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9)
2023(18938)
2022(16515)
2021(15754)
2020(13270)
2019(30637)
2018(30513)
2017(58784)
2016(32245)
2015(36507)
2014(36415)
2013(36051)
2012(33562)
2011(30398)
2010(30384)
2009(28320)
2008(27814)
2007(24617)
2006(21353)
2005(18968)
作者
(92366)
(76996)
(76526)
(73102)
(49162)
(36826)
(35013)
(30076)
(29133)
(27717)
(26092)
(25989)
(24437)
(24412)
(23937)
(23869)
(23387)
(22802)
(22093)
(22083)
(19169)
(19079)
(18684)
(17493)
(17345)
(17210)
(17151)
(17102)
(15536)
(15373)
学科
(130117)
经济(129987)
管理(88586)
(85683)
(68771)
企业(68771)
方法(58135)
数学(50721)
数学方法(50132)
(38122)
中国(36300)
(32907)
业经(28463)
(27758)
地方(27448)
(26692)
贸易(26679)
(25932)
农业(25217)
(24570)
理论(20440)
(20172)
(20129)
银行(20066)
(19841)
财务(19757)
环境(19728)
财务管理(19714)
技术(19269)
(19150)
机构
学院(455478)
大学(455410)
(185923)
经济(181865)
管理(176006)
研究(157926)
理学(151558)
理学院(149851)
管理学(147264)
管理学院(146464)
中国(118606)
(97684)
科学(97476)
(84077)
(80602)
(76598)
研究所(73371)
中心(71594)
业大(67775)
(67320)
财经(66995)
北京(62148)
(61628)
师范(61087)
(60813)
农业(60224)
(57204)
经济学(55929)
(54553)
经济学院(50510)
基金
项目(305294)
科学(238790)
研究(224759)
基金(219660)
(191114)
国家(189496)
科学基金(161358)
社会(140022)
社会科(132526)
社会科学(132491)
(118784)
基金项目(116277)
自然(104243)
教育(103558)
自然科(101742)
自然科学(101714)
(100435)
自然科学基金(99866)
编号(93145)
资助(91096)
成果(76558)
重点(68630)
(67870)
(66235)
课题(64419)
(62697)
创新(58509)
科研(58154)
教育部(57879)
大学(57024)
期刊
(206054)
经济(206054)
研究(135529)
中国(86413)
学报(71749)
(70199)
科学(65917)
(63794)
管理(62233)
大学(53483)
教育(51687)
学学(50028)
农业(48420)
(40156)
金融(40156)
技术(38959)
业经(34097)
经济研究(33404)
财经(32083)
(27559)
问题(27175)
(25820)
图书(24463)
(22835)
技术经济(22126)
(21309)
理论(21019)
科技(20983)
资源(20287)
现代(20266)
共检索到67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翔  刘慧敏  李慧  
产业转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南宁高新区为例,分析了南宁高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产业转移原则,产业布局,产业扶持政策,产业链构建,人才体系、服务体系、项目库建设,招商引资理念和招商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产业转移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肩负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任。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增强承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优化环境并重,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区域合作互动,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邹霞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实现止滑提速、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作用,除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市化发展进程外,在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特别是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成都市高新区为例,全面分析政府融资平台在西部地区促进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方面有的作用和运作模式,并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平台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生新  
文章结合南宁高新区的实际分析了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建设。文章认为,在南宁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中,政府方面要做好高新区企业的调查摸底和分类培训指导工作,实行专门化管理、定向帮扶,完善品牌的创建、管理和保护体系;企业方面要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激励企业员工和健全品牌管理体系并持之以恒推进品牌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福江  高志刚  
产业集聚度是衡量一个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区域重点选择承接产业具有指示意义。为使兰州新区有效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运用产业动态集聚EG指数模型,从产业集聚视阈下对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阐述产业集聚度对承接产业转移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兰州各工业行业的数据,对其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将其结果分为低、中、高集聚度层级,以此层级分类选择兰州新区重点承接产业,并针对性地提出承接产业的对策建议:第一,积极承接中集聚度产业,提高承接产业的集聚优势;第二,自然承接低集聚度产业,培育未来承接产业集聚能力;第三,加强承接主导产业转移,打造精品产业集聚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合一型是我国当前高新区的主要管理模式,区位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体制改革、政府行政分权是影响高新区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文章结合南宁高新区对创新高新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便为推进我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润斌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选择。南宁高新区具有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好经济条件、创新环境和平台基础。文章认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重点是要以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制度设计;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相伟  鲁春慧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困难,但却未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政府期望和梯度转移理论所揭示的现象有较大距离。通过对西部典型地区南宁市的实地调研,从转入地的角度探讨区际产业转移缓慢的原因,揭示出影响区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是多元的,除生产成本外,配套产业情况、土地管理方式、以及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乃至地区文化都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生产成本"的内涵与国际产业转移不同,劳动力成本的区际差异不会明显驱动产业转移。基于南宁案例的剖析后认为,由于缺乏产业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手段值得进一步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洪  
针对当前我国新一轮的产业布局调整,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首府城市——南宁市如何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掘比较优势,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招商工作,吸引大批产业进入并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通过明确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方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聚集、创新园区招商方式和项目工作机制以及完善软硬环境等措施,以达到吸引和形成特色产业群、壮大南宁市工业规模的目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电子商务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建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有利于发挥电子商务产业聚集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文章分析了南宁高新区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政策优势、产业规模优势和基础配套设施优势,认为南宁高新区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必须明确基地发展定位,优化制度环境,完善支持体系,构建重点特色行业电子商务集群,形成区域电子商务品牌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中国东盟战略的实施,为广西人才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前有未有的机遇,而南宁高新区的地缘、人才资源政策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优势更是为其在人才的开发培养中赢得了先机。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应通过利用中国东盟战略制度优势构建与东盟各国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整合区内和东盟两个区域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开发培养水平,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培养特色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等途径,为促进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广西经济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为忠  郑长江  梁祥君  
本文对合肥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发挥管委会的主导作用,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创新系统,建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创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磊  
文章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