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3)
- 2023(11980)
- 2022(10567)
- 2021(10233)
- 2020(8489)
- 2019(20071)
- 2018(19864)
- 2017(38162)
- 2016(20593)
- 2015(23408)
- 2014(23169)
- 2013(23257)
- 2012(21407)
- 2011(19433)
- 2010(19112)
- 2009(17563)
- 2008(16945)
- 2007(14390)
- 2006(12585)
- 2005(11021)
- 学科
- 济(87314)
- 经济(87220)
- 管理(56269)
- 业(52929)
- 企(42658)
- 企业(42658)
- 方法(40556)
- 数学(35730)
- 数学方法(35410)
- 中国(24519)
- 农(22447)
- 财(18978)
- 学(18461)
- 贸(17788)
- 地方(17786)
- 贸易(17780)
- 业经(17594)
- 易(17291)
- 农业(15116)
- 制(14447)
- 和(13460)
- 环境(13369)
- 理论(12525)
- 融(12416)
- 金融(12414)
- 银(12232)
- 银行(12194)
- 技术(12149)
- 行(11714)
- 务(11283)
- 机构
- 大学(297187)
- 学院(292174)
- 济(122030)
- 经济(119680)
- 管理(116343)
- 研究(103537)
- 理学(101608)
- 理学院(100392)
- 管理学(98779)
- 管理学院(98261)
- 中国(77109)
- 京(64294)
- 科学(63683)
- 所(52192)
- 财(52132)
- 研究所(48025)
- 农(45580)
- 中心(45204)
- 财经(43041)
- 业大(42815)
- 北京(41282)
- 经(39423)
- 范(39220)
- 江(39044)
- 师范(38921)
- 院(37479)
- 经济学(37212)
- 农业(35770)
- 经济学院(33608)
- 州(32354)
- 基金
- 项目(205183)
- 科学(161473)
- 基金(150916)
- 研究(149966)
- 家(132278)
- 国家(131240)
- 科学基金(111683)
- 社会(95294)
- 社会科(90226)
- 社会科学(90202)
- 基金项目(80400)
- 省(75833)
- 自然(72395)
- 自然科(70703)
- 自然科学(70686)
- 自然科学基金(69436)
- 教育(67636)
- 划(65650)
- 资助(62394)
- 编号(59867)
- 成果(48936)
- 部(46592)
- 重点(45789)
- 发(43669)
- 创(42114)
- 课题(40808)
- 教育部(39942)
- 国家社会(39626)
- 创新(39335)
- 科研(39232)
- 期刊
- 济(128728)
- 经济(128728)
- 研究(88215)
- 中国(52283)
- 学报(47076)
- 科学(44669)
- 管理(41476)
- 农(41357)
- 财(36608)
- 大学(35504)
- 学学(33304)
- 教育(30334)
- 农业(29465)
- 技术(23107)
- 融(22846)
- 金融(22846)
- 经济研究(21380)
- 财经(20957)
- 业经(19309)
- 经(17880)
- 问题(17136)
- 业(15656)
- 图书(15582)
- 贸(14666)
- 理论(14276)
- 科技(14078)
- 技术经济(13908)
- 资源(13906)
- 世界(13886)
- 国际(12901)
共检索到419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韵秋 李重和 刘岱基 范强东 王黎 裴晓鸣
1987~1992年的春季,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猛禽迁徙途中的主要停歇地——山东省长岛、青岛,辽宁省老铁山地区,通过对几种主要猛禽的迁徙规律等生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环志研究表明:春季猛禽迁徙发生在3月初至6月底,高峰时间出现在3月底至5月上旬。利用天气系统分析和气候统计方法,对部分猛禽迁徙与气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春季有利于猛禽迁徙的天气条件为风力3~5级偏南风的晴朗天气(南、西南、东南风共占87%)。早春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低温降雨天气,对在该地区越冬的猛禽或向北方迁徙至此的猛禽会造成一定伤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飞 董锁成 李宇 黄永斌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排放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为突出。本研究从环境压力水平、环境压力强度方面选取11项农业污染风险评价指标,综合评估东部沿海地区化肥、农药、农膜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的风险,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东部沿海地区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农业污染风险区。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污染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都市区、河北省南部地区、山东省、江苏省北部及沿海地区、上海都市区、闽南地区、广东省西部地区及海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农业污染风险尤为严峻。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环境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因地制宜的农业环境经济政策迫在眉睫。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恒 胡智超 刘彦随
构建了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益评价模型,测算了2001—2008年中国沿海地区农地非农化的配置效益。结果表明:(1)除海南省外,沿海各省均处于农地过度非农化状态,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土地非农化的强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利用的低效益;(2)沿海各省份的农地非农化均有较大的净收益,即农地非农化的效益远大于农地本身的效益;(3)快速城镇化的需求和农地资源的稀缺性对农地非农化在部门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出了紧迫要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王伟
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定量识别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地刻画2003—2011年国内外复杂背景下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向西移动,且空间扩张的趋势;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增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全国经济空间格局变化时序波动相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善豪 覃照素
沿海地区系环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未来构建沿海城市群的核心地域,但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较低,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的发展条件及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城镇的演化也表现为较明显的初级化状态。在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广西沿海地区城镇空间的现状特征、演化的过程及机理、演化动力因子及演化方式,并提出沿海城镇空间演化应采用调整完善、生态维护、拓展促进等主要措施。
关键词:
城镇 空间格局 演化规律 广西沿海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付加锋 刘毅 张雷 王丽艳
