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3)
2023(12220)
2022(10670)
2021(10384)
2020(8670)
2019(20413)
2018(20020)
2017(38813)
2016(20895)
2015(23824)
2014(23615)
2013(23518)
2012(21759)
2011(19664)
2010(19323)
2009(17722)
2008(17520)
2007(14973)
2006(13205)
2005(11850)
作者
(59371)
(48981)
(48499)
(46438)
(31440)
(23369)
(22239)
(19286)
(18788)
(17490)
(16864)
(16700)
(15583)
(15366)
(15228)
(15091)
(14594)
(14249)
(13970)
(13840)
(12018)
(11976)
(11763)
(10996)
(10938)
(10884)
(10870)
(10711)
(9768)
(9585)
学科
(83792)
经济(83699)
管理(59299)
(55297)
(46615)
企业(46615)
方法(40036)
数学(35160)
数学方法(34819)
中国(24555)
(22044)
(22008)
银行(21897)
(21418)
(20564)
(20118)
(17423)
业经(17226)
(16914)
贸易(16898)
(16515)
(15895)
金融(15894)
地方(14574)
(14445)
财务(14384)
财务管理(14357)
企业财务(13659)
农业(13273)
(13231)
机构
大学(295816)
学院(290088)
(121923)
经济(119457)
管理(116904)
研究(101031)
理学(100959)
理学院(99860)
管理学(98359)
管理学院(97846)
中国(82849)
(64376)
科学(60263)
(55597)
(50102)
中心(45928)
研究所(45858)
(44983)
财经(44956)
北京(41512)
业大(41346)
(41188)
(40030)
经济学(37639)
(37410)
师范(37096)
(36356)
农业(35534)
经济学院(33986)
财经大学(33921)
基金
项目(199382)
科学(157276)
基金(147310)
研究(146384)
(128144)
国家(127140)
科学基金(109179)
社会(93056)
社会科(88229)
社会科学(88205)
基金项目(78294)
(73689)
自然(70923)
自然科(69297)
自然科学(69283)
自然科学基金(68045)
教育(66436)
(63364)
资助(61583)
编号(58467)
成果(47876)
(45503)
重点(44302)
(41560)
(40971)
课题(39708)
教育部(39344)
国家社会(38688)
创新(38260)
科研(38144)
期刊
(127794)
经济(127794)
研究(92098)
中国(54017)
学报(44678)
管理(42437)
科学(42380)
(41587)
(39994)
(37673)
金融(37673)
大学(34022)
学学(31921)
教育(29974)
农业(27061)
技术(23300)
财经(22253)
经济研究(21273)
(18891)
业经(18194)
问题(16695)
理论(15826)
图书(15153)
(14680)
实践(14367)
(14367)
(14232)
技术经济(13838)
世界(13425)
科技(13340)
共检索到43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莺飞  李秀兰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即存款准备金制度、人民银行的再贷款、综合信贷计划和利率管理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对我国目前中央银行主要调节手段的产生、发展、作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和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实践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对策。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控制信贷规模,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开始实行的。此后准备金率经过三次调整,发挥了控制信贷规模调节经济生活的作用。目前准备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1984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在深化改革,需要总结经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现仅就宏观调控手段问题谈几点意见。 直接调控手段需要改进 在直接调控手段中,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总规模。 货币发行量(现金),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状况和国家信贷收支差额的集中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于学军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调控手段的间接化于学军一、我国中央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区别什么是中央银行?从教科书定义上,看不出各国的中央银行有什么不同,但我国中央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相比,确实存在许多区别。区别之一,调查统计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日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向军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是调控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它的最终目的是保持通货的稳定,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调控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平衡,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鞠安福  高忠军  
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策略选择鞠安福,高忠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经济活动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尤其是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和主要力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温昌华  
本文剖析了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存在的四个问题,即相对独立性问题,调控方式与手段问题,传导渠道以及央行监管边缘化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五性”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龙骐  郭茂佳  
为重构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应采取如下政策主张 :(1)将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终极目标由“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改为“保持金融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 )在中间目标的选择上 ,不仅要关注货币供应量这一指标 ,而且也要关注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动。 (3)在调控手段的运用上 ,一是要减少对法定存款准备率手段的依赖 ;二是要重视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手段 ,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频率 ;三是要实行廉价的货币政策。 (4)在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空间的拓展上 ,不仅要立足于货币市场 ,而且要为由货币市场传导向资本市场传导过渡创造条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涛  
专业银行一方面向中央银行大量借款,另一方面又在中央银行长期保存大量存款,这无论从专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角度看,还是从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考虑都不是好事。单纯从经济核算看,专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大量借款的同时,多保留10亿元超额储备,一个月就要多支付存贷利差90万元,一年就要净损1080万元,这对任何一家专业银行都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从中央银行说,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兆星  
198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它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及二级银行体制的建立,我国中央银行八年多的简短历史,足充满矛盾和不断面对挑战的历史。一、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自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宏观金融调控职能以来,首先遇到的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协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新文  
中央银行以市场经济手段实行宏观调控的难点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石家庄分行张新文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由主要依靠信贷规模管理的总量控制过渡为运用利率、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等各种市场经济手段的间接调控。在金融体制的转换时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伟庭  
本文提出要充分发挥二级中央银行(即地区人民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作用,重点分析了二级央行的特殊作用及其发挥调控作用的条件,剖析了目前调控不力的原因,并阐明了调控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新天  詹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应地,金融体制也必须适应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建立,进行一系列调整和变革。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换问题提出一些设想,中心内容是探讨如何在金融领域建立“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强化市场利率的价格信号源功能,并以市场利率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建勤  
加快国库职能转换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服务王建勤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决定》明确了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分支行七大基本职责之一,这不仅是对国库地位的充分肯定,而且也有其深刻的含义。因为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的二个重要职能部门,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制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一个亟待人们去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国家计划,由于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完成市场所不能完全解决的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万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一切形式的金融宏观调控必然落实为货币调控;一切形式的金融不稳定必然落实为货币不稳定。基于以上两个基本因素,本文认为自1991年开始至2003年完成的证券、保险与银行监管与中央银行的渐进式分离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其根本目的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与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渐进改革中货币调控的特殊地位逐步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和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第二,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和信息优势是确保中央银行调控与稳定金融的工具保障;第三,为保证更有效地实施对货币金融的调控与稳定,中央银行需要在科学制定货币政策、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完善金融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