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6)
- 2023(8550)
- 2022(7404)
- 2021(7064)
- 2020(6141)
- 2019(14434)
- 2018(14098)
- 2017(26980)
- 2016(14698)
- 2015(16954)
- 2014(16969)
- 2013(17209)
- 2012(16274)
- 2011(14965)
- 2010(14816)
- 2009(14058)
- 2008(14065)
- 2007(12520)
- 2006(10817)
- 2005(9816)
- 学科
- 济(68997)
- 经济(68945)
- 管理(36634)
- 业(35681)
- 方法(34424)
- 数学(30305)
- 数学方法(30088)
- 企(26966)
- 企业(26966)
- 中国(19304)
- 农(17990)
- 贸(15183)
- 贸易(15177)
- 财(15159)
- 易(14828)
- 学(13530)
- 业经(12337)
- 地方(12142)
- 农业(12022)
- 制(11310)
- 环境(10969)
- 银(9910)
- 银行(9886)
- 融(9718)
- 金融(9716)
- 和(9589)
- 行(9523)
- 务(8778)
- 财务(8762)
- 财务管理(8737)
- 机构
- 大学(223497)
- 学院(221250)
- 济(99218)
- 经济(97472)
- 管理(82278)
- 研究(81278)
- 理学(70855)
- 理学院(69952)
- 管理学(68853)
- 管理学院(68425)
- 中国(61893)
- 科学(49597)
- 京(47833)
- 财(42925)
- 所(41757)
- 农(38397)
- 研究所(38333)
- 中心(36430)
- 财经(34974)
- 经济学(32466)
- 经(31946)
- 业大(31896)
- 江(31340)
- 北京(30854)
- 农业(30560)
- 范(30424)
- 师范(30141)
- 经济学院(29485)
- 院(28564)
- 财经大学(26013)
- 基金
- 项目(146182)
- 科学(115275)
- 基金(108977)
- 研究(104290)
- 家(95983)
- 国家(95294)
- 科学基金(80264)
- 社会(68263)
- 社会科(64855)
- 社会科学(64837)
- 基金项目(57910)
- 省(54381)
- 自然(51355)
- 自然科(50121)
- 自然科学(50103)
- 自然科学基金(49244)
- 教育(47178)
- 划(46862)
- 资助(46192)
- 编号(39939)
- 部(33954)
- 重点(33458)
- 发(32715)
- 成果(32266)
- 国家社会(29448)
- 创(29433)
- 中国(28998)
- 教育部(28898)
- 科研(28674)
- 课题(27789)
共检索到32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冬 黄震方 黄睿 侯国林 曹芳东
以雾霾污染和入境旅游发展的典型区中国中东部为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函数、重心模型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实证了1998-2016年雾霾污染与城市入境旅游的时空动态关联。结果表明:时间层面,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均衡,雾霾污染是入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内会对入境旅游的稳健性产生显著负向冲击,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冲击趋于缓和;空间层面,雾霾污染和入境旅游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北偏移,研究期间两者空间重叠性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整体上两者呈显著空间负相关,局部空间关联模式以高—低和低—高集聚为主,雾霾对豫东、徽北和鄂中等地的入境旅游市场影响最为突出,且具有空间依赖性。本研究可为区域入境旅游业合理应对雾霾天气,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莉 陈修谦
在对我国2004—2017年期间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研究雾霾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以及区域差异,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高污染区域与入境旅游小规模区域以及低污染区域与入境旅游大规模区域重叠特征;(2)雾霾污染已经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其中,PM_(10)的负向效应最显著,其次为NO_2,SO_2的影响相对较弱;(3)雾霾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负向影响大于西部地区,对北方地区的负向影响明显于南方地区。最后,提出改善雾霾污染以提升我国入境旅游吸引力和促进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峰 周颖 叶茂
[目的]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和三大攻坚战等战略的推进,旅游生态环境成为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及其环境规制作用,促进旅游节能减排。[方法]本文以两型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关于旅游产业评价的集成指标体系,采用重心模型和回归模型计量方法,探究旅游产业和雾霾污染发展轨迹,考察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空间动态关联性,分析雾霾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检验雾霾污染与其他自变量交互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要素,最后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进一步讨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1)旅游产业重心偏移方向由长沙向衡阳方向移动,雾霾重心偏移方向在常德和株洲两地之间往返,无显著移动规律,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动态关联性,且两者之间存在反向抑制作用。2)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影响,就研究区域而言,增加1%的雾霾污染会减少3.3%的旅游产业发展,且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人数和环境规制。3)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发现雾霾污染随着环境规制类型的不同而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同影响,无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指数为0.8%,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显著;宽松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2%,影响程度略小;严密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1%,影响性最小。[结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但政府环境政策可有效缓解雾霾污染,因此在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楚海
