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4)
- 2023(15736)
- 2022(13050)
- 2021(12097)
- 2020(10347)
- 2019(23558)
- 2018(23179)
- 2017(44055)
- 2016(23956)
- 2015(26836)
- 2014(26448)
- 2013(26796)
- 2012(24842)
- 2011(22482)
- 2010(22644)
- 2009(21445)
- 2008(21731)
- 2007(19677)
- 2006(17306)
- 2005(15581)
- 学科
- 济(108158)
- 经济(108034)
- 业(96047)
- 企(77842)
- 企业(77842)
- 管理(76655)
- 农(47813)
- 方法(47497)
- 数学(38789)
- 数学方法(38541)
- 业经(32422)
- 农业(31437)
- 财(31390)
- 中国(28728)
- 贸(22665)
- 贸易(22656)
- 制(22145)
- 易(22096)
- 务(21666)
- 财务(21650)
- 财务管理(21617)
- 企业财务(20463)
- 技术(19382)
- 学(18991)
- 策(17717)
- 和(17660)
- 地方(17416)
- 划(16622)
- 体(16535)
- 银(15944)
- 机构
- 学院(357861)
- 大学(353248)
- 济(157214)
- 经济(154533)
- 管理(139359)
- 研究(123283)
- 理学(120480)
- 理学院(119189)
- 管理学(117582)
- 管理学院(116932)
- 中国(96817)
- 农(79586)
- 科学(75328)
- 京(73744)
- 财(69067)
- 所(63992)
- 农业(62150)
- 业大(59374)
- 研究所(58266)
- 中心(56391)
- 财经(55609)
- 江(53660)
- 经(50649)
- 经济学(48171)
- 北京(46164)
- 经济学院(43784)
- 院(42901)
- 范(42053)
- 州(41740)
- 师范(41534)
- 基金
- 项目(236565)
- 科学(186674)
- 基金(174504)
- 研究(168666)
- 家(154167)
- 国家(152767)
- 科学基金(130062)
- 社会(110527)
- 社会科(104583)
- 社会科学(104549)
- 基金项目(92755)
- 省(92123)
- 自然(84326)
- 自然科(82425)
- 自然科学(82395)
- 自然科学基金(81038)
- 划(77303)
- 教育(74788)
- 资助(70015)
- 编号(66350)
- 重点(53364)
- 部(53131)
- 成果(52423)
- 发(52059)
- 创(51653)
- 业(50035)
- 创新(47759)
- 国家社会(46624)
- 科研(45833)
- 教育部(44899)
- 期刊
- 济(177909)
- 经济(177909)
- 研究(99957)
- 农(78640)
- 中国(67083)
- 学报(60406)
- 科学(56189)
- 财(54779)
- 农业(52857)
- 管理(50667)
- 大学(45143)
- 学学(43443)
- 融(34894)
- 金融(34894)
- 业经(33900)
- 技术(28954)
- 业(28575)
- 财经(27852)
- 经济研究(27690)
- 教育(25788)
- 问题(24293)
- 经(24045)
- 世界(20032)
- 贸(19989)
- 技术经济(19975)
- 版(19077)
- 国际(17831)
- 商业(17067)
- 科技(16483)
- 现代(16187)
共检索到529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雪春
本文首先对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展与合作内容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综合分析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对双方产生的影响,认为加强农业合作有利于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业合作 农产品出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隋博文 庄丽娟
基于利好政策叠加、地缘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等中国推进跨境农业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蓬勃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双边跨境农业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推广农业技术与品种的跨境合作方式、拓展农业资源开发的跨境合作方式、兴建农业发展园区的跨境合作方式,提出了主体拓展、贸易协调、技术应用、风险规避等跨境农业合作方式的转型升级之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隋博文 庄丽娟
基于利好政策叠加、地缘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等中国推进跨境农业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蓬勃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双边跨境农业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推广农业技术与品种的跨境合作方式、拓展农业资源开发的跨境合作方式、兴建农业发展园区的跨境合作方式,提出了主体拓展、贸易协调、技术应用、风险规避等跨境农业合作方式的转型升级之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玲丽 王娟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现有的互访、交流和高层会晤、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合作、农产品贸易合作等农业合作方式及其效应,并着重对未来可行的农业投资合作、农业合作实验区、制度和组织合作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应采取不同的模式。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业合作 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盛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人员、技术、信息、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与东盟在农业领域的成功合作堪称为典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斐 杨枝煌
一、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基本情况农业合作一般包括三大方面:即农业生产合作,农业投资和农业贸易。因为农业投资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这里只详细叙述农资合作、农业生产合作及农产品贸易这三方面情况。(一)农资合作情况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双方在农业领域展开了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永春 王秀东