采用成分数据,利用球面投影降维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2004—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的5年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评价,指出今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致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协调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关键要做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以增强其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成分数据 效益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书华 毛汉英
论文在对土地承载力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法 ,将该区土地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 ,即 :低承载力区、中等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 ,分别代表土地承载力演替从低层次的均衡发展阶段较高层次的不均衡发展阶段高层次的系统协调均衡发展阶段。
关键词:
土地综合承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文明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承担的省教委下达的“利用遥感多元信息异地复合技术进行莱州湾东部沿海地区海水内侵的研究”课题,近期在济南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研究利用遥感和常规的多元信息复合,通过实验、计算、综合分析,探求与海水内侵相关的环境背景条件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建立它们与加速海水内侵两个诱发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由此确定了山东省数十个海水内侵预警区.来自中科院、航天部、国家海洋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选题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东部沿海 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 承载指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韦倩 王安 王杰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堪称世界奇迹。在此过程中,一个显著特征是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更快。是何因素导致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本文通过构建互为补充的两种度量市场发育水平的指标,在控制了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运用28个省份1985—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市场因素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地,为了使结果更加可信,本文还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均表明了市场因素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天奎 马金锋 张宁
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对宁夏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游禽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游禽鸟类43种,隶属于5目、6科、18属,分别对游禽鸟类的居留型组成、区系组成及保护级别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保护区游禽鸟类资源的动态迁徙规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沙湖自然保护区 游禽 群落 迁徙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玉翠 韩艳红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有趋同的趋势,沿海各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最大,其后依次是三次产业结构的相似性、行业就业结构的相似性、工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从各省工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分析可得沿海各省的优势产业还是有一定程度区别的。总的看来海南与东部沿海其他省市的相似性最小,其次是北京,再其次是河北,其余各省市的相似程度差不多。文章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沿海各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效益,各省产业结构的效益随改革开放的进展有不同的演变特征。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的产业结构基本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江苏、浙江、广东只是在1990年后产业结构才表现出明显优势。文章对新形势下东部沿海地区的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优势 产业效益 产业调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教忠意 唐凌凌 王保松 隋德宗
对苏鲁两省沿海地区10个产地苦楝Meliaaze darach果实长、果实宽、果实长宽比、果实千粒质量、核果长、核果宽、核果长宽比和核果千粒质量8个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产地间变异系数为2.15%~18.53%,均小于产地内家系间变异系数。产地间广义遗传力为59.68%~96.06%,亦均小于产地内家系间的广义遗传力。说明苦楝产地间和产地内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产地内家系间变异>产地间变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苦楝产地果实性状受经度和纬度双重影响,主要呈现以纬度为主,以经度为辅的变异模式,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判断。苦楝产地内...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苦楝 果实 性状 变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红波 曾文 周叶青 李悦铮 江海旭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国沿海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9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可表明,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同时区际、区内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区位、产业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沿海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陈斐
文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了我国沿海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AHP法分别构建了我国沿海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采用Kendall方法和模糊聚类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沿海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和梯度划分,评价了其与香港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针对典型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变迁动因进行了分因素对比分析;通过非均衡理论与动态分析、结构分析方法,探明了中国沿海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变迁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关联效应,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