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7)
2023(8781)
2022(7176)
2021(6768)
2020(5703)
2019(12879)
2018(12745)
2017(24660)
2016(13426)
2015(15629)
2014(15567)
2013(15372)
2012(14189)
2011(12592)
2010(12702)
2009(12043)
2008(12514)
2007(10933)
2006(9995)
2005(9720)
作者
(37352)
(30863)
(30646)
(29721)
(19748)
(14626)
(14107)
(11926)
(11678)
(11146)
(10869)
(10334)
(10161)
(9981)
(9671)
(9594)
(9251)
(8925)
(8841)
(8731)
(8011)
(7461)
(7374)
(7084)
(7007)
(6822)
(6817)
(6718)
(6285)
(6166)
学科
(56148)
经济(56080)
管理(39488)
(36663)
(29234)
企业(29234)
(23302)
(21849)
方法(21314)
中国(20735)
税收(20368)
(20197)
数学(18626)
数学方法(18408)
(15766)
(14626)
贸易(14618)
(14393)
(14387)
财务(14365)
财务管理(14325)
企业财务(13561)
(12878)
业经(12066)
(11165)
银行(11155)
(10657)
金融(10657)
(10568)
(10548)
机构
大学(191804)
学院(189265)
(87873)
经济(86392)
研究(71336)
管理(66715)
中国(59536)
理学(55099)
理学院(54494)
管理学(53705)
管理学院(53356)
(49023)
(42162)
科学(39336)
(36834)
财经(36246)
(32981)
研究所(32389)
中心(31481)
经济学(29230)
(28529)
北京(28083)
(27418)
财经大学(26610)
经济学院(26346)
(25045)
(23782)
师范(23609)
(22530)
业大(22066)
基金
项目(112938)
科学(88793)
研究(85703)
基金(84093)
(72920)
国家(72417)
科学基金(61022)
社会(56896)
社会科(54107)
社会科学(54092)
基金项目(42741)
(39157)
教育(37583)
自然(35606)
资助(35369)
自然科(34829)
自然科学(34821)
编号(34292)
自然科学基金(34201)
(33998)
成果(30913)
(26382)
国家社会(25664)
重点(25554)
中国(25174)
(24574)
(24131)
课题(23168)
教育部(23038)
(22553)
期刊
(100003)
经济(100003)
研究(69929)
(40563)
中国(38919)
学报(27502)
(26261)
管理(24706)
科学(24457)
(22343)
金融(22343)
大学(20836)
学学(19215)
财经(18304)
农业(17687)
经济研究(17685)
(17593)
教育(17552)
国际(16556)
(15878)
(15847)
(15808)
问题(14199)
税务(14052)
技术(13632)
业经(13024)
世界(12699)
会计(11208)
(10386)
财会(10008)
共检索到315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曹明星  杨后鲁  
G20杭州峰会公报的声明,标志着加强国际税务情报交换管理已迫在眉睫。中国税法中对个人税务居民规则和纳税后果的规定将决定中国参与国际税务情报交换的成败,因此,如何进一步从国际化视角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完善就变得迫切而且必要。需要明白的是,税务情报交换不仅是一个税务征管措施的手段延伸,更将会带来个人所得税法国际化的巨大冲击:个人居民规则的确立、境外架构的税法识别、双重征税的解决、反避税规则的跟进等多个问题是国际税务情报交换的必然结果,从而最终产生倒逼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系统性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琳琳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是分类制模式,难以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并容易导致税收流失,因此在税制模式上应选择分类制与综合制相结合的混合税制;关于纳税主体的规定界限模糊,应该科学设计纳税主体制度,早日与国际接轨;对于扣除额与税率结构的设计,不仅需要调高扣除额,而且应该体现纳税人的家庭负担,并减少税率级距;而完善源泉扣缴制度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强化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则是提高征管效率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铖  朱恭平  
《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对全年一次性奖金、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具体事项作出了过渡时期的政策衔接安排。本文从政策层面和实务案例两方面,对文件中列举的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股权激励、保险营销员取得的佣金收入、个人领取企业年金等部分事项的个税处理进行解析,以方便实务操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余鹏峰  
检视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发现,个税反避税规则缺失和税法构成规定不周全是滋生个人所得避税的客观诱因。前者的补缺可考虑以"税收基本法+税种法"为基础,在《税收征管法》修订中规定一般反避税条款,在《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中植入符合其特质的特别反避税条款。后者的完善应区分税制模式对其税制构成要件要素的影响,先改进《个人所得税法》纳税主体判断标准、纳税客体界定的方法、纳税客体归属规则、税率的设置,再按照个人所得税改革目标,对课税个人或单位、纳税客体类型等进行设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欣  