多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走过了从无到有、从缓慢到加速、从封闭半封闭到贸易自由化的历程,国家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投资合作迅速增长,科技合作成效显著。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未来中国与其农业合作也有着不同的合作前景和重点:对高收入国家将以互利贸易为主,对新兴国家以投资与贸易合作并重,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以资源开发利用和投资合作为主,与战略节点国家的基础建设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目前,世界正处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利时机,加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既具有地缘优势,也符合各国长远愿景。同时,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仍面临国内制度不完善、东盟内部差异大、基础设施尚待加强等不利因素。对此,中国需进一步加强交流,促进农业文化合作,塑造地区农业强国形象;加快拓展多层次合作,逐步走向全方位战略合作;推进与东盟战略节点国家的合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持与引导,促进农业企业有序"走出去";加强民间农业合作交流,大力促进企业参与农业合作。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业合作 “走出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3年1月13日,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出席会议并致辞。李金祥指出,两个月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确定2023年为“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发布《中国-东盟粮食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彰显了各方对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视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的决心。为落实双方领导人重要共识、继续深化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李金祥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农业战略对话和政策交流,提升农业经贸投资往来水平,
关键词:
农业合作 中国-东盟 研讨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永春 王秀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1年9月9日,由农业农村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东盟国家农业部门、驻华使馆、东盟秘书处和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区、市)的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参加论坛,并围绕"农业合作三十年,提质升级谋新篇"主题开展高层对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方春明、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李金祥指出,2021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翁鸣
一、现状与机遇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和经济合作,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也有了较快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及农产品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一)农产品贸易增长快、份额高2009-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进出口额增长109.34%。其中,农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增长152.59%和82.86%。近六年来,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东盟是贸易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正>2023年9月16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唐仁健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农业关系,表示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来,中方与东盟国家深耕农业合作,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新增长极。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双方科技合作更加深入,高效实施一批农业技术示范项目;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友谊和互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农业互利合作,推动本地区农业发展更加安全、更加绿色、更加智能、更加稳定,唐仁健倡议:加强规划对接,共同谋划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等重点任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在东盟国家实施智慧农场试点项目。做大农业经贸,再建一批高水平农业经贸投资合作园区。促进人文交流,密切各层级、各领域农业人才交往,实施一批“小而美”的减贫项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凡兰兴 樊端成 罗银鹤
目前在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背景下,发展广西农业主要环节是生产,但从长远来看,最关键的环节还是流通。流通在农业发展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为促进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产品贸易,广西必须不断完善农产品内外贸易体系,构建一个高水平、全方位、大流通的贸易体系。同时,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搭建农商对接平台,拓展农产品流通网络。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广西 农产品 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卢肖平
本文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出发,简要分析了粮食危机对全球、东盟和中国的影响,尤其对大米主要出口国和主要进口国同在一个区域却也发生严重粮荒和恐慌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思考;在简介中国农业发展经验的同时,还对比了东盟粮食安全现状, 在全面回顾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农业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机遇以及对未来合作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亚非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建立以来农业一直是中国—东盟推进经贸合作的先行领域。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双边农业合作模式主要由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已成为重要的战抉择。本文阐述了北部湾经济区推进中国—东盟加强现代农业合作的重要意义、支撑条件和主要路径,回答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在进入零关税的条件下,如何利用北部湾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加快提升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质量和水平问题。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中国—东盟 现代农业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