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9)
- 2023(9829)
- 2022(8284)
- 2021(7789)
- 2020(6775)
- 2019(15906)
- 2018(15447)
- 2017(29686)
- 2016(16154)
- 2015(18537)
- 2014(18487)
- 2013(18766)
- 2012(17821)
- 2011(16379)
- 2010(16487)
- 2009(15599)
- 2008(15920)
- 2007(14232)
- 2006(12304)
- 2005(11221)
- 学科
- 济(76257)
- 经济(76183)
- 管理(44060)
- 业(43346)
- 方法(37592)
- 数学(34026)
- 企(33842)
- 企业(33842)
- 数学方法(33768)
- 中国(21346)
- 财(20006)
- 农(19149)
- 贸(16795)
- 贸易(16790)
- 易(16398)
- 学(15304)
- 制(13572)
- 业经(13463)
- 农业(12592)
- 务(12324)
- 财务(12307)
- 财务管理(12280)
- 银(12019)
- 银行(11987)
- 融(11968)
- 金融(11965)
- 地方(11865)
- 企业财务(11740)
- 行(11504)
- 环境(10776)
- 机构
- 大学(252739)
- 学院(246742)
- 济(113187)
- 经济(111289)
- 管理(92200)
- 研究(90256)
- 理学(79858)
- 理学院(78906)
- 管理学(77619)
- 管理学院(77152)
- 中国(68698)
- 京(53497)
- 科学(53481)
- 财(51136)
- 所(46727)
- 农(42876)
- 研究所(42775)
- 财经(41598)
- 中心(39938)
- 经(38031)
- 经济学(37395)
- 业大(35719)
- 江(35077)
- 北京(34240)
- 农业(34107)
- 经济学院(34053)
- 范(31928)
- 师范(31634)
- 院(31585)
- 财经大学(31154)
- 基金
- 项目(162439)
- 科学(128528)
- 基金(122147)
- 研究(115847)
- 家(107590)
- 国家(106802)
- 科学基金(90202)
- 社会(76439)
- 社会科(72667)
- 社会科学(72642)
- 基金项目(63965)
- 省(58757)
- 自然(57522)
- 自然科(56269)
- 自然科学(56244)
- 自然科学基金(55329)
- 教育(53037)
- 划(51642)
- 资助(51087)
- 编号(44448)
- 部(38572)
- 重点(37090)
- 成果(36947)
- 发(34622)
- 国家社会(33370)
- 创(33105)
- 教育部(33091)
- 中国(32273)
- 科研(31687)
- 创新(31190)
共检索到362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程启智
中国个人投资及其效应分析程启智一、个人投资的定义及在中国的兴起由于个人投资并非是一个定型的概念,而且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又往往根据需要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因此,有必要首先给出个人投资的定义,及廊清它与几个密切相关概念的区别。本文的个人投资,是指国民(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强 王巍 马铁梦
文章通过Barro内生增长模型测算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并采用门槛自回归方法估算规模的容错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科研教育投资和公共服务投资对各区域经济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相比最优规模,不同公共投资区域配置失衡较严重。其中,三类公共投资均对中部区域经济有推动作用,但是公共服务投资对其相邻地区经济存在抑制作用。东北和西部区域公共投资过剩,应当从基础设施投资入手调整投资规模。东部区域公共投资适中,但是科研教育投资具有正的本地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本地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晓玲 刘会政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就业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但较为有限;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任培强 黄梅波
文章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在控制投资与出口之间的内生性后,考察中国在非投资存量对中国对非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在非投资存量对中非出口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作者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对16家中资企业在南非投资的出口效应的调研也证实了计量分析结论。继续扩大和深化对非投资,不仅能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也能将更多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销往非洲,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关键词:
中国对非投资 出口效应 南非企业调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房汉廷
外商投资效应分析房汉廷一、资本移动与产出乘数1.资本流人与经济增长资本以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进人受资国,对该国经济增氏所起的作用,首先是看它对全社会总需求的拉动能力,这种拉动能力越强,所形成的国民收入增长份额越大。据有关专家测算,外商投入1美元于中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军
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双重效应 :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投资的需求效应属于中短期分析 ,主要是在宏观经济的周期理论和经济调节理论中进行 ,着眼于解释中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 ,以及寻求利用投资来调节经济、熨平周期。而投资的供给效应属于长期分析 ,主要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进行 ,目的是分析积累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在一系列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基础上 ,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揭示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或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芳 齐乐萌 何静
以2016—2020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各省份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并综合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时空特征及空间溢出机制。结果显示:(1)全国整体均值偏低,2016—2020年期间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显著提升,变化趋势存在很强的阶段性特征。东部地区效率值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省域间差异较大,低效率省份数量逐渐下降,反之呈增长态势,空间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地区的逐级递增趋势。(3)企业绿色投资效率重心分布在中部地区,标准差椭圆形状趋近于正圆,空间分布格趋向集聚。(4)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本地区绿色投资效率提升对相邻地区的绿色投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不同影响因素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意见,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芳 齐乐萌 何静
以2016—2020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各省份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并综合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时空特征及空间溢出机制。结果显示:(1)全国整体均值偏低,2016—2020年期间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显著提升,变化趋势存在很强的阶段性特征。东部地区效率值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省域间差异较大,低效率省份数量逐渐下降,反之呈增长态势,空间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地区的逐级递增趋势。(3)企业绿色投资效率重心分布在中部地区,标准差椭圆形状趋近于正圆,空间分布格趋向集聚。(4)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本地区绿色投资效率提升对相邻地区的绿色投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不同影响因素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意见,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乐芬 陈燕
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直接投资(OFDI)联动效应传导机制,实证研究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已有的OFDI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目前对其他金砖国家直接投资总量还比较有限,但近些年增长速度较快,存在比较大的深度合作空间。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OFDI对各个金砖国家均存在正向联动效应,按大小排序依次是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其中,对俄罗斯经济产生的联动效应最大,对南非经济产生的联动效应最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叶华光
一、引言投资与环境的关系如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一样,其本质是经济与环境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的逐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乐芬 陈燕
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直接投资(OFDI)联动效应传导机制,实证研究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已有的OFDI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目前对其他金砖国家直接投资总量还比较有限,但近些年增长速度较快,存在比较大的深度合作空间。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OFDI对各个金砖国家均存在正向联动效应,按大小排序依次是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其中,对俄罗斯经济产生的联动效应最大,对南非经济产生的联动效应最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泽 沈雨婷 李昕科
印度尼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印贸易关系一直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选用COMTRADE数据,应用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标,对中印两国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对印度尼西亚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显示:随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贸易联系日益紧密,两国双边贸易总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优势互补性较强,且中对印度尼西亚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是创造型的,而投资的进口贸易效应表现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应加大对印度尼西亚油气开采、渔业等产业的投资,扩大投资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相互间优势产品的出口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彬 陈英
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展以来,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环境问题。文章试图通过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数据,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总体上减少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碳排放,改善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从投资国、东道国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就促进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直接投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娟
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主要投向第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实际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集中在制造业,第三产业实际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集中在房地产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与中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针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本文提出中国吸引外资的建议。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调整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杨雅婷
本文从行业视角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物理学中的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我国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相关性,并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总体呈正相关性,其中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的正相关性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