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3)
2023(10511)
2022(8655)
2021(7954)
2020(6625)
2019(14991)
2018(14297)
2017(27004)
2016(14330)
2015(16145)
2014(15539)
2013(15666)
2012(14595)
2011(13470)
2010(13123)
2009(12010)
2008(11835)
2007(10214)
2006(8862)
2005(7926)
作者
(43725)
(36903)
(36848)
(34713)
(23243)
(17630)
(16616)
(14640)
(13976)
(12809)
(12731)
(12164)
(11851)
(11570)
(11430)
(11328)
(11080)
(11071)
(10583)
(10412)
(9331)
(9066)
(8847)
(8232)
(8215)
(8116)
(7942)
(7930)
(7450)
(7422)
学科
(66770)
经济(66714)
(37666)
管理(36548)
方法(29367)
(28459)
企业(28459)
数学(25917)
数学方法(25799)
(23384)
贸易(23374)
(22756)
中国(19596)
(17879)
业经(14836)
(13422)
地方(12565)
产业(12462)
(11922)
农业(11830)
(10897)
技术(10568)
(10438)
关系(10106)
环境(10004)
(9391)
银行(9349)
(9097)
金融(9096)
(9047)
机构
大学(214732)
学院(213634)
(102303)
经济(100963)
研究(81388)
管理(79126)
理学(69343)
理学院(68560)
管理学(67655)
管理学院(67289)
中国(59559)
科学(48918)
(45107)
(43171)
(42065)
(39810)
研究所(39063)
业大(35213)
中心(34772)
农业(34628)
经济学(33342)
财经(33218)
(30600)
经济学院(30444)
(28936)
(28774)
北京(28433)
科学院(26224)
(25507)
师范(25133)
基金
项目(149921)
科学(118037)
基金(111617)
研究(104038)
(100841)
国家(100082)
科学基金(83662)
社会(70335)
社会科(67080)
社会科学(67066)
基金项目(58713)
(56160)
自然(53533)
自然科(52368)
自然科学(52349)
自然科学基金(51528)
(48491)
教育(45942)
资助(45312)
编号(37946)
重点(34626)
(34356)
(34134)
(32128)
国家社会(31158)
创新(30227)
中国(29625)
成果(29389)
科研(29023)
教育部(28862)
期刊
(103209)
经济(103209)
研究(61455)
学报(39885)
(38497)
中国(38351)
科学(35470)
大学(29430)
学学(28203)
管理(27787)
(27397)
农业(26953)
经济研究(19887)
(19081)
国际(17172)
(16754)
金融(16754)
财经(16622)
业经(16502)
(15674)
问题(15508)
教育(14965)
技术(14730)
(14618)
世界(13705)
技术经济(10700)
商业(10680)
科技(10535)
(10340)
业大(10222)
共检索到308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乐峥艳  王传毅  
中国与东盟自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区内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动因和对贸易增长的作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法,运用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1993—2003年中国和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商品结构特点,以及产业内贸易对区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利用计量方法,通过Panel Data模型来分析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从而得出结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资树荣  曾伟  
本文运用调整后的G-H-M方法,对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贸易国的15类主要贸易产业类别的垂直性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产业上,且主要是以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雯  
1994年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正式实施以来,东盟经济合作得到较快的发展,东盟区内贸易份额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那么,东盟区内贸易的扩大主要来源于何种形式——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就此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代价。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昭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六国18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月度面板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分析汇率与产业内贸易的传导关系、中国与东盟六国产业内贸易特点,并且建立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汇率的VAR模型,对我国的汇率对产业内贸易的冲击作用和动态关系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无论是短期或长期,汇率升值对绝大多数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不利的,但在短期内它有助于提升大多数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长期内对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冲击效应是分化的。二是汇率升值后长期内对不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是一样的。三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对汇率冲击的反应相当微弱,工业制品反应相对较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秀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会对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产业转移产生“加速器”的作用:加速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加大产业转移规模,促进中国—东盟产业结构趋向优化和升级,加快产业内转移的步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龙云安  
研究目的:为了实证考察中国自由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一体化,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方法:应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研究自由贸易区的产业集聚进程和结果,并通过倍差法验证相关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小国先发模式的"CAFTA"改变了"核心-边缘"传统模式负效应,使区域内产业发展趋于平衡,"CAFTA"组建模式加速了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研究结论:通过自由竞争机制和成员国政策协调机制减少冲突、避免产业畸形,从而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宗森  原磊  薄晓东  
目前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模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且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表明:市场规模、人均收入水平、汇率和FDI是影响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轩  
本文尝试利用单边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兼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诗阳  
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分别成为欧洲和美洲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而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还游离于这种紧密型区域经济组织之外。为了实施新一轮开放经济战略,中国倡导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乃是明知之举,有助于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整合和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形成,促进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论模式、现实需要和政策建议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万经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10+1”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11月,又与东盟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启动。随着这一合作的进程,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浙江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仁康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是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在其发展的道路上 ,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或制约因素 ,但其前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在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进程中 ,各国应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努力拓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处理和协调好与各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关系 ,并要增进互信和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雯  
20 0 2年 1月 1日东盟原 6个成员国初步建成自由贸易区 ,那么 ,这些年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贸易效应到底如何 ,对区内贸易有何影响 ,本文将运用贸易份额法和引力模型对此进行研究 ,考察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扩大东盟区内贸易的作用。结果表明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解春艳  朱红根  
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出发,基于2000-200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另外,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距离、优惠贸易区对双边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共同边界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志雄  王新哲  
中国与东盟矿物产品贸易表现出产业间贸易特征,有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双边产业内贸易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业规模差异、经济开放度差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矿业产品贸易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强政治互信,发挥政府在经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对东盟国家矿业的投资,以产业投资促贸易发展;三是正确处理竞争,更大程度发挥互补;四是加强自主研发,提高产品利用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