文章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下同)2014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研究,选取雾霾中三大主要污染成分PM_(10)、SO_2、NO_2的年平均浓度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这三种成分在中国省份之间确实存在空间效应,其中华北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尤为严重,表现出强烈的"高高集聚"分布形态,华南地区则表现出以广东省为中心的"低低集聚"状态,其他地区空间效应则不明显。其次,通过LASSO高维变量选择方法,分别从22个社会因子中筛选出对三种雾霾组分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最后,根据筛选出来的变量,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方法,对雾霾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究,发现中国第二产业中工业废弃物排放是PM_(10)和SO_2的主要来源,而NO_2的主要来源则主要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另外,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治理废弃项目投资能有效地降低这三种污染物的浓度,从而降低雾霾天气发生的频率。
关键词:
雾霾 空间分析 LASSO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本文利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识别了我国279个城市间雾霾污染的空间依赖关系,结合多样化的网络分析方法与滚动窗口技术揭示出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整体特征与微观模式,进而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考察了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样本城市间普遍存在雾霾污染依赖关系并且这种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逐渐上升,近年来我国大范围雾霾污染的频繁爆发与雾霾污染区域性特征的日趋强化密切相关。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在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雾霾污染及其区域传输的还原论、自然决定论等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有助于确立人在雾霾治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寿峰
现有研究环境污染的文献,很少关注雾霾污染,并且基本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更为主要的是,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影子经济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影子经济的存在会削弱环境规制的强度和有效性。本文从影子经济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影子经济及腐败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动态半参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子经济对我国雾霾污染的具体影响。理论模型表明,环境规制增强对环境污染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前者取决于企业采用更加清洁的技术引致的污染减排及企业产量的变化,而后者则表现为通过扩大影子经济规模加剧环境污染;此外,影子经济和腐败都会恶化环境,且腐败会放大影子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实证分析支持理论结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冬民 尚嘉欣
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16年陕西省下辖10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及雾霾污染(PM2.5浓度值)等数据,以ArcGIS10.3为数据分析平台,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各年份经济重心坐标与雾霾污染重心坐标,多角度探讨经济重心和雾霾污染重心转移轨迹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经济重心总体上向西南方向偏移,经济重心在经度和维度上偏移距离分别为1.76 km和8.33 km,雾霾污染重心总体上向东北方向偏移,雾霾污染重心在经度和维度上偏移距离分别是4.37 km和3.59 km。经济重心轨迹呈现较大变化其整体偏移距离为8.51 km,雾霾污染重心轨迹变动较小其整体偏移距离为5.66 km,陕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雾霾污染程度存在不均衡性,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词:
陕西省 经济重心 雾霾污染重心 演变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明 罗能生
从协同治理长江中游城市群雾霾污染的角度出发,选取1998—201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雾霾污染的面板数据,基于莫兰指数、Getis-Ord指数G、STIRPAT和空间滞后SAR模型对雾霾污染的污染路径、时空演变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1998—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雾霾污染总体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其地理梯度分布大致为"江淮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总体平均>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雾霾污染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以武汉市和合肥市为中心表现为"热点"聚集区域,以南昌市和萍乡市为中心表现为"冷点"聚集区域;雾霾污染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依赖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城镇化是显著加剧雾霾污染的重要原因,而经济聚集和人口集聚则显著降低了雾霾污染。最后,政府和企业应当从调整研发投入比例,加快建立跨区域协同治理雾霾污染的体制机制等途径降低雾霾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广阔 吴世昌 韩颖
近年来雾霾污染在中国愈发严峻,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民众的身心健康等都造成直接的侵害,并且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雾霾污染海量数据的生成和累计亟需大数据技术与思维的应用。因此文章在综述国内外大数据和雾霾污染问题统计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雾霾污染现状分析和传统统计方法难以分析生成的雾霾污染海量数据,提出了大数据关联分析统计测度方法,最后基于大数据平台探讨了中国雾霾污染问题统计分析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大数据 统计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广阔 吴世昌 韩颖
