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06)
2023(17951)
2022(14966)
2021(13853)
2020(11759)
2019(26936)
2018(26417)
2017(49787)
2016(26945)
2015(30719)
2014(30764)
2013(30398)
2012(28014)
2011(25400)
2010(25340)
2009(23520)
2008(23091)
2007(20454)
2006(18073)
2005(16455)
作者
(78609)
(65956)
(65380)
(62466)
(41773)
(31388)
(29946)
(25774)
(25051)
(23283)
(22445)
(22067)
(21017)
(20824)
(20489)
(20355)
(19552)
(19451)
(19041)
(18777)
(16497)
(16071)
(16046)
(15163)
(14922)
(14705)
(14463)
(14328)
(13249)
(13129)
学科
(128879)
经济(128750)
管理(74065)
(67753)
(54260)
企业(54260)
方法(51866)
数学(45773)
数学方法(45219)
中国(34821)
(31813)
(27898)
地方(27541)
(25961)
业经(25742)
(22527)
(22071)
贸易(22059)
(21419)
农业(20978)
(18517)
金融(18509)
(18507)
银行(18466)
环境(17898)
(17750)
(17649)
理论(17645)
(17123)
(16195)
机构
大学(391563)
学院(389233)
(170142)
经济(166837)
管理(145937)
研究(139290)
理学(125245)
理学院(123807)
管理学(121430)
管理学院(120706)
中国(106084)
科学(83704)
(83522)
(75741)
(70538)
(65450)
研究所(64083)
中心(63475)
财经(60311)
(58292)
业大(56480)
(54793)
经济学(53681)
北京(52766)
(51381)
农业(51321)
师范(50826)
(50085)
经济学院(48114)
(45674)
基金
项目(258852)
科学(204360)
基金(189465)
研究(187782)
(165946)
国家(164667)
科学基金(140610)
社会(121066)
社会科(114776)
社会科学(114747)
(99463)
基金项目(98836)
自然(89668)
自然科(87620)
自然科学(87592)
教育(86523)
自然科学基金(86027)
(84400)
资助(78191)
编号(74676)
成果(61283)
重点(59110)
(57858)
(56710)
(53090)
课题(52447)
国家社会(51430)
创新(49872)
科研(49632)
教育部(49499)
期刊
(189216)
经济(189216)
研究(116787)
中国(78454)
学报(62236)
(59669)
(59042)
科学(57153)
管理(54833)
大学(47403)
学学(44521)
教育(40554)
农业(40394)
技术(35578)
(35516)
金融(35516)
经济研究(31727)
财经(30653)
业经(28319)
(26517)
问题(25016)
(22368)
(21641)
统计(20945)
技术经济(20274)
世界(19555)
国际(19302)
(18750)
(18487)
图书(18060)
共检索到58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文琳  李雄师  
本文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框架,构建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测量模型,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2002年至2012年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说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军林  姚东旻  许晓晨  
本文通过计算边境效应来测定自由贸易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程度。通过2000—2009年这10年的面板数据,在理论上验证了以下结论:东盟区域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边境效应普遍降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边境效应却在不断提升,这反映出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提高。此外,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发现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与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同质化结构不同,东盟区域内既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有依然被联合国定义为贫穷、欠发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结构必然会造成贸易层面上的分化,折射出东盟在内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和分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欣广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成员国的自愿性大大超过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安排更多的经济合作内容;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贸易”;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投资”。中国—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体现在:经济资源配置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贸易自由将推动投资自由,中国市场拓展有利于东盟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产业转移给中国与东盟都带来发展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啸  
随着TPP谈判、RCEP谈判的推进和南中国海冲突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中国—东盟关系形势下,文章试图寻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并基于此状况,沿着增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互信、考虑中国与东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建立统一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抵制区域外势力的干预的思路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云中  刘泽云  
中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有效度量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观察各个区域间经济波动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来度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由此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轨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武强  
东盟和福建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人文关系也十分紧密,自古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悠久的贸易联系。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盟成员国在福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方经贸往来频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研究,对于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的策略,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邵秀燕  
文章分析东盟1996—2007年吸收FDI的情况,发现:东盟老成员国吸收的FDI占据了东盟总额的80%以上,而东盟新成员国吸收的FDI与其加入东盟之前变化不大。本研究通过对1996—2007年东盟各成员国FDI流入量、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由哪些因素造成这种情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及其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障碍,着重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李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人口、技术以及政治领域的变革,城市发展环境得以重新构建,这加剧了区域内、国家之间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城市竞争,而城市职能是城市在高度复杂且变化快速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的关键与核心,这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与区域化范围内,如何更好地发挥城市职能以尽可能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是城市长期健康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以东北三省为例,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城市职能与竞争力,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东艳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发展中国家逐渐将吸引FDI作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本文以古诺数量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三国模型,指出区内贸易壁垒下降可以促进跳过关税型投资和重组性平台投资。通过对中国、东盟地区1992年——2004年FDI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指出市场规模、进口额、工资水平、对区内市场的开放程度等因素对FDI流入有影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影响上述因素而提高区位优势,促进区内FDI流入的整体水平,同时中国相对于东盟国家的优势可以使一体化条件下厂商增加在中国的重组性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丽霜  
基于"多国模式"与"单国模式"的贸易引力模型,选取1988~2013年东盟五国与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内整体贸易效应与国别贸易效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地促进了东盟区内整体贸易的发展,从不同阶段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二阶段并没有对区内贸易起促进作用,而第三阶段的区内贸易效应显著;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对东盟五国各国的贸易效应各异,但第三阶段的正向贸易效应尤为显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民  胡振虎  周强武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构建是东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该共同体的性质和内涵不仅攸关东盟整体走向,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也会带来广泛影响。依据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东盟经济共同体更可能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延伸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次区域关税同盟,更不可能形成劳动力、资本和服务等充分自由流动的共同市场。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甚微,其顺利发展则有助于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但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周边外交会带来一定的潜在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盾,董云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属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但有其独自的特点。香港、澳门CEPA的出台,标志着在制度协调下三地经济合作的开始。随着CEPA的实施,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