试论我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刘欣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也已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个人所得课税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完善我国所得税税收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飞  汪伯文  
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相比前个人所得税法,有三方面的变化,它的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新个人所得税法在税制模式、征税对象及费用扣除方式、调节贫富差距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可通过实行交叉型分类综合制、以家庭为单位征税、向高收入人群更多征税等措施来克服上述不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毅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此次修订是《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订。文章在解读修订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的主要变化,包括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个人所得的形式、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方式、调整税率级距、增加专项扣除和实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识别号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的建议,包括推动个人所得税向家庭综合征收改革、建立免征额定期调整机制、实施自然人纳税登记制度、建立第三方税收信息提供机制和完善配套制度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文新  张旭鸽  王章渊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个税改革做出了诸多大胆尝试,从分类计征向综合计征模式的转变,到首次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再到加强税收征管等,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的一次重大突破。然而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包括进一步明确专项附加扣除项目、适当降低边际税率、完善税收征管体系等,以达到税收公平与效率的目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怡建  
新个人所得税法特点分析胡怡建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一、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正特点经修正的个人所得税法同原有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建群  唐艳  高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担当重要角色的税收法律也在随之进行调整,特别是涉及面最广、牵扯到每位纳税人切身利益的个人所得税。2019年1月1日,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个税法的此次改革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文章通过对税改具体内容的详细解读,洞悉本次税改的亮点,领悟税改的重大意义,探索税改的趋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冯铁拴  
灾害损失扣除与灾害减征本应是个人所得税法回应灾害的两种不同模式,但实践中却集中体现为灾害减征。各地灾害减征规定,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减征所得项目不设限、减征幅度综合考虑受灾损失与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减征期限不限当年。但目前仍存在诸多理念局限,重灾害损失负担而轻能力衡量、重非常态干预而轻常态应对、重灾后救济而轻灾前防范,既难以与个人所得税法奉行的量能课税理念相契合,也无法与灾害应对法所遵循的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灾前预防与灾后救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相兼容。唯有超越灾害减征,确立基于负担能力的差异化灾害减征制度、拓宽灾害损失扣除适用范围、增设灾害保险扣除,个人所得税法才能更好地融入灾害防治体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乔彧  
为了实现对收入的普遍课征,国务院财政部门通过适用"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这一兜底条款,填补《个人所得税法》在所得认定中的法律漏洞,形成了"财政部门+兜底条款"的漏洞填补模式。在立法删除前述条款后,财政部门虽可通过扩大适用"偶然所得"条款延续前述模式,但因其适用效果有悖于此次税制改革理念,故应诉诸新的模式。新的模式应当以两种漏洞的不同特征和填补主体的正当性构成为依据,建构能够同时落实税收法定和公平原则的不同路径。具体而言,税目欠缺型漏洞仅应由立法者以修法方式补充;概念界定局限型漏洞的填补应采用"财政部门+税目条款"模式,并从基准控制、程序控制、立法控制三个方面完善监督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洁冉  王金洲  
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税率区间、税率等级都做出调整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将引起新一番的讨论。本文探讨了年终奖的"纳税无效区间",并对年终奖的发放提出纳税筹划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