性别间表现出差异:对于中老年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升作用相对于男性更大、更显著;这种积极作用在不同年龄段也表现出差异:相比于退休后年龄段的个体,受教育程度对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积极作用在个体退休前的年龄段中体现的更为显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高伟杰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从个体经历的生育-就业生命历程的角度理解中老年人的健康差异有利于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政策。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序列分析方法,分性别构建个体的生育-就业生命历程轨迹类型,识别出两性共有的7种轨迹类型以及男性独有的“未婚未育、工作型”和女性独有的“1次生育、不工作型”轨迹。随着出生队列的推移,生育1次或2次的轨迹类型占比不断提高,生育3次及以上的轨迹类型占比不断下降,同时,更晚出生的女性中提早不工作的轨迹类型占比更高。分析不同类型生育-就业生命历程轨迹对中老年时期健康的影响发现,生育次数的增加仅对女性中老年时期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提早不工作则对两性健康都不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细康
本文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对广东不同群体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客观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在于探寻不同群体老年人对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与其客观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的主客观指标并非完全一致;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和医疗状况的老年人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加快医疗制度改革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昌平 汪连杰
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将社会经济地位分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社交网络和社会保险5个维度,以食物获取、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和生活幸福感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社交网络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医疗保险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而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交网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韩保庆 王胜今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照料孙子女的时间对中国中老年人健康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特征。由于随着照料孙子女时间的增加,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有利影响的增加速度在逐渐降低,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利影响的增加速度反在逐渐增加,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总影响呈现出先有利后不利的倒U型关系。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截面数据对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无论是总体样本回归结果,还是分样本回归结果都表明随着照料孙子女时间的增加,中老年人健康自评变差的概率先下降后上升。通过比较中国中老年人实际照料孙子女时间和最优照料时间以及与不照料孙子女无差异照料时间,发现中国中老年人在照料孙子女时间方面存在过度照料。
关键词:
孙子女 过度照料 中老年人 健康自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中2277个农村中老年人样本,本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慢性疾病与急性疾病对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及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慢性疾病虽然未对农村中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造成明显影响,但显著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急性疾病的冲击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也显著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还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健康冲击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但对农村中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影响不显著,仅显著减少了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雅丽 张增鑫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概率转移模型和倾向值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转移概率、照料时间需求及其净差异,并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年龄移算法预测65岁及以上分年龄分性别的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1)在照料需求不变的前提下,按8小时工作制、照料服务人员配置比例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分类估算,中国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分别从2015年的1 805.8万人、1 124.2万人和1 927.5万人增长到2050年的5 325.5万人、3 072.2万人和5 189.5万人。(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低龄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健康老年人的照料劳动力需求率先增长,并持续快速增长至2042年前后,总量为2015年的2.5倍。随后,老年人口日益高龄化,健康受损、功能障碍老年人的照料劳动力需求加速增长,2050年前后分别为2015年的2.7倍和3倍;(3)老年人中未受到照料的人数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2050年比2015年增加近2倍。文章建议通过改善人口健康、构建现代照料服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整合照料资源,创新供给方式等途径扩大老年照料有效供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翠婷 鲁万波 李丽
我国中老年人健康水平与代际经济支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且代际经济支持是导致健康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控制政府可调控因素后,不同户籍、区域间中老年人健康机会不平等程度会缩小。因此,政府部门应不断为中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激发个体主观努力能动性,如从医疗保险、健身活动场所、服务类组织和工业污染源距离等方面改善健康机会不平等程度,进而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关斐 李麦收
中国正面临快速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双重挑战,探索健康与老年人劳动参与之间的公共医疗保险调节效应对于释放老年人口红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2015数据,使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实证分析健康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阻碍了老年人劳动参与,慢性疾病相比健康冲击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影响更大。享有公共医疗保险在老年健康与劳动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参加城居保能够正向调节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劳动参与,但对遭受健康冲击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新农合对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上述效应在农村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显著。未来应逐步健全以提高老年人就业技能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加快落实弹性退休制度,优化均等化公共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健康 公共医疗保险 老年人劳动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