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0)
- 2023(11576)
- 2022(10197)
- 2021(9856)
- 2020(8125)
- 2019(19145)
- 2018(18889)
- 2017(36409)
- 2016(19540)
- 2015(22254)
- 2014(22042)
- 2013(21981)
- 2012(20216)
- 2011(18253)
- 2010(17892)
- 2009(16367)
- 2008(15727)
- 2007(13279)
- 2006(11561)
- 2005(10093)
- 学科
- 济(80741)
- 经济(80652)
- 管理(53857)
- 业(51057)
- 企(41853)
- 企业(41853)
- 方法(38984)
- 数学(34386)
- 数学方法(34046)
- 中国(23467)
- 农(20684)
- 财(18416)
- 学(16715)
- 业经(16549)
- 贸(16493)
- 贸易(16481)
- 易(16099)
- 地方(14625)
- 制(14022)
- 农业(13661)
- 和(12817)
- 环境(12529)
- 理论(12120)
- 银(11950)
- 银行(11918)
- 技术(11827)
- 行(11411)
- 务(11168)
- 融(11108)
- 财务(11107)
- 机构
- 大学(280130)
- 学院(274863)
- 济(116165)
- 经济(113929)
- 管理(112163)
- 理学(98104)
- 理学院(97033)
- 研究(95948)
- 管理学(95532)
- 管理学院(95049)
- 中国(71874)
- 京(60308)
- 科学(58181)
- 财(49676)
- 所(47293)
- 研究所(43621)
- 中心(42580)
- 农(41208)
- 财经(40988)
- 业大(39882)
- 北京(38707)
- 经(37630)
- 江(36510)
- 范(36447)
- 师范(36163)
- 经济学(35519)
- 院(34782)
- 农业(32269)
- 经济学院(32079)
- 财经大学(30828)
- 基金
- 项目(194005)
- 科学(153521)
- 基金(143435)
- 研究(142815)
- 家(124959)
- 国家(123981)
- 科学基金(106438)
- 社会(91241)
- 社会科(86513)
- 社会科学(86488)
- 基金项目(76202)
- 省(71773)
- 自然(68682)
- 自然科(67114)
- 自然科学(67099)
- 自然科学基金(65899)
- 教育(64749)
- 划(61811)
- 资助(59313)
- 编号(56952)
- 成果(46344)
- 部(44322)
- 重点(43052)
- 发(40952)
- 创(39966)
- 课题(38755)
- 教育部(38326)
- 国家社会(38166)
- 创新(37312)
- 科研(36955)
- 期刊
- 济(120349)
- 经济(120349)
- 研究(83321)
- 中国(48434)
- 学报(42650)
- 科学(40815)
- 管理(40055)
- 农(37141)
- 财(34838)
- 大学(32597)
- 学学(30480)
- 教育(29259)
- 农业(26697)
- 技术(22475)
- 融(21725)
- 金融(21725)
- 经济研究(20175)
- 财经(19608)
- 业经(17829)
- 经(16711)
- 问题(15956)
- 图书(14997)
- 业(14185)
- 理论(13860)
- 贸(13392)
- 技术经济(13347)
- 科技(13311)
- 世界(12877)
- 实践(12524)
- 践(12524)
共检索到393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华 纪宏
文章依据恩格尔系数对中国中产阶层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非参数角度的核密度估计对中产阶层的比重进行测度,最后将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中产阶层的变迁之中,进而找出中产阶层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中产阶层 恩格尔系数 核密度 函数型数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新松 张秀兰
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公民参与的研究大多认为其政治参与度低于其他社会阶层,但很少有研究关注中产阶层对非政治类公民活动的参与。文章通过一项全国抽样调查,集中探讨城市中产阶层的社会参与状况。研究发现,中产阶层群体虽然不倾向于参与政治,但更倾向于参与非政治类公民活动。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中产阶层参与志愿服务的几率是其他社会阶层的1.248倍,该结果只在收入较低的中产阶层和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中产阶层中显著,"体制外"和更加富裕的中产阶层尚未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公民参与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炳源 万安培
一、中国中产阶层的几个主要特点中国的中产阶层于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至今只有10多年的历史。就目前的状况看,崛起的中产阶层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社会阶层中所占比重不大。根据中国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及金融资产占有情况,如果把年收入在3—10万元之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庐进
转型时期中产阶层消费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笔者以上海城镇中高收入家庭作为中产阶层的代表,以他们的消费数据为视角来考察转型时期我国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转型时期中产阶层的各类消费支出变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中产阶层 消费机构 恩格尔系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求知 诸葛辉
跨国公司的超常规发展不仅在政治上使之可以与一些相对弱小的国家相抗衡,达到“商业影响权力”的目的,在经济上达成国际市场模式与市场制度的趋同,在文化上导致跨文化沟通,促使“无国界文化”的产生,更直接地,跨国公司的发展将造就一个庞大的高智商、高才能、高收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春玲
文章基于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以职业、收入、消费和主观认同4个指标,估计了目前中产阶层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并考查了其构成特征。数据分析显示,以单项指标估计的职业中产、收入中产、消费中产和主观认同中产在人口中已占有相当比例,但若以综合指标定义的中产阶层则人数极少,而且他们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某些部门和行业中。文章的结论是,就其规模和综合特征而言,中国还未形成确定的现代中产阶层,但在大都市中,少数的中产阶层分子引领着文化、消费和社会价值的潮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富群
结合我国社会分层现实,客观地分析阶级理论和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此为基础,重构研究中产阶层的理论基础:第一,在理论范式上,将功能论与冲突论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坚持多元的社会分层维度;第三,选择多元的阶层结构模型。
关键词:
中产阶层 理论基础 多元 经济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尹玉琳
本文选取职业和收入两个指标,研究代际流动过程中,存在的地位准入差异以及地位结构差异。实证结果发现:中产阶层的代际流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代际职业继承指数高于女性,同时代际流入指数以及流出指数低于女性,女性代际职业向下流动的风险更高;在代际职业流动方向相同时,在低收入区间女性所占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在高收入区间女性所占人口比例低于男性,女性处于劣势地位;代际职业继承时女性能够利用父辈资源能够改善"地位结构差异",而子女发生代际职业流动时,女性无法有效的整合父辈资源扭转劣势地位,表现为代际收入差距更加突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学艺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大变动中,变动的目标主要是使贫穷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转变为繁荣富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从1949-1952年,历史称作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得到了重构。官僚买办阶级、地主阶级消灭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了国家的领导力量和社会基础,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四个基本阶级的格局。从1953-1956年称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国家工业化的同时,政府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从1957-1977年,是中国大规模进行工业化...
关键词:
中国 社会阶级 阶层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兴华 李伟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内涵和划分标准中等收入阶层是指一定时期收入及生活水平稳定保持在中等或相对平均水平的居民群体。这一概念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涵。1.发展。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重将缩小,符合一定标准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将上升。这一标准应是绝对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邹红
在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中,社会流动的增强引致了新中间阶层的产生,也给居民消费领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在社会的水平流动中,还是在垂直流动中,中国新中间阶层消费需求的变迁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种变迁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英爽
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改变“需求约束”的增长格局,消费结构升级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源泉。而消费结构升级要依靠中产阶层的扩大与影响来推动。中产阶层作为社会中最积极、最主要的购买力量,其消费特征以及生活方式将对整个经济、生活,尤其是消费趋势与消费文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要积极开展社会阶层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契机,使服务的内涵与特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大限度地创造顾客满意,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产阶层 企业营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纯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树枫 毛维靖 袁海林 杨志俊 赵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