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1)
- 2023(18254)
- 2022(15661)
- 2021(14632)
- 2020(12013)
- 2019(27703)
- 2018(27512)
- 2017(52151)
- 2016(28273)
- 2015(31948)
- 2014(32014)
- 2013(31891)
- 2012(29895)
- 2011(27338)
- 2010(27506)
- 2009(25614)
- 2008(25043)
- 2007(22134)
- 2006(19925)
- 2005(18395)
- 学科
- 济(131759)
- 经济(131606)
- 管理(81327)
- 业(75415)
- 企(61073)
- 企业(61073)
- 方法(49311)
- 数学(42403)
- 数学方法(42014)
- 中国(37649)
- 农(32941)
- 地方(31268)
- 财(29498)
- 业经(28528)
- 学(27303)
- 制(26213)
- 贸(23291)
- 贸易(23273)
- 易(22525)
- 农业(22102)
- 银(20917)
- 银行(20869)
- 融(20467)
- 金融(20463)
- 环境(20253)
- 行(20145)
- 和(19065)
- 体(18312)
- 理论(18088)
- 技术(17869)
- 机构
- 大学(415110)
- 学院(411168)
- 济(176393)
- 经济(172786)
- 管理(156265)
- 研究(151048)
- 理学(133407)
- 理学院(131781)
- 管理学(129779)
- 管理学院(129032)
- 中国(114432)
- 京(90612)
- 科学(90604)
- 财(81264)
- 所(77146)
- 研究所(69743)
- 农(66844)
- 中心(66322)
- 财经(63579)
- 江(61337)
- 北京(58462)
- 业大(58456)
- 经(57681)
- 范(55613)
- 师范(55093)
- 经济学(54364)
- 院(54231)
- 农业(51967)
- 州(49086)
- 经济学院(48555)
- 基金
- 项目(271306)
- 科学(214025)
- 研究(199720)
- 基金(197881)
- 家(172704)
- 国家(171298)
- 科学基金(146060)
- 社会(127493)
- 社会科(120842)
- 社会科学(120813)
- 基金项目(104398)
- 省(103567)
- 自然(93069)
- 自然科(90845)
- 自然科学(90825)
- 教育(90537)
- 自然科学基金(89211)
- 划(88033)
- 资助(81152)
- 编号(79894)
- 成果(66617)
- 发(61384)
- 重点(61366)
- 部(60745)
- 课题(56225)
- 创(55943)
- 国家社会(53147)
- 创新(52413)
- 教育部(52194)
- 科研(51244)
- 期刊
- 济(206315)
- 经济(206315)
- 研究(132270)
- 中国(86860)
- 学报(64350)
- 农(62461)
- 财(60866)
- 管理(60854)
- 科学(60835)
- 大学(48692)
- 教育(45841)
- 学学(45661)
- 农业(42851)
- 融(40393)
- 金融(40393)
- 技术(35257)
- 经济研究(33229)
- 财经(32368)
- 业经(31157)
- 经(27840)
- 问题(26475)
- 业(22520)
- 贸(21699)
- 技术经济(20895)
- 世界(20637)
- 图书(20361)
- 国际(19620)
- 理论(19352)
- 科技(19095)
- 现代(18718)
共检索到637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东琪 陆大道 朱鹤
笔者利用ESDA模型对1991年~2013年中国东部地带欠发达地区进行了空间识别,分析了其演化过程,解释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991年~2013年中国东部地带经济空间集聚程度总体呈现缓慢增强——急剧增强——平稳发展的发展态势,2004年以来基本上形成了以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区为主的空间聚集格局。在1991年~2013年的发展中,中国东部地带欠发达地区的分布格局几乎没有变化,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冀北、冀中南、鲁西南、苏北、浙西南、闽西、粤东北等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负面影响和自身战略不得当、处于省际边缘区中的困境、区位的限制以及相关国家(区域)政策的影响等因素是中国东部地带...
关键词:
东部地带 欠发达地区 时空演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军 赵海东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欠发达地区必须正确把握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机理和效应,科学区分产业转移类型,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世斌 白凤峥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培育区域核心竞争优势,进行制度创新,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开放型经济 竞争优势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贵州财经学院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2004年5月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心成立以来,本着整合国内外学术资源、探寻欠发达经济的根源和发展轨迹、关注贫困、指导贫困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开展广泛的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蓝晓宁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日益被重视。文章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生态资源六大方面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了欠发达地区——衢州2000~2011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综合评价 熵值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云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这种情形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晚,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经济只能依靠本地仅有的自然资源,大多走的是资源消耗型工业发展道路,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这也使得欠发达地区向低碳经济调整和转型具有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后发优势。因此,只要更新观念,倡导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兴
笔者围绕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着眼于政府和市场的分工,通过对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市场运行的条件、市场失 灵和政府失灵的分析,为研究政府的职能提供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发展 欠发达地区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宁波 李彤 李莉
全球正面临严峻的经济、环境、能源等多重危机,以环境创新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拯救这次多重危机的必然选择。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遭到破坏的程度要轻很多,但它面临的经济发展的压力要大很多,是走先发展,然后再治理的老路,还是发展之初就考虑环境问题。本文阐述了环境创新驱动力和我国目前的促进环境创新的政策,讨论了其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充分利用环境创新政策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艳
从前期对欠发达地区进行金融支持的经验中,总结发现:由于缺乏全面系统性的支持,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资金"瓶颈"与流失现象。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必须构建一个有着清晰目标的、相对完备的、动态协调的支持系统,并着力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以形成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局面,进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煦照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分析工具,对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增长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问题。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南 张文斌 敖文明 张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