近年来雾霾污染在中国愈发严峻,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民众的身心健康等都造成直接的侵害,并且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雾霾污染海量数据的生成和累计亟需大数据技术与思维的应用。因此文章在综述国内外大数据和雾霾污染问题统计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雾霾污染现状分析和传统统计方法难以分析生成的雾霾污染海量数据,提出了大数据关联分析统计测度方法,最后基于大数据平台探讨了中国雾霾污染问题统计分析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大数据 统计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杰琦 梁文光 张莹
从外商直接投资视角,结合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构建“FDI-自主研发-雾霾污染”逻辑框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全球化影响雾霾污染的机理与效应。研究发现:①FDI通过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增加雾霾浓度,通过绿色技术与自主研发两个渠道有利于减霾;②FDI和自主研发协同在导致产业结构污染化的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绿色技术效应;③FDI对雾霾污染具有动态影响,当地区迈过一定经济发展门槛后,FDI对环境的影响由“污染天堂”效应转向“污染光环”效应。同时,FDI的“污染光环”效应随地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而增加;④雾霾污染在空间维度、时空双重维度上分别呈溢出效应和警示效应,且FDI通过环境“逐底竞争”和产业转移等途径加剧周边地区雾霾污染。因此,在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创新驱动、联防联控等协同努力,可规避全球化带来的环境风险,实现开放发展与绿色发展双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佳慧 李隆伟 王艳平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各媒体热议其降低了入境旅游规模,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借用旅游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和旅游者决策黑匣子模型分析雾霾天气与旅游的关系,雾霾通过降低旅游吸引物的拉力、增强旅游排斥物的斥力,来降低旅游者的效用,影响目的地入境旅游规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雾霾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模型,选取我国2005-2013年3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证实了雾霾对入境旅游规模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固定效应回归结果:PM10、二氧化硫、烟尘都会降低入境旅游规模。其中,东部地区受雾霾的负面影响最大,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佳慧 李隆伟 王艳平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各媒体热议其降低了入境旅游规模,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借用旅游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和旅游者决策黑匣子模型分析雾霾天气与旅游的关系,雾霾通过降低旅游吸引物的拉力、增强旅游排斥物的斥力,来降低旅游者的效用,影响目的地入境旅游规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雾霾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模型,选取我国2005-2013年3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证实了雾霾对入境旅游规模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固定效应回归结果:PM10、二氧化硫、烟尘都会降低入境旅游规模。其中,东部地区受雾霾的负面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基本无影响。北方受PM10的负面影响较大,南方受二氧化硫和烟尘的负面影响较大。不同污染物的影响程度不同,仍呈现一致性。分位数回归结果:入境旅游人数较多和较少的地区受到雾霾的冲击更严重。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数量在入境旅游市场已基本达到饱和,应追求服务品质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传明 Gabor Horvath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3~2018年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数据,利用非格兰杰因果检验、复杂网络等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动态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样本考察期长三角城市群总体雾霾污染指数及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春季及对应月份雾霾污染相对较重;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空间网络相对稳定,各城市间都存在关联关系,整网关系紧密度逐年提升,但空间影响等级结构则渐趋松散;基于考察期污染指数均值及空间网络核心度的二维时空标准,可将长三角城市群细分为四种区别性治理类型。最后,提出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群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施震凯 邵军 王美昌
本文从卫星遥感数据中提取出中国220个地级市1998—2010年间的PM2.5浓度值,基于Sp VAR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时空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皆具时间滞后性和空间溢出性,期初在全国层面上呈现"污染天堂"效应,但在第6期转为"污染光环"效应;分样本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地区间同时存在着"污染天堂"以及"污染光环"效应,其中对东部地区雾霾污染的负面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在期初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政府在防治雾霾污染时需要因地制宜,适时介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雾霾 空间向量自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