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43)
- 2023(19957)
- 2022(16861)
- 2021(15725)
- 2020(13166)
- 2019(30147)
- 2018(29787)
- 2017(55970)
- 2016(30216)
- 2015(34076)
- 2014(34172)
- 2013(33601)
- 2012(31575)
- 2011(28666)
- 2010(28747)
- 2009(26558)
- 2008(26246)
- 2007(23238)
- 2006(20318)
- 2005(18676)
- 学科
- 济(138988)
- 经济(138842)
- 管理(81745)
- 业(77294)
- 企(61076)
- 企业(61076)
- 方法(54976)
- 数学(48094)
- 数学方法(47522)
- 中国(39921)
- 农(35917)
- 地方(32362)
- 财(31369)
- 业经(29173)
- 学(28719)
- 制(25244)
- 贸(25026)
- 贸易(25012)
- 易(24203)
- 农业(24143)
- 银(22385)
- 银行(22343)
- 融(22000)
- 金融(21991)
- 行(21558)
- 环境(19739)
- 理论(19498)
- 和(19483)
- 务(18530)
- 财务(18462)
- 机构
- 大学(435111)
- 学院(434401)
- 济(185725)
- 经济(181907)
- 管理(160961)
- 研究(157493)
- 理学(137440)
- 理学院(135768)
- 管理学(133236)
- 管理学院(132446)
- 中国(120174)
- 科学(95703)
- 京(93906)
- 财(84165)
- 所(80862)
- 农(75446)
- 研究所(73239)
- 中心(71790)
- 财经(66409)
- 江(65677)
- 业大(63769)
- 经(60311)
- 北京(59735)
- 农业(59158)
- 范(58715)
- 师范(58073)
- 经济学(57832)
- 院(56570)
- 州(52504)
- 经济学院(51824)
- 基金
- 项目(287005)
- 科学(225857)
- 基金(208791)
- 研究(208035)
- 家(183470)
- 国家(181974)
- 科学基金(154826)
- 社会(132922)
- 社会科(126013)
- 社会科学(125985)
- 省(110995)
- 基金项目(109423)
- 自然(99287)
- 自然科(97048)
- 自然科学(97017)
- 教育(95461)
- 自然科学基金(95281)
- 划(94390)
- 资助(86003)
- 编号(83365)
- 成果(68722)
- 重点(65375)
- 发(65177)
- 部(63643)
- 创(59003)
- 课题(58454)
- 国家社会(56067)
- 创新(55294)
- 科研(55095)
- 教育部(54341)
- 期刊
- 济(210019)
- 经济(210019)
- 研究(131913)
- 中国(91077)
- 学报(70280)
- 农(69095)
- 财(65326)
- 科学(64338)
- 管理(60008)
- 大学(52963)
- 学学(49780)
- 教育(47410)
- 农业(47005)
- 融(42330)
- 金融(42330)
- 技术(38696)
- 经济研究(34885)
- 财经(33425)
- 业经(32908)
- 经(28936)
- 问题(27498)
- 业(25683)
- 贸(23347)
- 统计(22402)
- 技术经济(21856)
- 世界(21336)
- 图书(21320)
- 国际(20859)
- 版(20623)
- 策(19860)
共检索到66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康继军 张黎黎
本文基于省级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DSA),对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个体经济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揭示出各省域个体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模式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集聚效应显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域有明显的扩散-涓落效应,湖南、广东则存在明显的极化-回波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晓峰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优势评析陈晓峰当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关系到从整体实现"小康"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发展目标,这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地区制定本地发展战略和跨地区经济协作中都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大问题。本文在对我国3...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子剑 程龙生
文章选取6个指标作为江苏省13个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利用SPSS软件,用聚类分析法对江苏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把13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分为五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经济发展 系统聚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荣 马敏娜
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文章通过定量分析,找出各地区发展的共性及差异,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关建议,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差距或控制差距扩大。
关键词: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资源保有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家勇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迅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现代化、经济结构的演进,以及财产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个体经济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个体经济 现状 贡献 前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纪韶 朱志胜
本文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24个城市群的人口流动模式,并运用基尼算法测算人口流动前后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群之间及内部人口流动规模庞大,人口流入和流出均呈集中趋势,人口流入集中特征尤为明显。2.城市群流动人口分布呈现"极化"和"属地化"特征,东部城市群和所在经济区内城市群是主要人口流入区域,东部城市群大规模的人口流入与流出并存,且绝大部分流入人口来自城市群覆盖省份以外。3.珠三角城市群仍为我国最重要的人口强势流入中心,江淮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则构成我国的人口强势流出中心。4.我国城市群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平衡状况总体较为合理,...
关键词:
城市群 流动模式 平衡性 基尼算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龙云飞 李晶
近年来,普惠金融受到广泛关注,在全国范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从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选取七项指标,运用2015年全国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普惠金融指数并对全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发现其呈现东强、西低、中弱的态势。进而选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探讨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发现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措施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龙云飞 李晶
近年来,普惠金融受到广泛关注,在全国范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从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选取七项指标,运用2015年全国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普惠金融指数并对全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发现其呈现东强、西低、中弱的态势。进而选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探讨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发现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措施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馨之 何江
近年来,空间思维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04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必须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而且可以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政策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黎敏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很强的正相关,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同,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总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这可以解释为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较强。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凯 刘熹微
婚姻事关社会稳定和人口结构变迁,对婚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增加的趋势时常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也在探讨离婚率持续走高的原因。与离婚率趋势高度相关的是经济发展水平,那么,经济发展是导致离婚率增加的因素吗?本文使用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经济发展与离婚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县市,其离婚率越高。具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解释了大约53.0%的离婚率差异。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而且对于女性的促进作用大于男性。女性收入水平越高,离婚概率越大,这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发展对女性的离婚率影响更大。为了遏制离婚率上升趋势,需要引导社会文化回归“家本位”。同时,肯定婚姻中女性的付出和牺牲,优化婚姻自由和婚姻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使男女双方对婚姻持有积极态度。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收入水平 婚姻 离婚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辉 孙剑平 朱英明
本文应用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概念,从经济、教育和健康水平3个方面综合测度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4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各省区历年人类发展指数进行了估算,并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的国际比较、为有效衡量各省区经济发展成效以及客观评价各省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各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 测度方法 HDI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玉洁 许玉贵
针对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本文从定量及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得出在一定程度上 ,经济的增长会导致环境恶化的结论。但同时又指出 ,由于科技的发展 ,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 ,“先污染 ,后治理”并不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我们完全有可能缩短甚至绕过这一阶段。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环境 能源消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柯健 李超
本文将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及DEA—最优分割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各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中,提供了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的新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作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吴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以我国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